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瘟疫

(惡性傳染病)

鎖定
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巨大的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亂、瘧疾等。總的來説,瘟疫是由於一些強烈致病性物質,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般是自然災害後,環境衞生不好引起的。
名    稱
瘟疫
發生時間
1918年
結    果
大面積病亡
傷亡情況
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
成    因
致病微生物,環境衞生
危    害
巨大
別    名
時行

瘟疫史料記載

瘟疫先秦時期

瘟疫 瘟疫
瘟疫在中國史料中早有記載。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説明當時對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於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也有記載。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素問·本能病》篇:“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濕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廢。風生,民病皆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內煩,咽喉幹引飲。”指出瘟疫具有傳染性、流行性、臨牀表現相似、發病與氣候有關等特點,並認為只要“正氣存內”,就能“避其毒氣”。

瘟疫東漢時期

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其著作《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中説“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公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文中的“傷寒”,除了指外感熱病外,還包括了當時的烈性傳染病,可見當時瘟疫流行之猖獗。

瘟疫三國

曹植《説疫氣》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描繪了當疫病流行的慘狀,並明確指出:“癘氣流行”,並非“鬼神所作”,而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詩》中也記載:“……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是當時淒涼情景的真實寫照。據史料記載,從漢桓帝劉志,至漢獻帝劉協的七十餘年中,記載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連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們也未能倖免。如文學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幹、陳琳、應瑒劉楨也一時俱逝。其慘狀可見一斑。

瘟疫晉朝

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對瘟疫也有論述,認為“傷寒、時行、温疫,三名同一種。……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温病。”並立“治瘴氣疫癘温毒諸方”一章,記載了闢瘟疫藥幹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闢温病散等治療、預防温疫的方劑。

瘟疫隋朝

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疫癘病諸候》認為疫癘病“其病與時氣、温、熱等病相類,皆有一歲之內,節氣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風疾雨,霧露不散,則民多疾疫。病無長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厲之氣,故云疫癘病。”並認為嶺南地區的青草瘴、黃芒瘴等瘴氣也屬疫癘病範圍。並進一步指出:“此病皆因歲時不和,温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

瘟疫唐朝

唐朝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九·傷寒》立“闢温”一章,記載治療温疫的方劑。
出於唐朝王冰以後的《素問》遺篇,認為温疫與五運六氣變化異常有一定的關係,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癘”之稱。説明古人已經意識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於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種疫毒之氣。

瘟疫宋代

宋代醫家張從正《儒門事親·卷一·立諸時氣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氣在上,瘟疫大作,必先頭痛或骨節疼,與傷寒、時氣、冒暑、風濕及中酒之人其狀皆相類。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藥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況巴豆之丸乎。”對瘟疫的臨牀表現、治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瘟疫元朝

元朝醫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眾一般病者是,又謂天行時疫。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總結了瘟疫的治療方法。

瘟疫明朝

明朝醫家吳又可目睹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在前人有關論述的基礎上,對温疫進行深入細緻的觀察、探討。其所著的《温疫論》是我國論述温疫的專著,對温疫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認為“温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異氣”,又稱“疫氣”、“癘氣”“戾氣”等,是對温疫病因的創見。
吳氏認為戾氣是物質性的,可採用藥物制服。雖然戾氣“無形可求,無象可見,況無聲復無臭,何能得睹得聞”,但它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又進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氣者藥物也。”
戾氣是通過口鼻侵犯體內的。認為“邪從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氣的方式,“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
而人體感受戾氣之後,是否致病則決定於戾氣的量、毒力與人體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感之淺者,而不勝正,未能頓發”;“其年氣來之厲,不論強弱,正氣稍衰者,觸之即病”;“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
戾氣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與散發性的不同表現。而戾氣致病又有地區性與時間性的不同情況。此外,由於戾氣的種類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臟器部位也不一。認為“……為病種種,是知氣之不一也”。並且還指出人類的疫病和禽獸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氣所引起的。
吳又可在《温疫論》中,還創制了不少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劑。《温疫論》是我國醫學文獻中論述急性傳染病的一部劃時代著作,仍可用來指導臨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瘟疫清朝

清朝餘師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吳又可《温疫論》的基礎上,認為疫疹的病因是癘氣,指出“一人得病,傳染一家,輕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內,大率如斯。”並根據暑熱疫的病證特點,創立“清瘟敗毒飲”一方,以重用石膏為主,為温疫病的辨證論治開拓了新的境地。
綜上所述,中醫藥學在與温疫長期的鬥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與臨牀治療方法。應該充分發揮中醫藥治療急性傳染病的作用。

