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發展學

鎖定
從人學角度分析了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產生的原因,併發出了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有可能導致人類生理機能和社會結構發生退化的警告。接着提出了發展學的新的學科構架和發展學的核心理論——和諧發展:資源共享,適時協同,按需生產,和諧共榮。
中文名
發展學
外文名
The Science of Development
別    名
普通發展學(發展學專業系列教材)
作    者
李小云
出版時間
2005年12月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頁    數
523 頁
ISBN
9787801908384
開    本
16 開
版    次
第1版

發展學提出及其演化

發展學發展問題的提出

人類在佔其99%時間的前文明階段,根本談不上增長和發展問題。
大約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在西亞的“新月形地帶”(約旦敍利亞的西部和北部),最早開始了原始農業的發展。公元前8000-前6000年,這個地帶形成了定居的農村,有了種植業並飼養家畜。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這裏出現了簡陋的灌溉農業,這時西亞地區才真正過渡到鋤耕農業文明時代。繼西亞地區原始農業開始後約一千年,即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中國的長江、黃河流域開始種植水稻、穀子並飼養豬、狗、羊等家畜。公元前5000年,埃及的尼羅河流域也出現了灌溉農業。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經普遍種植稻麥……。但由於當時人們長期被經驗、神權、宗教等支配和統治,思想保守落後,生產力水平低下,致使這個時代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緩慢,幾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遵循着自然進化規律,變化發展甚微。在這一併不算短暫的時期裏,增長和發展並沒有成為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
發展與資本主義是同步出現的。當時間流逝到17-18世紀,隨着宗教改革和以實驗和數學為基礎的科學革命以及人文主義思潮和啓蒙運動的興起,使人們走出經院並擺脱了經院哲學的束縛。從根本上動搖了人與自然、人與神的關係,解除了壓迫人性發展的神學要素,建立起了以人為中心的自然哲學觀,並挖掘人的潛在創造力及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動性,學會了用理性和實踐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在這些新思想的啓發和引導下,科學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科學認識觀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逐步佔據了主導地位,形成了所謂的科學主義。這時增長和發展才開始成為人類關注的主要問題。

發展學發展問題的演化

隨着18世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迅速發展、新航路的開闢,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主義擴張和圈地運動的推進,加快了工業革命的進程。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首先在農業時代的邊緣地帶——英國發生,並且很快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得到效仿和擴散。首先向西歐那些疆域不大,但資源豐富,農業生產率高的國家和地區擴散。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工業化在歐洲核心地區取得了巨大成就,並跨越歐洲向異質文化地區傳播,這使“歐化”或“西化”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
在西方工業化進程中,現代工業生產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生產方式、社會財富形態和積累方式,用嶄新的科學技術創造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但是,人們受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的影響,認為增長不僅可以向縱深和橫向自由擴散,最終使全民受益,而且可以自然而然的導致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相應調整和變化。認為:經濟增長=社會發展,技術革命和工業化是支配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社會發展過程實質上主要是工業化過程。這種觀念導致的直接後果是:除了經濟增長外,社會發展其他相關方面、相關因素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社會結構也沒有隨之得到發展和優化。而這種在嶄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創造的經濟高速增長的生產方式,導致了社會的畸形變化,各種社會問題和矛盾不斷激化,最終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發展過程唯工業化的教訓,使人們對經濟增長帶來的社會制度、文化、政治等全面改善和進步的傳統發展模式進行反思,並逐步認識到:社會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而不單是經濟因素決定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家在舊殖民主義的廢墟上迅速崛起,開始致力於自己國家的發展。但這種社會發展歷程卻重蹈了發達國家的覆轍,依然以經濟增長能帶來社會全面發展的思想來指導,以工業化和技術化作為實現社會發展的主要手段。所不同的是發展中國家在其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援助和支持。而這種以經濟援助為主,並把第三世界納入到美國設想的世界格局的整體計劃,其指導思想是把西方的資金、技術、管理制度等引進到第三世界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就會效仿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經歷西方化的發展階段,迅速轉變成西方化的社會。即第三世界的模仿發展模式,其實質不僅是“西方化”,更是“美國化”。因此,在這一西方傳統思維方式(機械主義和還原主義方法論)指導下,對第三世界的以經濟援助為主的所謂發展援助,不僅沒有使第三世界獲得如期發展,反而導致了一系列社會發展問題加劇:環境污染嚴重、社會矛盾加劇,貧富差距拉大,貧困人口邊緣化等。儘管人們採取了一系列保護環境資源,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促進社會邊緣羣體發展等補救措施,但收效甚微。這一切使人們對“第三世界模仿發展模式”產生了懷疑。19世紀60年代,許多學者經過長期的實踐,對工業革命以來的社會變遷和發展的豐富景觀提出了許多新概念和新理論,進而形成了發展經濟學發展社會學現代化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等等。
目前中國已經處於工業化的加速時期,最基本的國情依然是人多地少,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過高,農業種植業保留了數量巨大的剩餘勞動力。因此,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問題,已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的深入,更多和更主要的來自於農業和農村的外部。從這個意義上説,大力改善宏觀社會經濟環境,根本解決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和不平等的利益格局,加速農村工業化和人口城市化的進程,已成為中國農業和農村持續穩定發展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前提。

