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登雲橋

(杭州登雲橋)

鎖定
登雲橋,宋名西橋,明改登雲橋。宋時有平糴倉,貢院在其北。每棘闈榜發,獲雋者由貢院赴布政司飲宴,鼓吹導引,必登此橋,取登青雲之義,故有是名。 [2] 
中文名
登雲橋
別    名
西橋
登雲橋東接青雲街,西連二聖廟前。舊名西橋,跨中河(大河),西對有玉橋,東北出青雲街,東南出永寧街。宋有徽宗子漢王府。《康熙仁和志》:登雲橋,新建。宋時有平糴倉,貢院在其北。每科榜發,獲雋者由貢院赴布政使領宴,鼓吹導引,必登此橋,取登青雲直上之意,故有是名。此橋系單孔多階石拱橋,使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法,始建於明,清康熙重修。1986年中東河改造時重建。《杭都雜詠》錄蔡繩武《登雲橋》詩:“烈日轟雷造榜天,丹成今日會羣仙。登雲橋上雲空翳,望斷蟾宮又一年。”
胡友生(1902—1928),杭州人,1926年加入共產黨,在登雲橋邊開一爿茶店,作為地下黨的聯絡點。1927年反革命政變後,白色恐怖籠罩,黨組織多次遭破壞,一批一批革命志士被捕、槍殺。此時,浙江省委提出要營救同志,懲辦特務、工賊,組織紅色恐怖反擊白色恐怖。10月10日,省委發出《雙十節告革命民眾書》,號召工農羣眾拿起槍,實行武裝暴動。決定貝介夫(省委常委兼軍事部長)任指揮,成立“杭州紅色恐怖隊”,胡友生任隊長。並決定先處決經常破壞工人內部團結、破壞勞資協議的杭縣商民協會常務委員孟祿久,由胡友生、沈樂山(省委常委、工人部長)執行,貝介夫指揮。10月19日,一聲槍響,子彈擊穿孟的肩膀,路上行人驚亂,孟祿久乘機逃遁。由於叛徒告密,胡友生於11月6日在堂子巷玉器工會被捕,偽警察局長親自提審,胡友生置之不理,旋而轉送小車橋陸軍監獄。1928年1月9日,胡友生和沈樂山等在陸軍監獄刑場英勇就義。 [1] 
登雲橋 登雲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