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登壇必究

鎖定
《登壇必究》是明代末期重要的軍事著作,在宋明之際三部大型兵書中,上承《武經總要》,下有《武備志》,可以説是居於承先啓後的地位。《武經總要》大都記載北宋以前的史料,而《登壇必究》則成於明朝萬曆年間,補充了宋、元及明中葉的大量新資料,尤以明代材料為最多,這對於研究中國軍事史和《明史》均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中文名
登壇必究
朝    代
明代末期
作    者
王鳴鶴
刊行時間
萬曆二十七年(1599)
ISBN
7805070474 [2] 
出版社
解放軍出版社, 遼瀋書社

目錄

登壇必究簡介

軍事類書性著作。明山陽(今江蘇淮安)人、武科進士、驃騎將軍王鳴鶴輯。萬曆二十七年(1599)刊行,《明史·藝文志》有著錄,現有萬曆刻本存世,40 卷,圖560餘幅,文100萬字左右。全書共分72類,內容包括天文、地理、謀略、選將、訓練、賞罰、敵情、海陸邊防、大江守備、攻守城池、陣法佈列、艦船器械、人馬醫護、河海運輸以及文臣武將關於兵事的奏疏等。各卷大體以時代為經,依次排比,廣徵博引,“本之六經以討其源,博之左國子史以談其變,考之武經七書以求其法,參之歷代將傳以驗其用,稽之近世名臣封事以採其識,旁及百家眾技、稗官小説以盡其能”(明黃克纘:《淮陰王羽卿兵法序》)。各類前均有作者按語,它不僅起到提要鈎玄的作用,而且反映了作者尋求歷史借鑑的思想。他從“國家多事”(明萬曆刻本《登壇必究》,下同)的形勢出發,主張“儲將”練兵,增選器械,信賞明罰,採取“一面清野練兵備之於陸,一面鳩工造舟御之於海”,以適應禦敵抗倭鬥爭需要。此書雖“專事彙集而鮮發揮”,但由於探源求全,對於後人研究中國古代軍事歷史有一定參考價值。書中所輯六壬、太乙、奇門、占候,祭禱等內容,多迷信不經之談。

登壇必究特點介紹

同時,通觀全書,與其它兵書相比較,又有其特點;
一、圍繞軍事問題選材。王鳴鶴本着“止取別刻有關兵事者”的原則,從上自周秦,下至明朝萬曆以前的浩繁古代典籍中,緊緊圍繞軍事問題選錄有關材料,從而使本書保持兵學著作的鮮明掙色。還有,如《地理》卷,着重從軍事的角度輯錄有關省府州縣遠近,道路險易,山川形勢,風土人情,邊塞關隘,江海設防,水路運輸等內容,與軍事無關者未錄。
二、從當時國家軍事形勢需要出發,採集近世人有關籌邊御倭的方略。如第10卷內,對東南半壁,記述了海、邊防的要害之地,設防之方,以及衞所建制和分佈情況,輯錄了戚繼光、俞大猷、唐順之、鄭若曾等人的御倭方略。
三、重視輯錄改革方面的內容,敦促明廷革除弊政。在第12卷《選將》中指出“世久承平,武事廢馳,機敗於中制,而權輕於外監,事失便宜,動唯掣時。”並在本卷中輯錄了歐陽修規勸宋仁宗改革從資品選將制度的言論:“革去舊弊,奮然精求。有賢勞之士,不須限以下位;有智略之人,不必試以弓馬;有山林之傑,不可薄其貧賤。惟陛下能以非常之禮待人,人臣亦將以非常之效報國。”
四、輯錄了一定份量的農民起義的資料。王鳴鶴在記述各省府形勢時,輯錄了一些農民起義的資料。如著名的劉六、劉七起義,鄧茂七起義等。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和鎮壓農民起義,但在客觀上卻保存了這方面的資料。
五、探源求全。全書約100萬字,體系龐大,“自天文地理,內憂外夷,江河海防,以及選將行軍,攻城象敵。樵蘇茇舍③諸類,雖一器一藝,無不具載。蓋本之六經,以討其源,博之左、囡、子、史以談其變,考之《武經七書》以求其法,參之歷代將以驗其用,稽之近世明臣封事以採其識,旁及百家眾技、稗官小説以盡其能”(黃克纘《淮陰王羽卿兵法序》)。
六、所輯資料大都註明了來源和原作者,便於查核。
王鳴鶴的《登壇必究》是在《武經·總要》之後取得的新的兵學成果。它所包含的軍事思想非常豐富,反映了時代的特點,贏得了後人的讚譽,受到了社會的重視。它刊行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明史·藝文志》內有著錄,現有萬曆刻本存世。到了清代,又進行過翻刻,流傳較廣。近幾年來,又由解放軍出版社和瀋陽書社聯合出版,收入《中國兵書集成(第20-24集)》。此書在我國軍事學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於研究軍事史、經濟史、科技史、交通史、海外關係史以及地理等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