發展學發展的基本內涵

發展原是一個生物學概念,本義是指:生物個體從小到大,從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長過程。發展研究最初始於經濟學和經濟史學,後來被引入到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哲學等學科研究中。
早期的發展經濟學家往往把增長與發展的概念不加區別,把經濟增長作為社會發展的唯一目標,認為只要把經濟這塊蛋糕做大,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連《大英百科全書》對發展的解釋也是“雖然該術語有時被當成經濟增長的同義詞,但一般來講發展被用來描述一個國家的經濟,包括數量與質量的改善”。特別是在“二戰”結束後的50-60年代,廣大新獨立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國內的貧困狀況,把經濟增長作為首要目標,致力於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在聯合國的兩個“發展十年”計劃的經濟援助下,多數低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數民眾生活卻沒有發生顯著變化,甚至為增長付出了痛苦的代價,經濟增長與眾多社會問題的不協調性漸漸凸顯出來,如:文化衝突、通貨膨脹、經濟失調、失業、分配不公、兩極分化等。
從20世紀70年代起,人們漸漸意識到,與增長不同,發展是一個多維概念,包含多重目標,發展概念被賦予了更加廣泛的內涵.。聯合國前秘書長吳丹將發展概括為“經濟增長加社會變革”。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提交社會發展世界高峯會議的文件中指出:“發展是一個綜合過程,目前這已被國際社會承認。經濟增長是一種動力,但其本身並不是目的,因此除經濟增長之外,發展首先是社會性的。發展還與和平、人權、民主管理、環境以及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聯繫”。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託達羅(Todaro,M.P.)對發展作了如下論述:“發展既是一種物質現實,又是一種精神狀態:通過社會的、經濟的和制度過程的某些綜合,社會取得了美好生活的手

發展學概念的詮釋

隨着這種新發展觀的出現,發展研究迅速超越經濟領域而廣泛地滲透到了社會學、哲學、政治學和歷史學等諸多領域,各學科以自己所特有的視角和研究方法對發展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對發展的概念進行了詮釋。

發展學發展經濟學認為

經濟增長≠發展,發展是伴隨着重大結構變動的經濟增長;沒有經濟增長就不可能發展,而有經濟增長不一定就有發展。發展不只是經濟增長,更是社會在多方面、多領域的一個長期持續的改善過程.。既包括經濟增長這一量的擴張,又包括產業結構的演進,教育程度、分配狀況以至社會生活的改善等等。
大多數發展經濟學家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得到了發展,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衡量:首先,是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它通常決定着一個國家發展的快慢。一般來説,一個國家經濟要想獲得發展,必須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一個較高的發展速度,戰後日本、新加坡、韓國的經驗就證實了這一點。其次,是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包括產業結構、管理方式、經營組織、職工結構、城鄉人口比重的變化等等。在這一系列的變革中,工業和其他新興產業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應不斷提高,對外貿易的比重也應逐漸增加,而農村人口則應逐步減少。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很快,但長期結構性變化很小,工農業人口和城鄉人口比重變化不大,也不能説明該國的經濟已得到很大發展。第三,是廣大人民是否在經濟發展中得到了實惠,人民參與發展的程度如何。20世紀60年代以來,不少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很快,但經濟增長的成果卻完全落在少數人手裏,廣大人民的實際生活狀況改善不大,一些國家甚至最底層窮人的絕對貧困程度進一步惡化。這樣,即使這些國家有很高的增長速度,也很難説這些國家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而人民參與發展的程度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多數發展經濟學家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是鑑於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東一些產油國,經濟增長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雖有較大提高,但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和管理權卻掌握在外國公司和外國專家手裏,本國人民很少參與管理。這種發展模式儘管人民收入增加較快,但人民沒有參與投身到發展進程中去,沒有真正擔負起責任來。因此,仍然不能視為理想的發展模式。

