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全福

(相聲演員)

鎖定
白全福(1919年—1993年11月8日),出生於北京,相聲演員 [3] 
1926年,開始隨父親在北京撂地唱滑稽京戲 [7]  。19世紀30年代初,經閆澤圃介紹,與侯寶林合作,撂地唱滑稽京戲 [7]  。1937年,正式拜於俊波為師 [6]  。1941年,白全福和羅榮壽高鳳山等在北京撂地,後與李壽增一起去濟南參加相聲大會 [7]  。1942年,從山東濟南迴到北京,在啓明茶社與常寶霆合作,在相聲界頗負盛譽,與羅榮壽、郭全寶並稱“白羅郭” [6]  。1946年,從啓明茶社離開 [9]  。1951年12月,參加天津市曲藝工作團 [8]  。1954年,赴上海演出 [14]  。1958年5月19日,隨天津市曲藝團到河南鄭州街頭演出 [12]  。1963年,隨天津市曲藝團從天津南下,到石家莊、武漢等地演出 [10]  。文革期間,白全福被攆出藝壇,到一個設備廠看大門,精神上的折磨,使白全福神經失調,導致半身不遂 [6]  。1978年,“四人幫”垮台後,白全福重返舞台,此時他的雙耳幾乎全聾,完全是靠看常寶霆的口型來捧哏 [6]  。1984年5月22日,白全福與馬三立王鳳山等老藝人蔘加天津市文化局舉辦曲藝錄像專場演出 [15]  。1987年7月,白全福、常寶霆赴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進行了為期3周的演出和藝術交流 [11]  。1988年9月26日,參加天津曲藝界舉辦的振興曲藝晚會,與常寶霆表演相聲《雜學唱》。1993年,因心臟病去世 [5] 
白全福與常寶霆合作長達五十餘年,挖掘整理一大批傳統節目,並排演了數十段新作品,他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堪稱相聲界的典範 [3] 
本    名
白全福
民    族
滿族 [4]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北京 [4] 
出生日期
1919年
逝世日期
1993年11月8日 [3] 
代表作品
《不同風格》
《向他學習》
《養豬迷》
《聽廣播》
職    業
相聲演員
綽    號
飛不動 [23] 

白全福人物經歷

1919年,白全福出生在北京旗人中兩代作藝的貧苦家庭,是家中的獨子 [7]  。1926年,7歲的白全福喪母,開始隨父親在北京撂地唱滑稽京戲 [7]  。同年,開始隨二叔白寶廷學説相聲 [7] 
19世紀30年代初,經閆澤圃介紹,與侯寶林合作,撂地唱滑稽京戲。後因閆澤圃和白全福的父親散夥,兩人也停止了合作 [7]  。1937年,18歲的白全福正式拜於俊波為師 [6]  。同年,開始與侯寶林合作,表演相聲、雙簧 [7] 
1941年,白全福和羅榮壽高鳳山、劉永春(綽號“小鼻子小眼”)等合夥在北京撂地,後與李壽增一起去濟南參加相聲大會 [7] 
1942年末,從山東濟南迴到北京,在啓明茶社與常寶霆合作,開始為常寶霆捧哏,在相聲界頗負盛譽,與羅榮壽、郭全寶並稱“白羅郭” [6] 
1946年,因為分錢的原因,離開啓明茶社 [9]  。1950年3月2日,參加北京相聲改進小組,隨小組成員在北京前門外大禮紗帽衚衕路北新華遊藝社演出 [16] 
1951年12月,天津市文化局批准成立天津市曲藝工作團白全福、張壽臣馬三立趙佩茹張慶森常寶霖常寶霆、百全福、蘇文茂等是該團第一批演員 [8]  。同年,與常寶霆一起加入天津紅風曲藝社 [20] 
1954年,與常寶霆等人赴上海演出 [14]  。1958年5月19日,隨天津市曲藝團到河南鄭州街頭演出 [12]  。1961年,隨天津市曲藝團赴長春演出 [21] 
1963年,白全福隨天津市曲藝團從天津南下,到石家莊、武漢等地演出 [10]  。1966年,文革期間,白全福被攆出藝壇,到一個設備廠看大門,精神上的折磨,使白全福神經失調,導致半身不遂,嘴歪了,耳也聾了 [6] 
白全福
白全福(20張)
1978年,“四人幫”垮台後,白全福以驚人的毅力重返舞台,此時他的雙耳幾乎全聾,完全是靠看常寶霆的口型來捧哏 [6]  。1979年,與常寶霆在全國文藝調演中表演相聲《一枝新花》,並獲得二等獎 [4] 
1984年5月22日,白全福與馬三立、王鳳山、常寶霆、王毓寶花五寶等老藝人蔘加天津市文化局舉辦的曲藝錄像專場演出,通過錄相將他們的優秀保留節目保存下來 [15] 
1987年7月,白全福、常寶霆赴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進行了為期3周的演出和藝術交流 [11]  。10月,白全福整理了20段單口相聲,並在天津試演 [13] 
1988年9月26日,參加天津曲藝界為中國音像大百科舉辦的振興曲藝晚會,與常寶霆表演相聲《雜學唱》。1993年11月8日,白全福因心臟病去世 [5] 

