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學術語)

鎖定
痰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分泌的液體,也叫痰液,成分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症細胞、壞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
中醫學定義: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屬繼發性病因,較濃稠者稱為痰。
中文名
適用領域
醫學
所屬學科
生物學

醫學

呼吸道 呼吸道
清蛋白是主要來自血液,而粘液細胞分泌糖蛋白,漿液細胞分泌抗微生物蛋白(如溶酶體和鐵傳遞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劑。由信號分子(即神經遞質)激活細胞表面的受體,進而激活導致細胞內鈣升高的信號轉導通路,其結果是發生分泌顆粒的胞吐作用。在顆粒釋放後,粘蛋白通過細胞內的纏繞形成聚合體凝膠。漿液細胞產物和來自血液的分子與粘蛋白相互作用以調節凝膠的粘滯度。粘液與上皮纖毛的機械性活動相結合,起着轉送帶樣作用,以每分鐘10~20μm的速度將氣道中的污物運出。
痰液的粘稠度增加主要是由於痰中的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有關,這是由於糖蛋白分子依靠不同的鍵(如二硫鍵、氫鍵等)交叉聯接在一起,形成一種凝膠網。痰液含有電解質,其中Ca2+含量高,可以增加粘稠度。呼吸道感染時,由於大量炎症細胞的核破壞而產生的DNA亦使痰液的粘稠度顯著提高,形成所謂膿痰,不易排出。痰的pH也影響其粘稠度,酸性液體中痰的粘稠度增加,而鹼性液體中痰的粘稠度降低。

常見的性狀與種類

痰在外觀上有黃、白、綠、紅、黃白等色,性狀可分為泡沫痰、果凍痰、膿痰,稀痰、血痰等,按部位可分為大肺葉痰、小肺葉痰等,咳、痰、喘、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主徵。下呼吸道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感染主要的是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由感染、物理化學刺激或過敏引起,是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見於寒冷季節。
當呼吸道發生炎症病變時,呼吸道液體的成分就會發生改變,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症細胞及壞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成分。痰液中液體主要是由支氣管粘膜上皮的分泌粘液的腺體和杯狀細胞分泌的。腺體的分泌受迷走神經支配,刺激迷走神經可以促使腺體分泌增加,杯狀細胞除了也受迷走神經支配外,在直接受到吸入的乾燥空氣、刺激性氣體等刺激後亦分泌增加。
慢性氣管炎等疾病時,氣管支氣管內的腺體肥大,杯狀細胞增多,分泌物的量顯著增加,並且其粘稠度也大為增加,而氣管粘膜的纖毛運動減弱,造成痰液清除功能受阻,粘液不易排出。

鼻源性痰

鼻源性痰的處理
對患有鼻炎的人來講,90%以上的人的痰屬鼻炎性。而此時的痰則是鼻粘膜炎症反應下分泌出的濃稠的粘液。這些粘液由鼻纖毛運輸到鼻咽處時即粘附在鼻咽處,無法進入胃中而被最終消化掉。始終粘附的粘液造成我們咽部不適,我們便只能通過咳嗽來清除咽部異物
對此類痰最根本的處理方法是消除鼻部炎症。而洗鼻法則是消除鼻部炎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通過不斷沖洗掉鼻腔內的粘液可直接減少痰的量。同時,此法可逐步消除鼻腔炎症,達到最終消滅痰並治療鼻炎的目的。

常見痰的幾種疾病

1、慢性支氣管炎遇寒涼後易犯咳、喘、痰多,經久不愈,可形成肺氣腫及肺心病。在合併細菌感染時,痰黃黏且發熱。
2、肺炎大葉性肺炎時有鐵鏽痰,並伴發冷發熱。
3、肺結核發熱、盜汗,形成肺空洞時痰量多,化驗能找到結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氣管擴張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層,也可伴咳血
5、肺膿瘍痰量特多而臭,伴發熱。
6、綠膿桿菌感染痰呈綠色或黃綠色,較黏,伴發熱。
7、肺癌咳痰稀或稠,有時帶血,晚期痰也臭。
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應到醫院詳細檢查,如拍x線胸部照片。可疑肺癌時,應照斷層片或胸部CT檢查,驗痰查,找癌細胞,最好做氣管鏡檢查,以便早確診、早手術、早放療或化療。如果是感染,應做痰培養檢查。培養出致病菌後,還需做藥物對該菌的敏感試驗,以便有針對性的使用抗生素。

