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發繡

鎖定
發繡是以人的天然色澤髮絲為材料,以針為工具,遵循造型藝術的規律,在繃平整的布帛上施針度線創造藝術形象的民間手工藝。 [7]  温州發繡始於元代,傳承至今,素有“天下一絕”之美譽,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6]  主要傳承基地建在温州大學(温州大學發繡研究院)。 [8] 
發繡最早起源於唐朝上元年間,是以頭髮絲為原料,結合繪畫與刺繡製作的藝術品,剛開始是為了表達對佛祖的虔誠,後到元明時期題材逐漸廣泛。 [1]  發繡多為國家收藏珍品或外交禮品。
中文名
發繡
外文名
hair embroidery
性    質
民間傳統工藝品種
起源時間
唐朝上元年間

發繡發繡簡介

發繡是以人的天然色澤髮絲為材料,以針為工具,遵循造型藝術的規律,在繃平整的布帛上施針度線創造藝術形象的民間手工藝。 [7]  温州發繡始於元代,傳承至今,素有“天下一絕”之美譽,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6]  主要傳承基地建在温州大學(温州大學發繡研究院)。 [8] 
頭髮在傳統文化中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發繡作品具有濃郁的民俗內涵和獨特的傳情魅力,是愛情、親情和友情的藝術表達,被認為是距離人的情感最近的手工藝術。温州發繡是以人的天然色澤髮絲為材料,以針為工具,遵循造型藝術的規律,在繃平整的布帛上施針度線創造形象的民間手工藝。就用發而言,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單色發繡,即以同一人種的頭髮為材料進行創作;另一種是彩色發繡,即用不同人種的頭髮合繡或做底補色。
温州發繡以“應物施針、法隨心意”為創作理念,巧用針腳的疏密變換、疊加復層來塑造形象,不同於傳統絲線繡的密針排線封底密透。繡面絲理清晰,質感獨特,素色淡雅,變化微妙,展現出精緻細膩、高貴典雅的藝術氣質,具有審美價值、收藏價值、文化研究價值和國際傳播價值,曾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在國際交往中發揮獨特作用,享有“發繡外交”之説。 [8] 
絲語廊橋(孟永國作) 絲語廊橋(孟永國作) [5]

發繡起源歷史

遠在唐代,東台西溪有佛教信女剃下自己的頭髮繡成大慈大悲的菩薩頂禮膜拜,成為發繡的最早記錄。據《女紅傳徵略》記載,宋代已有發繡《妙法蓮華經》。元代女畫家管仲姬繡制的《觀音像》,其觀音的髮絲、眉毛、眼睛等部位都以人發繡制,現藏南京博物院。明代夏明遠的發繡《黃鶴樓》《滕王閣》,後人稱其侔於鬼工。浙江倪仁吉的發繡《大士像》,神態端莊,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代,有的貞女、孝婦和尼姑剪下自己的青絲,繡制《觀音像》《如來佛》等,以示虔誠。
在古老而絢麗的中國刺繡史上,發繡有着神奇而獨特的地位。史料考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發繡是,現存於英國倫敦博物館所藏的《東方朔像》,相傳為南宋皇帝趙構之妃劉安所繡;早期發現的發繡還有,日本正倉院所藏《彌勒佛》像,出自明代韓希孟之手:《唐宋元明名畫大觀》影印本中的《滕王閣圖》和《黃鶴樓圖》系明代夏明遠的兩件發繡;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代嘉靖年間《倚琴佇月圖》,以及成都文殊院藏有清代道光五年陝西總督楊延春之女的《水月觀音》等,均為傳世珍品,被後人譽為“細若紋睫,侔於鬼工”的神來之作。
中國發繡主要產於江蘇省的蘇州、東台以及山東省的濟南、青島等地。後幾經沉浮,發繡逐漸成為一門極富象徵意義和美感,技術技巧要求很高的中國民間藝術。國內外多家博物館都收藏有中國發繡精品。並先後有十多件作品作為國禮相贈國際友人。