白全福個人生活

白全福家族

祖上
白全福家的祖輩們原住在北京西直門裏,靠擺菜攤為生。老祖先是白布將軍,屬於鑲白旗的漢軍,在旗人中是最次的一個旗,因為不是隨着清兵進入關裏,而是從關內隨清兵來到北京的 [2]  。 
家人
祖父輩
祖父:白慶林(雲裏飛)
父輩
父親:白寶山(小云裏飛)
二叔:白寶廷
平輩
妻子:劉淑珍
子輩
次子:白金城
女兒:白金環
參考資料 [2]  [3]  [5]  [22] 

白全福師徒

師父
師父
引師
保師
代師
陶湘茹
參考資料 [7] 
徒弟
白全福的徒弟有:楊志剛、房國羣、繳月舒、楊志光、阿雙全、王吉祥、張志寬、李國權、崔長武、吳雲林、周桂林、閻金城、張文琪、張伯勳、宋勇、白龍巖、金兆慶、劉學仁 [1] 

白全福主要作品

白全福相聲作品

對口相聲
《一枝新花》
《笑災樂禍》
《諸葛亮遇險》
《語言研究》
《道德法庭》
《我愛乒乓球》
《愛優點》
《大審》
《雜學唱》
《鬧公堂》
賣布頭
《珍珠衫》
《福壽全》
《拉洋片》
《不同風格》
《聽廣播》
《養豬迷》
《向他學習》
《水車問題》
《愛什麼》
《身後大事》
汾河灣
\
\
單口相聲
解學士
《肖飛買藥》
《追》
《巧嘴媒婆》
《偷斧子》
《守財奴》
《山東鬥法》
《吃月餅》
《舌戰小爐匠》
看告示
\
\
參考資料 [4] 

白全福參演電影

    • 1979

      飾演
      白全福

白全福獲獎記錄

藝術類
  • 1979    全國文藝調演二等獎[4]     《一枝新花》    (獲獎)    

白全福藝術特色

藝術風格
在藝術風格上,白全福堅持求新,另闢蹊徑,形成了“捧中有逗,以相助聲,滑稽醒目,聲相併茂,熱情奔放”的捧哏藝術風格 [3] 
滑稽捧哏
白全福開了“滑稽捧哏”之先河。他善於通過誇張的語言,滑稽的面部表情以及搞笑的肢體語言營造熱烈的氣氛,使人物性格鮮活,包袱火爆脆響。他的表演憨厚中透着天真,天真中又流轉着人世滄桑、世相百念 [17] 
配合默契
白全福與常寶霆這對搭檔,白全福年齡稍長,在舞台上的實踐時間較長,比常寶霆更富有表演經驗,而且白全福非常瞭解常寶霆的藝術特點。相聲行有“帥、賣、怪、壞”一説。常寶霆長得既英俊又帥氣,可佔一帥。白全福有着滑稽的特點,能夠很好地襯托常寶霆的沉穩和全面。而且他的圓臉與常寶霆的英俊面龐正好匹配。白全福給常寶霆捧哏時,“遞肩膀”的時機掌握得很好,也就是“嗯”“啊”“是”等輔助逗哏敍述的台詞説出來的時機很恰當,有時蹦出一兩句原先沒有的詞句,也恰好是常寶霆需要的。二人的配合十分默契,幾乎到了合二為一的程度 [20] 

