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瘧鬼

(漢語詞語)

鎖定
瘧鬼,漢語詞語,讀音為nüè guǐ,意思是舊時迷信,謂瘧疾為鬼作祟,稱“瘧鬼”。
中文名
瘧鬼
別    名
鬼作祟
讀    音
nüè guǐ
注    音
ㄋㄩㄝˋ ㄍㄨㄟˇ

目錄

瘧鬼解釋

舊時迷信,謂瘧疾為鬼作祟,稱“瘧鬼”。

瘧鬼出處

《漢官六種·漢舊儀·補遺》(東漢衞宏撰)“顓頊氏有三子,生而亾去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魊鬼,一居人宮室區隅,善驚人小兒,為小兒鬼。於是以歲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黃金四目,玄衣丹裳,執戈持盾,帥百吏及童子而時儺(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以索室中,而毆疫鬼”。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六:“昔顓頊氏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鬼;一居人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鬼。”
唐·韓愈《譴瘧鬼》詩:“如何不肖子,尚奮瘧鬼威。”
宋·陸游《病瘧兩作而愈》詩:“久出天魔境,胡為瘧鬼來。”
老舍《龍鬚溝》第一幕:“到藥王廟去燒股香,省得瘧子鬼兒老跟着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