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俄羅斯3方面軍

鎖定
蘇德戰爭中1944—1945年西部方向上的蘇軍戰役戰略軍團。
中文名
白俄羅斯3方面軍
司令員
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
軍事委員
馬卡羅夫中將
發生時間
1944—1945年

目錄

白俄羅斯3方面軍簡介

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1944年4月24日-1945年8月15日)
由於西方面軍劃分為白俄羅斯第2、第3方面軍,1944年4月24日組建。最初編有諸兵種合成第5、第31、第39集團軍和空軍第1集團軍。爾後陸續編入近衞第2、第11集團軍,諸兵種合成第3、第21、第28、第33、第43、第48集團軍,近衞坦克第5集團軍和空軍第3集團軍。 1944年5月,方面軍部隊在維捷布斯克奧爾沙方向進行局部戰鬥。6—8月,參加了白俄羅斯戰役。戰役過程中,與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部隊協同動作,6月23日至28日,實施了維捷布斯克—奧爾沙戰役(1944)。戰役過程中,由於方面軍右翼部隊與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並肩作戰,實施向心突擊,突破維捷布斯克東南敵預有準備的防禦陣地,強渡盧切薩河,包圍德軍近5個步兵師,激戰5天,殲滅該敵。1944年6月27日,德軍被圍集團的殘部繳械投降。與此同時,方面軍左翼部隊在奧爾沙方向也突破德軍防禦。方面軍各進攻兵團在收復維捷布斯克、奧爾沙、博古舍夫斯克、託洛欽和白俄羅斯東北部其他居民地之後,6天推進140公里,進抵別列津納河。6月29日至7月4日,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部隊參加了明斯克戰役(1944)。方面軍與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協同作戰,完成對明斯克以東敵10餘萬人重兵集團的合圍,收復明斯克、鮑裏索夫和莫洛傑奇諾市,6天向前推進150—170公里。7月5—20日,方面軍部隊實施維爾紐斯戰役(1944),向前推進約210公里,收復維爾紐斯和利達市,進抵涅曼河,接着在寬達70公里的正面上強渡該河,奪取了西岸登陸場。7月28日至8月20日,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實施考納斯戰役(1944),邊打邊進50—135公里,收復了考納斯。爾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以1個集團軍的兵力及所屬航空兵參加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實施的梅梅爾戰役(1944)。爾後,又單獨實施貢賓嫩進攻戰役(1944年10月16—27日)。結果,方面軍部隊越過蘇聯國境,佔領東普魯士部分領土和波蘭東北部,包括什塔盧佩寧(涅斯捷羅夫)、戈烏達普和蘇瓦烏基等城。1—4月,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部隊參加東普魯士戰役(1945)。戰役過程中,1月13日至27日,實施了因斯特堡—柯尼斯堡戰役。在這裏,與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協同作戰,突破敵縱深梯次防禦陣地,前進70—130公里,進抵柯尼斯堡(加里寧格勒)接近地,合圍了敵東普魯士集團。1945年3月13日至29日,方面軍部隊殲滅柯尼斯堡西南敵東普魯士集團後,在整個進攻正面向弗裏施灣推進。柯尼斯堡戰役中(1945),4月6—9日,方面軍部隊攻佔城堡要塞和柯尼斯堡,俘敵衞戍部隊91800人。4月25日,方面軍部隊全殲德軍澤姆蘭集團,肅清澤姆蘭半島之敵,攻佔了港口和皮勞(波羅的斯克)。 1945年8月15日撤銷建制, 部分部隊轉隸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其他部隊則用於組建特別軍區和巴拉諾維奇軍區。

白俄羅斯3方面軍成員

方面軍領導成員:
歷任司令員: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1944年4月-1945年2月),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1945年2月-4月),巴格拉米揚大將(1945年4月-8月)
軍事委員會委員:馬卡羅夫中將(1944年4月-1945年8月)
參謀長:波克羅夫斯基上將(1944年4月-194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