白全福人物評價

白全福是相聲界的活菩薩 [19]  (侯寶林評)
白全福不僅活好,最主要是人好!相聲界最愛議論他人是非,唯獨沒人説白全福的不字,可見一斑 [19]  (郭德綱評)
白全福勤奮刻苦的求藝精神和忠厚謙和,坦誠熱忱的性格,得到了相聲界人士的敬重和觀眾的喜愛。而他對相聲藝術事業的發展也極為關心,帶徒傳藝,積極培養相聲藝術人才,桃李滿天下 [3] (北方網評)

白全福後世紀念

紀念白全福誕辰86週年特輯 紀念白全福誕辰86週年特輯
2004年6月11日,在天津市永安公墓舉行了白全福墓碑落成儀式,首發了白全福紀念郵票,並召開了白全福誕辰86週年藝術研討會。會上,大家對白全福德藝雙馨的大家風範給予了極高評價。當晚,永安公墓主辦的紀念白全福誕辰86週年專場演出在武清區人民劇院舉行,馬季劉蘭芳蘇文茂李金斗、常貴田、魏文亮張志寬王謙祥李增瑞楊議楊少華劉偉王佩元李建華侯長喜、趙恆獻上演出 [18] 
參考資料
  • 1.    中國相聲的族譜及師承關係一覽  .CCTV[引用日期2023-01-17]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天津文史資料選輯 第43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04:206-221
  • 3.    永安公墓清明播報:相聲大師白全福眾徒祭拜  .CCTV[引用日期2023-01-17]
  • 4.    北京語言學院《中國藝術家辭典》編委會.中國藝術家辭典 現代第5分冊.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0:356-357
  • 5.    孫福海.《鏗鏘竹韻抒真情 張子健話説張志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10:88
  • 6.    方繼孝.《撂地兒 40位天橋老藝人的沉浮命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01:196-200
  • 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天津文史資料選輯 第43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4:206-221
  • 8.    萬新平,榮華,方昀,於學藴.天津近代歷史人物傳略 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09:21
  • 9.    徐德亮.北京故人 時光深處的北京文化.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21.01:22
  • 10.    賈立青.駱玉笙年譜 1914-2002.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0:449
  • 11.    羅洛.中國百科年鑑 1988.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12:472
  • 12.    陳月英.《河南戲劇記事》:河南省戲劇研究所;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編輯部,不詳:114
  • 13.    劉炎臣.劉炎臣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1:465
  • 14.    呂海雲.張永熙自傳:團結出版社,2015:129
  • 15.    天津市文化局文化史志編修委員會.《天津文化簡志稿》:天津市文化局,1988.10:282
  • 16.    王志豔.曲藝.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38
  • 17.    薛寶坤.相聲大辭典: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10:296
  • 18.    “我是愛天津的”———訪相聲名家馬季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3-02-10]
  • 19.    郭德綱.《郭德綱話説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6:314.315
  • 20.    高玉琮主編;姜昆顧問.搭檔.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8.05:42-47
  • 21.    徐冬冰.相聲名家長春收徒[J].戲劇文學,2011(08):105.
  • 22.    用業餘時間幹好專業的事(圖)  .天津日報數字[引用日期2023-02-15]
  • 23.    侯寶林是怎麼開始説相聲的  .文摘報-光明網[引用日期2023-10-0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