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發乎情,止乎禮

鎖定
“發乎情,止乎禮”,也作:“發乎情,止乎於禮”,是古代形容男女關係的。發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間產生;止乎禮,就是受禮節的約束。
此句出自《詩經》,傳説由孔子刪定的《詩經》首篇《關雎》,描寫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覺的情狀。孔子的學生子夏作傳曰‘發乎情止乎禮義’也就是孔子主張的‘樂而不淫’。
中文名
發乎情,止乎禮
出    處
《詩經》
別    稱
發乎情,止乎於禮
拼    音
fāhūqíng zhǐhūlī

  解析:“發乎情,止乎禮”是孔子的主張。談情説愛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禮法的界限,根據詩詞的描述,這個界限主要是針對貴族,不能強搶民女,不能不顧女子的感受。
這裏的“止”並不是停止感情的意思,而是指禮法所允許的範圍就要停下來,不能因為情愛就做出逾越禮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