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交祠

鎖定
白交祠,又名“白蛟祠”,被譽為“雲霧避暑山莊”、“霧都”。村莊位於廈漳泉三市交界地方,海拔1000米左右,是廈門海拔最高的行政村,隸屬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管轄,大多數村民姓“楊”。
近年來,作為“五位一體”建設試點村,白交祠利用雲霧、高山、茶園、山寨等特色資源開發了茶山竹海、月牙梯田、疊水步道、杜鵑石寨、百丈崖、楊氏民居、魯班宮、六郎廟、徐水垵水庫等多處山村特色自然風光和文化景點,成為市民養心怡情、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熱門地方。
中文名
白交祠
別    名
霧都
雲霧山莊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華東 福建省
地理位置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
下轄地區
門口田、格仔頭、下厝、侖仔尾等
電話區號
0592
郵政編碼
361100
人口數量
1000多人
著名景點
茶山竹海,百丈崖,楊氏民居,六郎廟,徐水垵水庫
車牌代碼
閩D
方    言
閩南語

白交祠歷史沿革

據楊家族譜記載,楊氏先祖原先居住在永安,至15世紀下半葉,為了躲避“糧累”搬到同安的蓮花山。
剛開始,楊氏族人在羅溪村短暫逗留後遷往軍營村居住。
春分時節的一天,楊氏族人在山上耕作時,瞬間雲霧翻騰,雷電暴雨突至,只見百丈崖底原本平靜的湖面突然水柱沖天,接着一白色蛟龍飛騰而起,扶搖而上九萬里,蔚為壯觀。
楊氏族人認為,楊氏祖先一直以守護疆土、保護祖國為己任(如,楊家將的故事膾炙人口)。
蛟龍在此現身,必是藏龍福地,他們得守護好它。
回去後,楊氏族人集中在楊六郎廟前徵求六郎神的旨意並得到了授意,於是舉族遷至蛟龍出沒地定居並將之命名為“白蛟祠”,後簡化為“白交祠”。
果不其然,白交祠這個地方土地肥沃,風景優美,雲霧繚繞,楊氏族人搬來後常年得到獨特氣候滋養,人丁興旺,年輕夫婦多生雙胞胎,老人健康長壽者眾。
白交祠景區 白交祠景區

白交祠社會時事

1986年4月7日,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習近平來白交祠村視察 [1]  ,提出了“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的要求。
近年來,作為“五位一體”建設試點村,白交祠利用雲霧、高山、茶園、山寨等特色資源開發了茶山竹海、月牙梯田、疊水步道、杜鵑石寨、百丈崖、楊氏民居、魯班宮、六郎廟、徐水垵水庫等多處山村特色自然風光和文化景點,成為市民養心怡情、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熱門地方。

白交祠農業經濟

白交祠家家户户種茶,茶葉收入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每到採茶季節,白交祠四周滿園綠色,茶香撲鼻。
由於當地高山特有的氣候、地理、環境等特殊的自然因素,白交祠的地瓜、芥菜等農產品口感好,品質優良,供不應求。
村民散養在高山的土雞、土鴨、黃牛、黑豬等深受遊客喜愛。
白交祠景區 白交祠景區

白交祠旅遊經濟

白交祠村運營微信公眾號“雲霧白交祠(ywszbjc)”,提供全方位的旅遊資訊。
從同安車站乘坐606路公交車可直達白交祠村,自駕導航搜索“白交祠村民委員會”可直達核心景區附近(停車方便)。
白交祠民風淳樸,村莊所有景點免費參觀,有霧都冬輝、雲霧茶鄉等多家價格實惠的農家樂,提供餐飲、住宿、優質農產品等服務。
中心溪疊水步道 中心溪疊水步道

白交祠交通信息

606路 發車時間:
同安車站 ( 7:15 、 9:10 、15:00 、 17:20 )
白交祠村站 (7:00 、 9:30 、15:00 、 17:20 )
606路 上行所有公交車站(共33站)
樂海公交場站➨鳳崗站➨陸寶站➨甘嶺站➨劉營站➨湖甘站➨湖井東站➨湖井站➨白沙崙東站➨白沙崙站➨蓮花工業區站➨蓮花鎮政府站➨瑤市路口站➨美埔站➨羅漢山路口站➨張厝路口站➨溪東站➨垵柄站➨佛心寺路口站➨垵柄頭站➨蓮花後埔站➨祥溪林場站➨上陵站➨竹仔腳站➨大祠站➨牛欄坑站➨軍營站➨淡溪路口站➨白交祠站➨門口嶺站 ➨回頭灣站 ➨西坑橋頭站 ➨西坑站
606路 下行所有公交車站(共33站)
西坑站➨西坑橋頭站➨回頭灣站 ➨門口嶺站➨白交祠站 ➨淡溪路口站➨軍營站 ➨牛欄坑站➨大祠站➨竹仔腳站➨上陵站 ➨祥溪林場站➨蓮花後埔站 ➨桉柄頭站 ➨佛心寺路口站 ➨桉柄站 ➨溪東站 ➨張厝路口站➨羅漢山路口站 ➨美埔站 ➨瑤市路口站➨蓮花鎮政府站 ➨蓮花工業區站 ➨白沙崙站➨白沙崙東站 ➨湖井站 ➨湖井東站➨湖甘站➨劉營站 ➨甘嶺站➨陸寶站➨鳳崗站➨樂海公交場站
白交祠景區 白交祠景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