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登高

(民俗活動)

鎖定
登高,指重九登高的習俗。這一活動具有陶冶情操、鍛鍊體魄的特點,故屬節令性的一種民俗體育活動。古人登高,一般在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之日進行,但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也有農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風俗。
中文名
登高

登高緣起

登高活動由來已久。《楚辭·九懷》中有記載暮秋登高的篇章:“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謬兮收潦而水清”。
漢承楚俗,由此逐漸衍成重陽登高的習俗。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載,早在漢高祖劉邦時,就有重陽登高的做法:“三月上巳,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為何把重陽登山稱為登高呢?據北宋宋敏求的《長安志》記載,漢朝以長安為京城,在長安的附近有一個小高台,每到重陽節,人們便會紛紛登上小高台,欣賞秋天的美景,因為所登的山為小高台,故有“登高”之説。
民俗活動 民俗活動
重陽節登高,人們還會“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其中緣由,南朝梁吳均在《續齊諧記》中有過這樣的記述:東漢時期汝南(今河南與安徽交界處)人士桓景,隨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九月九日如家當有災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婦人帶茱萸囊是也。”後來,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裏的這個故事,使得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登高為何與避災聯繫起來了呢?一説《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古代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九月九日,月、日均為老陽之數,不吉利。加之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裏,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再者,古人認為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瀰漫。為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厄。
不過,也有説農曆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説:“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

登高形成

漢代,重陽登高已形成一種民間習俗[1]。《荊楚歲時記》説:“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並引杜公瞻説:“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漢至宋(劉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節,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西漢初年,這一風俗曾在宮中流行。據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回憶,每臨九月九日的漢宮中,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菊花舒時,並揪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西京雜記》卷三)。
兩晉南北朝時期,九九重陽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正如《舊唐書》所記述的:“四序嘉辰,歷代增置,漢崇上巳,晉紀重陽。或説禳除,雖因舊俗,與眾共樂,鹹合當時。”(《舊唐書·德宗本紀下》)就是説,重陽節自晉以來最為時人重視,節日活動很隆重。魏晉時期登高的日期已定在九月九日。因此,魏晉以後,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庶民百姓,每至重九,均登高野宴。當時,採菊也是重九登高的重要活動之一,晉人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即寓意如此。陶淵明常對菊自語:“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的方便,還自制了一種前後裝有鐵齒的木屐,人稱“謝公屐”。
其實,“謝公屐”是一種活齒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以便蹬坡和在泥濘中行走。據傳説當時的人們爭相效仿,併名之曰“謝公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曰:“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謝公屐”對後世的影響,可見一斑。
登高這一節俗,體現了人們希望驅邪避災、祈求健康長壽、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南北朝時,登高避災變成了郊外休閒。人們對於重陽節驅災避邪的節日意義已逐漸淡漠,而在節日中追求快樂愉悦的娛樂習俗則逐步成為主流。

登高發展

登高(1)隋唐

隋朝,帝王常於正月十五日登高。《隋書·元胄傳》記載:文帝“嘗正月十五日,上與近臣登高。”有次登高時,文帝發覺元胄沒有跟隨,派人馳馬召來。見到元胄,文帝説:“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也”。登高後,賜宴歡飲。
古代相傳下來的九月九日重陽登高的習俗,至唐五代時期愈益盛行。唐代,朝廷正式批准民間以重陽為節令,使得重陽登高愈加普及。據史書載,唐中宗曾於重陽節率羣臣登高飲酒,並賦詩。唐代名醫孫思邈則明確把重陽登高看成一項有益身心的活動,他在《千金要方·月令》中説:“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歸。”一些著名詩人都以詩篇記載了重陽節的活動,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中説;“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雲”;杜甫《九日》詩中也寫道:“去年登高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更是流傳千古,他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全唐詩》卷一二八)的詩篇,表達了詩人重陽登高,寫詩寄託懷念故鄉兄弟之情,感慨節日中骨肉不能團聚。

登高(2)兩宋

在宋代,登高之風依然風行[2]。《東京夢華錄》載:“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倉王廟、四里橋、愁台、梁王城、硯台、毛駝岡、獨樂岡等處宴聚。”宋嘉泰《會稽志》記載:“重陽登高,蒸米作五色糕,佩萸泛菊。”在南宋,據《武林舊事》載,宮廷於八日作重陽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宋代的登高還常與賞菊結合起來,成為一時盛舉。屆期,無論皇室貴戚還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賞玩菊花。文人士子們還舉辦社交宴樂性的菊花會,賞菊吟詩。不過,其中規模最大,氣象最盛的當數宮廷賞菊:“禁中例於八日作重九排當,於慶瑞殿分列萬菊,燦然眩眼,且點菊燈,略如元夕。”

登高(3)明清

明代,皇帝親自到萬壽山登高。民間的重陽登高活動,我們可以從明人申時行的《吳山行》一詩中略窺一斑:“九月九日風色嘉,吳山勝事俗相誇。闔閭城中十萬户,爭門出郭紛如麻。拍手齊歌太平曲,滿頭爭插茱萸花。”之所以稱“滿頭爭插茱萸花”,是因為從唐代開始,已把臂佩茱萸之習改為頭插茱萸。另外,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説:“重九日,人家糜慄粉和糯米伴蜜蒸糕,鋪以肉縷,標以彩旗,問遺親戚。其登高飲燕者,必簪菊泛萸,猶古人之遺俗也。”
清代的重陽登高活動一點也不比前朝遜色。皇宮御花園內設有供皇帝重陽登高的假山。在民間,以北京為例,早期以登阜城門外五塔寺和左安門內法藏寺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薊門煙樹(德外土城)、八大處等為多。據《燕京歲時記》載:凡登高,必“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據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説,北京人在重陽節時,皆“提壺攜磕,出郭登高。南則在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北則薊門煙樹、清淨化城等處,遠則西山八剎等處”。清代顧祿《清嘉錄》説杭州人到吳山登高,山上有“牽羊賭彩為攤錢之戲”,還有“鼓樂酬神,宣闐日夕”,或“借登高之名,遨遊虎阜,簫鼓畫船,更深乃返”。清代申時行《吳山行》詩云:“九月九日風色嘉,吳山勝事俗相誇。闔閭城中十萬户,爭門出郭紛如麻。拍手齊歌太平曲,滿頭爭插茱萸花。……此日遨遊真放浪,此時身世總繁華。”《象山縣誌》記載,“重陽,士人登高、燕賞,以茱萸泛酒。各家制牡丹糕、方粽,親戚轉相餽遺”。《金華府志》説:“(九月)九日佩萸、泛酒,蒸米作五色糕。士人或具酒榼遊山登高會。”[2]
登高,是重陽節最具標誌性的風俗活動。古人熱衷於在秋高氣爽的季節登高,最初是為了驅邪避災,後來逐漸變成休閒娛樂、保健強身、寄託情思的文體活動。
[1]崔樂泉.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1:135.
[2]馮國超.中國傳統體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