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瘪」是汉语一级字,拼音标注为biē或biě,部首为疒部,总笔画15画(部外10画)。本义指物体皱缩不饱满的状态,在方言中衍生出特殊用法:读biē时特指「瘪三」这类社会游民,读biě时常见于「瘪谷」「车胎瘪了」等描述物体凹陷现象的语境 [2]。该字被《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为编号3281的一级汉字。
- 拼 音
- biē/biě
- 部 首
- 疒
- 总笔画
- 15画
- 五笔编码
- UTHX
- 统一码
- 762A
- 规范级别
- 一级字(编号3281)
字形结构
播报编辑
- 字形采用半包围结构,外部为「疒」部,内部由「自」「仑」「丙」三部分构成 [2]
- 笔顺编号为413413251113435,四角号码00112
- 繁体写作「癟」,五笔86版与98版均为UTHX,仓颉码XKHUP
读音与释义
播报编辑
读作biē的义项
- 方言词汇「瘪三」专指城市中无正当职业的游民,该用法最早见于吴语区 [2]
- 古代文献中存在通假用法,如《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同他瘪了半天气」中的「瘪」与「憋」通假,表示郁闷之意
读作biě的义项
- 本义指物体表面凹陷或内部不饱满,如「车胎瘪了」「干瘪的稻穗」
- 植物学领域指谷粒发育不全现象,如「瘪谷」特指空壳稻粒
- 中医术语中有「瘪螺痧」,形容霍乱患者皮肤干燥起皱的体征
- 动词用法表示消耗或缩减,如张天翼《春风》「把他瘪成这么个细猴子」
用法示例
播报编辑
- 形容生态环境退化时,常用『瘪缩』指代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状态
- 沪语俗语「作瘪瘪」形容陷入窘境,如「今朝面试碰着难题,作瘪瘪特了」
- 中药典籍记载「瘪桃干」为未成熟桃果干制而成的药材
相关组词
播报编辑
- 生物学:瘪壳花生、瘪粒小麦 [2]
- 方言词汇:吃瘪(受挫)、瘪塌塌(凹陷貌) [2]
- 医学名词:瘪螺痧(霍乱体征)、瘪桃干(中药材)
- 社会学术语:城市瘪三群体(特指无业游民) [2]
详细释义
播报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biē | 名词 | 用同“憋”。闷[在心里] | hold back | 既然要钱,为什么不说明,叫我瘪了两三个月呢?——《官场现形记》 | - |
biě | 形容词 | 皱缩的,不饱满的 | shrivelled | - | 干瘪;瘪壳;瘪瘦;瘪窳 |
患枯萎病的,受到枯萎病侵染的 | blighted | - | 瘪花生 | ||
泄了气的——主要用于充气轮胎 | flat | 车胎瘪了 | - | ||
动词 | 因长腐肉而消耗或消瘦 | slough away | 溃烂使乳房瘪了 | - | |
引申为气馁 | become dejected | 他先还强,看见我是三分局的,他瘪了。——张天翼《夏夜梦》 | - |
(参考资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