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

鎖定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是唐代詩人錢起的作品。此詩抒寫等待友人相會之情。在盼望友人來會時,寫出了山川之佳趣,又以此佳趣映襯出待友的喜悦情感。寓情於景,渾然天成。
作品名稱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
作    者
錢起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作品原文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
微雨侵晚陽⑵,連山半藏碧⑶。
林端陟香榭⑷,雲外遲來客⑸。
孤村凝片煙⑹,去水生遠白⑺。
但佳川原趣⑻,不覺城池夕⑼。
更喜眼中人,清光漸咫尺⑽。 [1]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註釋譯文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作品註釋

⑴嚴協律:作者友人,生平不詳。協律:唐時掌管音樂的官名,屬太常卿。
⑵侵:漸進,浸潤。
⑶碧:青綠色。
⑷林端:山林的頂端。陟:登。榭:建在台上的房屋,此指勝果寺南樓。
⑸雲外:天邊或遠處之意。遲來客:即客來遲。
⑹凝:形成。
⑺白:白色的霧氣。
⑻但:只。
⑼城池:城市。夕:日暮。
⑽清光:明亮的光。咫尺:距離很近。 [2]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作品譯文

微雨浸潤着夕陽,連綿蒼翠的青色,隱藏於微雨之中。
我來到山林之巔,登上勝果寺之南樓,遙望天邊,等待遲遲未來的客人。
遠處,煙雨迷濛,荒村若隱若現,煙雨荒村,凝成一片;湖水之上,升起了白色的霧氣,水天一片朦朧。
只因為欣賞着河川原野上的雨後美景,不覺城池模糊轉暗,天色已晚。
美景縱然勾人,但讓我更為欣喜的是,暮靄之中忽然一片光亮,友人終於到了。 [2]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作品鑑賞

這首詩開篇先敍寫登樓前的雨天景色,點題“雨中”。次聯上句點題“登”樓,下句點“望”嚴協律,不言友情,但在詩人焦急地遠望友人的舉止之中,朋友真情已然自現。三聯寫詩人遠望嚴協律時所見雲外之景。四聯寫遠望雲外之景的感受。最後寫友人終於出現,“清光”二字,可以想象詩人看到友人時,眼前一亮之狀。可見他與友人情誼之深厚。
此詩淡淡着墨,清空流麗,寓情於景,渾然天成,於美景佳趣中朋友真情自然流露。全詩選字組詞刻意求新,像律詩一樣用功雕琢,這種律化的傾向是大曆古詩異於盛唐的主要特徵。 [2] 

登勝果寺南樓雨中望嚴協律作者簡介

錢起(722—780),唐代詩人。字仲文,吳興(今浙江省湖州一帶)人。公元751年(玄宗天寶十年)登進士第,歷任校書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錢起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詩與劉長卿齊名,稱“錢劉”;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他長於應酬之作,當時赴外地的官員以得到他的送行詩為榮。大概他得“才子”的桂冠,也就是這個原因。他的詩技巧熟練,風格清奇,理致清淡。近體詩中,多寫景佳句,深為評論家所稱道。有《錢考功集》。 [3]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588頁
  • 2.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19-220頁
  • 3.    錢起詩鑑賞  .中教網[引用日期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