瘟疫瘟疫症狀

《丹溪心法·瘟疫五》:“瘟疫,眾人一般病者是,又謂之天行時疫。”其發病急劇,證情險惡。若癘氣疫毒伏於募原者,初起可見憎寒壯熱,旋即但熱不寒,頭痛身疼,苔白如積粉,舌質紅絳,脈數等。治以疏利透達為主,用達原飲、三消飲等方。若暑熱疫毒,邪伏於胃或熱灼營血者,可見壯熱煩躁,頭痛如劈,腹痛泄瀉,或見衄血、發斑、神志皆亂、舌絳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用清瘟敗毒飲、白虎合犀角升麻湯等方。參見疫、天行、時行、温疫發斑等條。

瘟疫巨大危害

2000年八國集團領導人(G8)將在日本沖繩舉行年度會議。鑑於包括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疾等在內的傳染病已成為人類頭號殺手,其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數計,如何遏止全球瘟疫的蔓延將首次正式列入此次會議的議題。
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WHO)發言人格里高利-哈特爾表示,“此舉標誌着人類在與傳染病的鬥爭中邁出了重要一步。如果不採取措施,這三種傳染病很有可能徹底摧毀人類經濟和社會結構。相反,如果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能共同為此做出貢獻,事情將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據瞭解,全世界共有350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70%的人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該地區迄今為止已有1100萬人死於艾滋病。
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最後都死於肺結核,後者每年奪去200萬人的生命,同時又有800萬人感染,幾乎全部集中在發展中國家。
瘧疾只需藉助蚊子叮咬就可以傳染,在非洲,它每年要奪取100萬人的生命。
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在發展中國家,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疫這三種傳染病使各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其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過去35年中,僅瘧疫一種傳染病就使國內生產總值損失了三分之一。
法國總統希拉剋在一次重大艾滋病會議上曾表示,他將在八國集團領導人會議上敦促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支持改善發展中國家的醫療水平。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八國集團所做的允諾往往最終不能兑現。例如,1999年,八國集團曾宣佈將為世界上最貧窮國家削減1000億美元的債務,但迄令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採取具體行動。
有鑑於此,積極呼籲向貧窮國家提供廉價藥品的世界慈善醫療衞生陣線(MSF)警告説,八國集團必須用實際行動來實現所許下的諾言。
MSF女發言人薩曼莎-波爾頓説,“八國集團應該提供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生產一些普通藥品,如治療艾滋病的抗逆轉錄酶病毒藥品,以使這些國家擺脱對國外大醫藥公司的依賴。”
此外,鼓勵、支持公共研究機構的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要,研製新藥品不應該像商品一樣為某個跨國大公司所壟斷。肺結核的治療就是一個突出例子。僅有的一種疫苗還是在1923年發現的,此後,幾乎沒有人再去研究新的更為有效的藥品。而這種名為TB的疫苗經過30多年的運用之後,不僅價錢昂貴,而且藥力也在逐漸下降。
波爾頓説:“肺結核是窮人的疾病。如果感染了肺結核,你必需呆在醫院裏幾個月,無法工作,而這對許多人來説是根本負擔不起的。”

瘟疫流行瘟疫

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紀中後期雅典瘟疫 [1] 
2400多年以前的一場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併發出異常惡臭的氣味。不幸的患者打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醫生髮現用火可以防疫,從而挽救了雅典。

瘟疫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臘時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記述了類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紀,德國醫學地理學家Hirsch詳細列表記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來的歷次類似流感的流行病爆發情況。明顯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發生在1510年的英國。
後來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現過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規模流行病的情況。而對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詳盡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後,文獻中共記載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東歐人,1889年至1894年席捲西歐的“俄羅斯流感”,發病範圍廣泛,死亡率很高,造成嚴重影響。
1918年,一場致命的流感席捲全球,造成了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儘管這場流感在美國被稱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於美國,有可能是從豬身上傳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國人得了流感,導致50多萬人死亡,幾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輕人。
平時流行的流感雖然沒有這麼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國也導致11萬多人住院,3.4萬人死亡。作為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流感沒有特效藥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有效率為70%至90%。由於流感病毒極其容易發生變異,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類型不一樣,因此必須每年注射疫苗才能發揮作用。
世界上又出現過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開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亞洲流感”、1968年出現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發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羅斯流感”。
在1957年“亞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發流行期間,各年齡組均易感染,死亡率升高,65歲以上老年人尤為顯著。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羣中也出現了較高的死亡率,這兩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個地區。據美國公佈的統計數字,在1957年“亞洲流感”流行期間,美國共有7萬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間,共有3.4萬人在美國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蘇聯“俄羅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羅斯流感”開始在美國在校學生及徵募的新兵中爆發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許多國家也紛紛出現感染流行。