產生和成分

據專家介紹,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後會產生大量的痰液。痰中有成千上萬的病菌。痰液可傳播非典型肺炎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霍亂、麻疹等。有人隨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菌染病的機會,因為痰中致病微生物會蒸發到空氣中,健康人呼吸一些帶有病菌的空氣,很容易“中招”,痰是我們呼吸道排泄出來的廢物,小小一口痰,細菌千千萬,保持環境衞生不可以隨地吐痰,但是絕不能強忍着嚥下,因為痰裏面含有大量的細菌,如果嚥下去後有少部分細菌可能會被胃液殺死,但是絕大部分的細菌卻仍然活着,它們會進入腸道從而引起腸道的疾病,而如果痰中帶有結核桿菌則可能會引起腸結核病。這些細菌還有可能通過血液傳播到肝、腎、腦膜等部位從而引起這些部位的疾病,專家指出,有痰憋住不吐也會害人。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時排出,導致呼氣不暢及呼吸困難,可能發展成肺氣腫;咳嗽,反覆咳嗽會使肺泡發生變化導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還具有抗原性,可引發過敏性哮喘。因此專家指出,有痰還是要“一吐為快”,但注意不要隨地亂吐。吐痰,最好用紙巾包好,再把它扔到垃圾桶裏。

痰的形成

痰是人體呼吸道的分泌物,它是通過支氣管纖毛運動上皮纖毛的運動,從肺部向上呼吸道推動,最後,通過人的正常咳嗽反射從氣管內咳出排出體外,正常人痰很少,只是保持呼吸道濕潤而分泌的少量粘液。但當人吸入刺激性氣體、塵埃、致病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時,上呼吸道就可能發生炎症,或者肺部發生疾病,呼吸道就會分泌增加,痰量就會增加,而痰的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可以由粘痰變成黃膿痰。比如:在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空洞形成時,肺化膿性炎症時,黃膿痰的量就會增加,而且裏面可以含大量的致病菌。
呼吸道分泌少量的粘液是正常的,它對人可以起一個保護作用。當人吸入比較冷和乾燥的空氣時,通過呼吸道可以使進入肺內的含氧空氣進行濕潤和加温,也可以使吸入空氣中的塵埃、有毒的其他顆粒以及空氣中的含細菌的塵埃顆粒吸附在濕潤的支氣管壁上,通過支氣管上皮的纖毛運動,推向上呼吸道,通過咳嗽排出體外,起到了保護肺臟的作用。

污染物

肺臟通過呼吸道與外界直接相通,空氣的污染物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也包含了痰液與塵埃結合後乾燥的顆粒,通過人的呼吸吸入肺臟,一旦人體抵抗力下降,那麼,呼吸系統發生炎症而得病的機會就大大增加。經科學家們研究,認為由於呼吸系統結構的特殊性,感染肺部的致病微生物多而複雜。再説病人又可通過呼吸系統的分泌物,痰液的排出,打噴嚏等可以再污染空氣,再可以使人吸入。這樣週而復始的傳染而感染,所以,呼吸道的傳染病流行傳染是很快的。況且,結核桿菌在乾燥的塵埃中存活的時間很長,所以,危害也就更大。
呼吸道傳播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痰液污染了空氣,污染了空氣中的塵埃。有人通過測定,正常人每天24小時至少要吸入10~12個立方米的空氣,否則不能維持人正常活動所需的氧氣。這十多個立方米的空氣中,能被人利用的也只有含20.9%的氧氣,可想而知,這十多立方米的空氣中含有多少人體所不需要的東西,其中包含着有害有毒物以及乾燥的帶細菌的塵粒。所以如何減少這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物質的吸入,就需要淨化我們的環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