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瘳,漢語二級 [5]  ,讀作瘳(chōu), 形聲。從“疒”,表示與疾病有關。本義指病癒 [1]  [4] 
中文名
拼    音
chōu
部    首
部首筆畫
5
注    音
ㄔㄡ
總筆畫
16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瘳chōu
⒈ 疾病減輕,病癒:病體已瘳。
⒉ 減損,消除 [3] 
基本詞義
◎ 瘳 chōu
<動>
(1) (形聲。從“疒”,表示與疾病有關。本義:病癒)
疾未瘳,帝迎遼就行在所,車駕親臨,執其手,賜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陳壽三國志
(2) 同本義 [recover]
其傷於縛者,即幸留,病數月乃瘳。——方苞獄中雜記 [4] 
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尚書
(3) 又如:瘳恙(病癒);瘳健(病癒,恢復健康)
(4) 減損,損失 [lose]
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己也何瘳?——《國語·晉語二》 [4] 

古籍釋義

【午集中】【疒字部】瘳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醜鳩切,𠀤音抽。《説文》疾病瘉也。《徐曰》忽愈,若抽去之也。《書·説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詩·鄭風》旣見君子,雲胡不瘳。《傳》瘳,愈也。《左傳·昭十三年》事齊楚,其何瘳於晉。《注》瘳,差也。
又損也。《晉語》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何瘳。《注》瘳,損也。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義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