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癅”的繁簡體、拼音、注音、繁簡體部首、筆畫、總筆畫、五筆字根、筆順編號、四角號碼、字義、英漢對照等。
中文名
拼    音
liú
部    首
倉    頡
KMLW
鄭    碼
TAXK
筆    順
4134112215512512
注    音
ㄌㄧㄡˊ
統一漢字
U+7645
UniCode
CJK
四角號碼
00162
五筆86
UGAL
五筆98
UGJL
總筆畫
17
部外筆畫
12

基本字義

● 癅
◎ 古同“瘤”。

English

a swelling, tumor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𥏵《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畱。《説文》腫也。《玉篇》瘜肉也。《廣韻》肉起疾。《釋名》癅,流也。血流聚所生癅腫也。《正字通》癅肬二病似同實異。與肉偕生者為肬,病而漸生者為癅。《抱朴子勗學卷》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癅以藏醜。
《韻會》或作𦠝。通作旒。《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旒然。
《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救切,音溜。義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