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發展理論導論

鎖定
《發展理論導論》是2011年5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普雷斯頓。本書分析了發生在第三世界的發展變化及其本質,展示了當代不同的發展理論如何一步步展開研究並嵌入現代社會學術傳統的過程。 [1] 
書    名
發展理論導論
作    者
(英)普雷斯頓
譯    者
李小云齊顧波徐秀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5月1日
頁    數
389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9722794
字    數
421000

發展理論導論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彼得·華萊士·普雷斯頓教授針對“二戰”後關於第三世界興起這一現象的各種主要發展理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由此引出各種有關發展的概念,以及與之相關的流派。本書將幫助讀者構建一個廣闊的社會發展理論框架,並在此框架下系統地把握各種發展途徑、發展議題與發展的主要?點。

發展理論導論作者簡介

[英]彼得·華萊士·普雷斯頓,英格蘭伯明翰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系的資深教授。

發展理論導論目錄

第一篇 社會理論構建的本質
第一章 社會理論構建中的觀點與行動
1.1 章節概要
1.2 理論構建的方法
1.3 歐內斯特?蓋爾納的理論
1.4 彼得?沃斯利的理論
1.5 對社會變遷的研究
1.6 有關發展的主張和行動
1.7 本章小結
第二篇 古典社會理論
第二章 人類社會科學的興起
2.1 社會科學概述
2.2 人類科學的興起
2.3 理論問題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亞當?斯密和市場?自發性秩序
3.1 亞當?斯密著作綜述
3.2 亞當?斯密著作的歷史背景
3.3 亞當?斯密的實踐理論
3.4 後世對亞當?斯密的註釋與評判
3.5 亞當?斯密對新右派的影響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馬克思和歷史辯證法
4.1 馬克思著作概要
4.2 馬克思的研究倫理和研究方法
4.3 資本主義的實質性分析
4.4 馬克思理論的範圍和作用
4.5 馬克思和 第三世界的發展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迪爾凱姆社會分工的發展
5.1 迪爾凱姆著作簡介
5.2 迪爾凱姆的道德觀
5.3 迪爾凱姆的社會學方法
5.4 迪爾凱姆對社會本質的分析
5.5 迪爾凱姆對後人的影響
5.6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馬克斯?韋伯的社會轉型研究
6.1 馬克斯?韋伯的研究概述
6.2 韋伯的研究倫理和研究方法
6.3 對資本主義本質的探析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20世紀(1914~1991年間)的學術分工
7.1 學術分工概述
7.2 這一時期的邏輯
7.3 擴張、分裂與鞏固
7.4 戰後各領域興起的爭議
7.5 本章小結
第三篇 當代發展理論
第八章 殖民時代的遺產——結構、制度和想象
8.1 殖民時代概況
8.2 殖民時代遺產的本質
8.3 歐洲資本主義的擴張
8.4 殖民化和去殖民化
8.5 追求發展
8.6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去殖民主義、冷戰與現代化理論的構建
9.1 概述:“二戰”後早期的發展理論
9.2 增長理論的背景
9.3 威權性干預的邏輯
9.4 阿瑟?劉易斯的研究
9.5 現代化理論的構建
9.6 現代化理論的邏輯
9.7 對現代化理論的批判
9.8 沃爾特?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
9.9 本章小結
第十章 拉丁美洲的發展經驗:結構主義和依附理論
10.1 結構主義和依附理論概述
10.2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拉丁美洲
10.3 保羅?普雷維什的結構主義理論
10.4 塞爾索?富爾塔多的依附理論
10.5 依附理論的遺產
10.6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追求有效的民?國家:制度主義發展理論
11.1 制度主義概述
11.2 制度主義發展理論的興起
11.3 制度主義發展理論成長的土壤
11.4 岡納?繆爾達爾的研究
11.5 繆爾達爾的制度主義理論
11.6 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 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批判性研究
12.1 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概述
12.2 馬克思主義的復甦
12.3 保羅?巴蘭的研究
12.4 安德烈?岡德?弗蘭克的研究
12.5 世界體系論
12.6 對新馬克思主義的批判
12.7 當代馬克思主義學派之間的爭論
12.8 本章小結
第十三章 主張 第三世界團結起來——研究全球發展的理論
13.1 全球發展理論概述
13.2 對發展理論的反思
13.3 20世紀70年代學術爭論的轉變
13.4 有關國際貿易遊戲規則的爭論
13.5 關於基本需求理論的爭論
13.6 對全球發展理論的回顧與展望
13.7 本章小結
第十四章 市場作用的重申——20世紀80年代的都市新自由主義
14.1 對新右派的概述
14.2 凱恩斯主義?沒落
14.3 新右派的邏輯
14.4 新右派的足跡
14.5 新右派關於國家、市場和經濟的思想
14.6 對新右派的反思
14.7 2008年的金融危機
14.8 本章小結
第十五章 東亞的發展經驗:增長、區域網絡,以及對“發展型國家
的討論
15.1 東亞的現代化之路
15.2 東亞模式、價值觀和危機
15.3 結論:東亞地區的發展
第四篇 對於複雜變化的新式分析
第十六章 全球體系下的相互依賴:探究工業資本主義動因的新結構分
16.1 新結構分析概述
16.2 構建全球文化市場的後現代理論
16.3 全球工業資本主義體系的重建
16.4 全球系統下各國相互依賴程度的加深
16.5 本章小結
第十七章 生活形態多樣化下以能動者為中心的分析
17.1 以能動者為中心的理論概述
17.2 以能動者為中心的分析
17.3 社會運動的貢獻
17.4 本章小結
第十八章 一種新型的發展研究
18.1 新型發展研究簡介
18.2 第一世界理論的衰退
? 18.3 追求有效的民族國家
18.4 市場的自發秩序
18.5 依附理論的遺產
18.6 對現代化發展模式的反思
18.7 新型發展研究的基本要素
18.8 結語
18.9 本章小結
第十九章 一種新型的實質研究焦點:闡述全球複雜變遷的動態過程
19.1 本章概述
19.2 發展話語的變化
19.3 公共領域的發展話語主張
19.4 公共領域發展話語的實質性主張
19.5 全球體系中備受矚目的變化
19.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關鍵詞彙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