發展學發展社會學認為

發展是指一個國家或社會由落後的不發達狀態向先進的發達狀態的過渡和轉化。社會是一個綜合系統,人們通常將其劃分為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四個子系統。發展社會學僅以社會這一子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但並不排除在研究中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他子系統。因此,發展不僅僅指經濟發展,還包括經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後果:社會發展、人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等諸多內容。應該是經濟、社會、人類和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發展社會學立足於當今發展中國家的具體實踐,在總結髮達國家現代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綜合研究廣大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發展的理論、途徑、模式和過程等問題。

發展學發展人類學認為

人的發展是一切發展的核心和最終目的。人是社會生產力各要素中最積極的、最具革命性的要素;物質的發展無論到什麼程度最終都是為人的發展服務的,人才是發展的最終目的。人的發展既包括人自身的發展,也包括圍繞着人的發展而提供各種條件。人自身的發展意指在滿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人的素質,發揮人的潛力和能力。圍繞着人的發展所提供各種條件,意味着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提供各種有利條件,使人從各種束縛中解放出來,使人自身有更多的選擇和自由,以充分發揮各自最大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正如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中所言,"發展權是每個人不可剝奪的人權。每個人及各國人民均有權參與、促進並享受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的發展。在這種發展中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都能獲得充分實現"。

發展學發展哲學認為

發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由舊質到新質的運動變化過程”。發展就是運動變化,這種變化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變化。黑格爾認為發展有兩種含義是:第一是潛能,潛在的能力;第二是自身能力,將人的潛能變為自身能力的過程就是發展。這種理解強調了發展是一種變化過程,且變化的趨勢是一種向上的。

發展學發展學認為

發展是一種變化過程,包含兩個方向,即:正向和負向。這裏的發展主要是正向的、進步的發展;發展變化意味着經濟、社會、文化、政治、法律、人力、知識、技術、資源、環境等領域的全面進步和協調、可持續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還包含着社會穩定、文化繁榮、民主參與、平等權利、婦女地位、科技創新、社區建設、風土人情、生態平衡等方面的改善。

發展學教材信息

發展學摘要

本教材首先從人學角度分析了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產生的原因,併發出了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有可能導致人類生理機能和社會結構發生退化的警告。接着提出了發展學的新的學科構架和發展學的核心理論——和諧發展:資源共享,適時協同,按需生產,和諧共榮。然後,根據發展學原理,探討了中國和諧發展之路。

發展學作者簡介

李小云,男,1961年12月生,陝西定邊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中國農村社會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婦女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農村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中國民促會理事,恩玖信息中心董事。獲有霍英東高等教育研究獎,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消除貧困獎(研究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以高級發展專家的身份受聘於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歐盟、德國和英國等多邊、雙邊和非政府組織。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1)貧困與發展;(2)性別與發展;(3)參與式發展;(4)社區資源與發展;(5)公民社會與發展。近年來的主要著作有《誰是農村發展的主體》(1999)、《參與式發展概論》(2001)、《性別與發展導論》(2001)和《環境與貧困:中國實踐與國際經驗》(2004),以及在全國著名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30餘篇。

