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痛苦指數

鎖定
痛苦指數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它涉及到如何用宏觀經濟指標來衡量經濟狀況的問題。宏觀經濟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物價指數失業率(在開放經濟中還有國際收支匯率)等。宏觀經濟狀況指標時所用的實際指標是失業率,名義指標是通貨膨脹率
中文名
痛苦指數
屬    性
痛苦
性    質
指數
宏觀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物價指數

痛苦指數名詞解釋

這兩個指數結合起來就可以表示宏觀經濟所處的狀態,兩者結合的指標有痛苦指數、不受歡迎指數和穩定政策指數。
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是由經濟學家ArthurOkun提出的,是通過將失業率通貨膨脹水平簡單的加和而得的一個經濟指標。眾所周知,較高的失業率和糟糕的通脹水平都將導致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損失。現代經濟學家不同意以完全負面的‘痛苦’一詞來形容上述通貨膨脹機轉的負面衝擊。實際上,經濟學家中有許多認為公眾對温和通貨膨脹的成見是來自其相互影響:羣眾只記得在高通貨膨脹時期相關的經濟困難狀況。以現代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説,温和的通貨膨脹是較不重要的經濟問題,可由對抗滯脹[stagflation](可能由貨幣主義[monetarist]所刺激)來作部分中止。
美國曆任總統時期的痛苦指數 美國曆任總統時期的痛苦指數

痛苦指數計算公式

該指數認為,失業與通貨膨脹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是相同的,失業率上升1%與通脹率上升1%對人們構成同樣程度的“痛苦”。以當前美國的痛苦指數計算為例,Misery Index (12.97) = Unemployment rate (9.1) + Inflation rate (3.87) , 即: 痛苦指數=失業率+通脹率
有調查表明,公眾對於通貨膨脹的忍受力是失業的1.6倍,因此有人提出痛苦指數的公式應該為:痛苦指數 = (通貨膨脹百分比/1.6)+ 失業率百分比
在2000後,痛苦指數被推廣到世界其他國家而採用了新的4指標計算公式,但是由於缺乏數據和實際調查資料,該指數並不能完全應用於其他國家。

痛苦指數拓展

(一)痛苦指數與居民生活快樂
2001年在歐洲和美國的大量數據調查報告顯示,最基本的痛苦指數重點強調了由失業引起的不開心。調查顯示人們可接受通脹1.7%的上升來代替1%失業率的上升,由此可見居民的不快樂更多來自於失業。
(二)痛苦指數與美國總統競選
這個指數是1975年由美國政府提出來的,後被廣泛運用。通脹率越高,説明穩定物價越不成功;失業率越高,説明實現充分就業越不成功。痛苦指數越高,説明宏觀經濟狀況越壞,政策越不成功。每個社會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痛苦指數安全線,高於這一安全線,勢必採取適當的政策。因此,痛苦指數也是決策者決策的依據之一。
在1976年美國總統競選運動時,候選人吉姆卡特利用痛苦指數在激烈競爭中脱穎而出。當時,其口號為“為這個國家痛苦指數貢獻頗多的人是沒有資格來競選總統的”,當時痛苦指數為13.75。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卡特在連任競選時的痛苦指數竟高達21.98的歷史高位,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美國曆任總統任期時的痛苦指數,我們看到痛苦指數最高的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卡特總統(1977—1980),而痛苦指數最低的則是艾森豪威爾(1953—1960)。
(三)歷史數據
圖11980年至今美國痛苦指數 圖11980年至今美國痛苦指數
圖1為1980年美國痛苦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