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痰飲

鎖定
痰飲,指體內水液不得輸化,停留或滲注於體內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這是廣義的痰飲,其中痰和飲既有區別,又有聯繫:首先它們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所謂“積水成飲,飲凝成痰”,其次它們又可能成為新的致病因素。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瘰癧、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液,臨牀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
飲,即水液停留於人體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金匱要略》即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區分。這裏的痰飲是狹義的專指四飲之一,即飲邪留於腸胃的病證。
中醫病名
痰飲
外文名
phlegm and fluid-retention [1] 
就診科室
中醫科
常見發病部位
肺,脾,腎
常見病因
外感六淫,飲食所傷及內傷七情等
傳染性

痰飲病因病機

痰飲,臟腑氣化失司,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屬繼發性致病因素。 [1] 
痰的產生多由外感六淫、飲食所傷及內傷七情等,引起肺、脾、腎各髒氣化功能失常所致。肺主治節,若肺失宣肅,津液不化,則可凝聚成痰;脾主運化,脾胃受傷,運化無權,水濕內停,則可凝聚成痰;腎司開合,腎陽不足,開合不利,水濕上泛,亦可聚而為痰。由於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有寒痰、熱痰、濕痰、風痰、鬱痰、頑痰之異。痰熱互結,則為熱痰;寒痰互凝,則為寒痰;痰兼濕象,則為濕痰;痰兼燥象,則為燥痰。
飲的形成,多由脾腎陽氣素虛,復加外感寒濕、飲食勞欲之傷,以致臟腑功能失調,水液在體內不得輸化,停聚或流注於某一部位所致。飲停胃腸者為痰飲,水流脅下者為懸飲,淫溢肢體者為溢飲,侵犯胸肺者為支飲。其病機性質總屬陽虛陰盛。溢飲與水腫、支飲與哮喘有關聯。

痰飲臨牀表現

痰飲為有形之陰邪,故痰飲形成以後,具有濕濁粘黏滯特性,既可阻滯氣機,影響經脈氣血運行,又可表現病證纏綿難愈。
痰留於體內,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或阻於肺,或停於胃,或蒙心竅,或鬱於肝,或動於腎,或流竄經絡,引致諸多病證的發生,症狀表現各不相同。痰阻於肺,肺氣宣降不利,則出現胸悶、咳嗽、氣喘、痰多;痰阻於心,心血運行不暢,常見胸悶、心悸;痰迷心竅,則神昏、痴呆,或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喉中痰鳴,兩目上視,手足抽搐;痰火擾心,則失眠心煩,躁狂妄動,語言錯亂,或打人毀物;痰停於胃,胃失和降,則胃脘痞滿,噁心嘔吐痰涎;膽鬱痰擾,則驚悸不寐,煩躁不寧,口苦嘔惡,胸悶脅脹,頭暈耳鳴;痰濁上犯於頭,干擾清空,則眩暈、昏冒、頭重;痰氣凝結咽喉,可出現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稱為梅核氣;痰在經絡筋骨,可致瘰癧痰核,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陰疽流注等。
飲在腸間,則腸鳴瀝瀝有聲;飲在胸脅,則胸脅脹滿,咳唾引痛;飲在胸膈,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其形如腫;飲溢肌膚,則見肌膚水腫,無汗,身體疼重。飲在腹中,則腹脹大如鼓,腹壁青筋顯露,形體消瘦,尿少。
有痰飲的患者舌苔多滑膩,脈象多滑、弦或沉遲。