發繡藝術特色

以人發代替絲線的刺繡。發繡用的人發需經過選擇,並利用人發黑、白、灰、黃等色澤和細柔、光亮的特點,運用接針、滾針、切針、纏針等針法繡制字畫,針跡細密,風格雅潔,猶如國畫中的白描。發繡所用畫作主題多樣,包括中國山水畫中國書法,人物畫像,動植物寫意等,富東方藝術氣息。其製作工藝複雜,耗工驚人。頭髮經過收集,洗染化學處理之後,被髮繡藝人用之為線,歷經數月甚至數年的辛勤勞動才能完成一幅發繡作品。因頭髮有粗,圓,不服帖等特點,要讓作品達到“平,亮,均勻,自然”的效果,僅藝人們所用的針法就達近十種。

發繡分佈區域

發繡温州發繡

温州發繡以“應物施針、法隨心意”為創作理念,巧用針腳的疏密變換、疊加復層來塑造形象,不同於傳統絲線繡的密針排線封底密透。繡面絲理清晰,質感獨特,素色淡雅,變化微妙,展現出精緻細膩、高貴典雅的藝術氣質,具有審美價值、收藏價值、文化研究價值和國際傳播價值,曾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在國際交往中發揮獨特作用,享有“發繡外交”之説。 [3] 
絲語廊橋(孟永國作) 絲語廊橋(孟永國作) [5]

發繡東台發繡

東台發繡長卷(榮升圖) 東台發繡長卷(榮升圖)
東台發繡:唐朝上元年間,東台西溪海鹽鹽監位列全國十大鹽監之首,鹽業鼎盛,但缺乏絲綢原料,於是西溪人想到用少女的頭髮繡制佛像,表示對佛祖的虔誠,於是發繡藝術在西溪誕生了。後因時代發展,發繡在東台逐漸衰落,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場史無前例的政治運動驅使大批蘇南居民下放農村,許多藝人、畫師、繡女來到東台,他們將蘇繡的技藝融合到發繡藝術之中。

發繡蘇州發繡

周瑩華髮繡作品 周瑩華髮繡作品
蘇州發繡:作品淡雅清雋,卓爾不羣。其發展經歷了從興起到衰落到復興的歷程。在70年代初,蘇州刺繡研究所創始人之一的高伯瑜先生從江蘇東台帶回了發繡技藝,使發繡藝術在蘇州得到成長,煥發了青春。高伯瑜之女周瑩華繼承了父親的意願,並對發繡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改良。

發繡發繡成就

發繡温州發繡

温州發繡始於元代,傳承至今,素有“天下一絕”之美譽, [6]  202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4] 
温州發繡

發繡東台發繡

弘緣發繡研究所(雙面繡:魚樂圖) 弘緣發繡研究所(雙面繡:魚樂圖)
東台發繡 [2]  開發出雙面發繡和雙面異色繡。我們沒有欣賞到發繡珍品《清明上河圖》原件的神韻,因為它早就在香港一家拍賣行拍出,但從保存的資料中仍可一睹它的風采。發繡女工以發為筆,摹寫了張擇端畫意,著名書畫家謝稚柳的題詞“發繡清明上河圖”和武中奇的書聯“丹青染盡清明勝,素手神傳風俗情”為之增色。

發繡蘇州發繡

蘇州發繡
蘇州發繡(4張)
發繡由於題材和技法的原因,流傳下來的作品大多較為簡單、粗糙,為了突破傳統,周瑩華攜其工作室的蘇州繡娘們潛心研究,在題材上,不再受佛像的侷限,在技法上,也大膽創新,如在繡制發繡《維摩演教圖》中,在忠於原作的基礎上,利用發繡“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的特點,運用滾針、纏針、接針、虛針等不同的針法,充分發揮了發繡善於表現線描人物的特點,通過髮質的濃淡、粗細、曲直等表達出原作的形態、質感、刻劃出人物衣履長紗的飄逸和室內傢俱線條的剛硬,運用簡潔而美妙的發繡線條構成畫面,顯示出發繡線條強烈、明快、爽健的美,達到不施丹青而光彩動人的效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