發展學目錄

普通發展學(發展學專業系列教材)
前 言
第一章 發展與發展學
第一節 發展思想的演變
一 經濟增長觀
二 現代化發展觀
三 綜合發展觀
四 以人為中心的發展觀
第二節 發展的內涵與外延
一 發展的內涵
二 發展的外延
三 發展的關鍵——賦權
第三節 發展研究與發展理論框架
一 發展研究的類別
二 發展理論的邏輯框架
第四節 發展研究的主要範圍
第二章 古典發展理論
第一節 古典發展理論
一 古典發展理論的基本內涵
二 對古典發展理論的評析
一 新古典發展理論的基本內涵
二 對新古典主義發展理論的評析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
一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論斷
二 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基本內涵
第三章 現代發展理論
第一節 現代化理論
一 現代性的起源
二 現代化發展理論的內涵
三 對現代化發展理論的批判
第三節 結構主義
一 結構主義發展理論的基本內涵
二 對結構主義發展理論的評析
第四節 依附理論
一 依附理論的基本內涵
二 對依附理論的評析
第五節 新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
一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理論的基本內涵
二 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評析
第六節 世界體系理論
一 世界體系理論的基本內涵
二 對世界體系理論的評析
第七節 新自由主義
一 新自由主義的基本內涵
二 對新自由主義的評析
第八節 改良主義的發展理論
一 改良主義發展理論的基本內涵
二 對改良主義理論的批判
第四章 參與式發展
第一節 對傳統發展思想的反思
一 認識論層次的反思
二 對傳統發展理論的反思
三 對傳統發展實踐的反思
第二節 參與式發展理論
一 參與式發展理論的起源
二 參與式發展的概念
三 參與式發展的範疇
第三節 參與式發展研究與實踐
一 參與式發展研究與實踐的方法
二 參與式發展研究與實踐在中國
第五章 發展指標
第一節 指標
第二節 經濟發展指標——GDP和GNP
二 GDP的計算
三 GDP的侷限性、修正以及發展
四 國民生產總值GNP與GDP的區別
第三節 貧困範疇的發展指標
一 阿瑪蒂亞·森的貧困指數
二 UNCSD的貧困指標
三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
第四節 綜合發展指標
一 HDI的含義及原則
二 HDI的構成及公式
三 HDI的最新發展
四 HDI所揭示的內容
五 評述
第五節 可持續性發展指標
一 基於生態觀點的可持續發展指標
二 基於價值核算的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標
三 系統化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
第六章 國際發展援助
第一節 國際發展援助的理論框架
一 年代的發展援助框架
二 年代的發展援助框架
三 年代的發展援助框架
四 年代的發展援助框架
五 年代的發展援助框架
第二節 國際發展援助實踐的歷史演進
一 發展援助實踐概況
二 發展援助的投向建設重點
三 發展援助的區域分配受援國的分佈
第三節 國際發展援助組織
一 國際金融發展機構
二 聯合國系統
三 雙邊發展機構
四 非政府發展組織
第四節 國際發展援助的形式
第七章 貧困與發展
第一節 貧困的概念與度量
一 貧困的概念
二 貧困的測量
第二節 貧困與發展相關理論
一 貧困的原因
二 貧困與發展戰略
第三節 中國的農村貧困與發展實踐
一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歷史演變
二 中國扶貧工作的組織
三 參與式村級規劃
四 新世紀中國反貧困策略
第四節 城市貧困
一 城市貧困人口和現狀
二 當前中國城市貧困羣體的特徵
三 城市貧困成因解析
四 緩解我國城市貧困問題的對策
第八章 性別與發展
第一節 性別的概念與內涵
一 生物性別
二 社會性別
第二節 性別與發展研究的演變
一 女權主義
二 性別與發展研究的三個流派
三 性別主流化及性別預算
四 社會性別分析框架
第三節 性別與發展研究的實踐
一 性別與發展研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二 性別與發展項目實例
第九章 治理與發展
第一節 治理的內涵
一 治理的概念
二 治理與統治
第二節 治理與發展的相關理論
一 善治理論
二 治理模式
三 治理與公民社會
第三節 治理與中國的發展實踐
一 中國治理結構改革
二 中國政府職能的轉換
三 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
第十章 公民社會與發展
第一節 公民社會的概念
第二節 公民社會與國家、非政府/非營利組織
一 公民社會與國家、非政府/非營利組織
二 公民社會對民主進程的推進
三 中國公民社會研究
第三節 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
一 發展的現狀
二 發展的背景與原因
三 中國民間組織的特徵
四 中國民間組織的功能
第十一章 社會資本與發展
第一節 社會資本的概念和內涵
一 社會資本概念的起源
二 社會資本的概念與內涵
第二節 社會資本與發展相關研究
一 國外對社會資本的研究
二 國內對社會資本的研究
三 社會資本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社會資本與發展實踐
一 社會資本與國際發展組織
二 社會資本投資與發展
三 社會資本與發展項目
第十二章 保護與發展
第一節 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一 保護的概念
二 可持續發展的起源與概念
第二節 保護與發展相關理論
一 自然保護區與發展
二 社區資源管理與發展
第三節 保護和發展實踐
一 可持續發展的實踐
二 自然保護區的發展實踐
三 社區資源管理的發展實踐
第十三章 衝突管理與發展
第一節 衝突與衝突管理
一 衝突
二 衝突管理的概念
第二節 衝突管理的相關理論
一 衝突分析方法
二 衝突預測
三 衝突管理策略
四 衝突管理手段
第三節 衝突管理與發展實踐
一 森林資源衝突的基本類型及表現形式
二 引起衝突的主要原因
三 衝突的發展過程及衝突導致的影響
第十四章 健康與發展
第一節 健康的概念與內涵
一 健康的概念
二 健康的內涵
第二節 健康與發展的相關理論
一 健康與經濟發展
二 健康與人力資本
三 健康服務的相關研究
四 抗擊艾滋病與發展
五 健康與發展研究面臨的挑戰
第三節 健康與發展的實踐
一 中國健康與發展的相關問題
二 有關健康的政策及管理
三 健康與綜合發展計劃及項目
第十五章 權利與發展
第一節 人權與發展權
一 關於人權
二 關於發展權
第二節 權利與發展相關理論
一 以權利為基礎的發展途徑框架
二 權利、反貧困與可持續生計框架
第三節 以權利為基礎的發展實踐
一 國際層面的實踐
二 中國農村發展中的農民權利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