瘟疫鼠疫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著名國家。這次流行疫情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一億人,這次大流行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其起源眾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到1665年8月,每週死亡達2000人,一個月後竟達8000人。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史稱“倫敦大火災”),燒燬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歷史上稱為“黑死病”的那一次。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發的,至20世紀30年代達最高峯,總共波及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此次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鼠疫在北美、歐洲等地幾乎已經絕跡。但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地區,人鼠共患狀況還時有出現。

瘟疫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現人們的眼前僅僅百餘年的歷史,但明確的病毒致病的記載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瘋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經被記錄下來,但直到1885年,人們還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
在細菌學説佔統治地位的年代,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試驗,為狂犬病的防治開闢了新的路徑。巴斯德從實踐中發現,將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後,再將這些毒性已遞減的液體注射於狗,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瘟疫結核病

據資料介紹,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重提防治結核病,是因為最新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至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瘟疫天花

天花原來只在“舊世界”(亞洲、歐洲和非洲)流行,在17和18世紀,它是西方最嚴重的傳染病,但是在歷史上的影響卻比不上鼠疫,這可能是因為其受害者以兒童為主(約1/10的兒童因天花夭折),活下來的成年人大多已有免疫力能力。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無藥可治,世界衞生組織在1980年5月28日宣佈人類消滅了天花。天花消滅後,人們對如何處置天花病毒展開了唇槍舌劍的爭論。1990年,第22屆世衞大會作出決定,將世界上僅有的天花病毒儲存於俄羅斯的科爾索沃國家病毒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還有美國的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銷燬天花病毒的最後期限仍沒有明確。 [2] 
第三次流行瘟疫(20世紀中期至21世紀初)

瘟疫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由伊蚊傳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
登革一詞源於西班牙語,意為裝腔作勢,乃為描寫登革熱患者由於關節、肌肉疼痛,行走步態好像裝腔作勢的樣子。登革熱是一種古老的疾病,20世紀登革熱在世界範圍內發生過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數多達數百萬之多。
1998年時,登革熱已成為僅次於瘧疾的最重要的熱帶傳染病。在東南亞地區呈地方性流行趨勢,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及華南各省也發生過不同程度的流行。

瘟疫西尼羅河病毒

2002年的夏季,“西尼羅河”病毒在美國再次爆發,從1999年到2002年四年間,這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奪去了幾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羅河病毒是在1937年從烏干達西尼羅河區的一位婦女身上分離出來的,近年出現於歐洲和北美的温帶區域。
專家認為,每200個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的人中只有1個可能引發致命疾病,但對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統較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發腦炎直至死亡。

瘟疫艾滋病

艾滋病是“後天免疫缺損綜合徵”(AIDS)的英文簡稱。艾滋病病毒終生傳染,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首先報道了5例這樣的病例。隨後,在美國和其他國家都陸續發現了類似症狀的病人,後在全世界大規模傳播開來。

瘟疫埃博拉病毒

2000年10月14日在烏北部的古盧地區突發埃博拉病,有51人被感染,其中31人已經死亡。埃博拉病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烏干達出現。這種病由埃博拉病毒通過身體接觸傳染。感染病毒的人出現高燒,肌肉劇烈疼痛,鼻腔、口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有可能在24小時內死亡。據報道,烏干達的鄰國蘇丹和剛果(金)曾先後在70年代和1995年流行過埃博拉病,不少人因此被奪去了生命。
人類歷史上十大傳染病死亡事件
1 像羊羣一樣地死亡着 雅典大瘟疫
2 多種瘟疫集體爆發 安東尼瘟疫
3 世界第一次大規模鼠疫 查士丁尼瘟疫
4 肆虐三百年,死亡近兩億 歐洲黑死病
5 史上最大的種族殺——滅絕印第安人的天花
6 肆虐兩個世紀的黃熱病
7 無法估量的損失 霍亂橫行的19世紀
8 20世紀人類的噩夢 西班牙大流感
9 戰爭的幫兇 俄國斑疹傷寒
10 仍在肆虐的瘟疫 瘧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