痰飲辨證施治

對痰證的辨證論治原則有二:一是掌握該病證的臟腑虛實緩急,急則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為主,緩則求其本,治在肺、脾、腎。二是依據痰的不同性質,採用不同法則。對脾失健運,濕聚成痰者,宜健脾燥濕化痰;對火熱內鬱,煉津為痰者,宜清熱化痰:肺燥陰虛,虛火灼津為痰者,宜潤肺化痰;脾腎陽虛,寒痰內停者,宜温陽化痰。若外邪襲肺,肺失宣降,聚液為痰者,宜宣肺化痰;痰迷心竅者,宜滌痰開竅;痰火擾心者,應清心豁痰;痰停於胃,宜健脾燥濕化痰;肝風內動挾痰上擾者,宜熄風化痰;膽鬱痰擾者,宜清化熱痰、降逆和胃;痰濁上犯於頭,宜健脾去濕、化痰熄風;痰氣凝結於咽喉,宜化痰利氣解鬱;痰阻經絡筋骨,宜軟堅消結、通絡化痰。
飲為陰邪,遇寒而凝,得温而行,故《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説:“病痰飲者,當以温藥和之”,不僅陽虛而飲邪不甚者應予温化,而且逐飲、利水、發汗之劑中均應佐以温藥;二是應分清標本緩急、表裏虛實的不同,“病溢飲者,當發其汗”;病懸飲者,應攻逐水飲;支飲為寒飲伏肺,應温肺化飲。脾腎陽虛者,則宜温補脾腎,以化水飲。
1.痰阻於肺
(1)證候 常因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或咳喘日久出現,咳嗽氣喘,或痰鳴有聲,痰多色白,易於咯出,或伴有寒熱表證,苔薄白膩,脈浮或滑。
(2)治則 宣肺化痰。
(3)方藥 定喘湯。
2.痰蒙心竅
(1)證候 多因七情所傷,如抑鬱、暴怒等,或感受濕濁邪氣,可見神昏癲狂,胸悶不痛,或昏倒於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鳴,苔白膩,脈滑等症狀。
(2)治則 化痰開竅。
(3)方藥 礞石滾痰丸。
3.痰藴脾胃
(1)證候 多由飲食不節,思慮勞倦所致。可見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痞滿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苔白膩,舌胖,脈濡緩。
(2)治則 健脾化痰。
(3)方藥 香砂六君子湯。
4.肝經痰鬱
(1)證候 多由肝氣鬱結所致。可見咽中不適,似有物梗塞,胸脅隱痛,噯氣,易怒善鬱,苔薄白膩,脈弦滑。
(2)治則 解鬱化痰。
(3)方藥 半夏厚朴湯。
5.痰動於腎
(1)證候 多因久病及腎,陽虛水泛,或虛火灼津為痰。可見喘逆氣促,動則尤甚,或浮腫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頻,舌淡,脈沉細,或頭暈耳鳴,腰膝痠軟,舌紅少苔,脈弦細帶數等。
(2)治則 腎陽虛者應温腎化痰,腎陰虛者應滋腎化痰。
6.痰留骨節經絡
(1)證候 因多種原因形成的痰濁流竄於骨節經絡,可見骨節疼痛腫脹,肢體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見瘰癧,癭氣,結節,腫塊,苔白膩,脈弦滑等。
(2)治則 軟堅消結、通絡化痰。
7.痰飲(狹義)
(1)證候 脾陽虛弱,水飲停留於胃腸,可見脘腹堅滿而痛,胃中有振水聲,嘔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飲,頭目眩暈,或腸間水聲漉漉,舌苔白滑或黃膩,脈弦滑等症狀。
(2)治則 以温陽化飲或攻逐水飲為原則。
(3)方藥 茯桂術甘湯。
8.懸飲
(1)證候 水飲流注於脅間,絡道被阻,氣機升降不利,可見胸脅脹痛,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劇,氣短息促,舌苔白,脈沉弦。
(2)治則 攻逐水飲。
(3)方藥 柴枳半夏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9.溢飲
(1)證候 因肺脾輸布失職,水飲流溢於四肢肌肉,可見肢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見發熱惡寒而無汗,咳喘痰多泡沫,舌苔白,脈弦緊。
(2)治則 攻逐水飲。
(3)方藥 小青龍湯
10.支飲
(1)證候 水飲侵犯胸肺,肺氣上逆,可見咳喘胸滿,甚則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久咳面目浮腫,舌苔白膩,脈弦緊等。
(2)治則 寒飲伏肺者,治宜温肺化飲;脾腎陽虛者,治宜温補脾腎。
(3)方藥 苓甘五味姜辛湯
痰證的發病過程是涉及機體多系統的全身性病理改變,臨證變化多端,治療當辨清局部與整體、定位臟腑、確定虛實輕重緩急,才能有的放矢,準確治療。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醫基礎理論術語:GB/T 20348-2006[S]. 2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