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痙病

鎖定
痙病,中醫病名。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臨牀上常以筋肉拘急攣縮為其共同的證候特徵,可表現為卒然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張,亦可僅表現為某些或某個臟腑、經絡的拘攣、強急。
痙病古代亦稱瘛瘋、抽搦、抽風、反折。《張氏醫通,瘛瘋》説:“瘛者,筋脈拘急也;疚者,筋脈弛縱也,俗謂之抽。”《温病條辨•痙病瘛病總論》又説:“痙者,強直之謂,後人所謂角弓反張,古人所謂痙也。瘛者,蠕動引縮之謂,後人所謂抽掣、搐搦,古人所謂瘛也。”可見,痙病討論的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強直性或陣發性抽搐發作的病證。
現代醫學的錐體外系疾病、高肌張力綜合徵和引起腦膜刺激徵的有關疾病,符合本病臨牀特徵者,均可參考辨證論治。
外文名
convulsive disease
就診科室
中醫科
常見病因
外感火熱之邪,陰血虧損,瘀血內阻等
常見症狀
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張

痙病病因病機

1.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皆能致痙”(《温病條辨•痙因質疑》),若感受外邪,留滯壅塞於經絡,氣血不能運行,筋肉失養而拘急發痙。如《金匱要略方論本義•痙病總論》所説:“脈者人之正氣正血所行之道路也,雜錯乎邪風、邪濕、邪寒,則脈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滯,而拘急蜷攣之證見矣。”此乃邪壅經絡。
2.熱甚發痙或外感火熱之邪,或情志過激,內生肝火等,若火熱熾盛,必耗灼陰津,筋脈失濡而攣急發痙。如《温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説:“火動則風生而筋攣脈急。”亦即“木火同氣,熱盛生風。”
3.陰血虧損多由誤治或它病所致。誤治者,即汗、吐、下太過,陰精耗散;它病所致者,即產後失血或汗證、血證、嘔吐、泄瀉、久病體虛等,傷精損液,導致津傷液脱,亡血失精,筋脈失養而成。如《景嶽全書•痙證》説:“凡屬陰虛血少之輩,不能養營筋脈,以致搐攣僵仆者。”《温病條辨•濕痙或問》説:“以久病致痙而論,其強直背反瘛瘋之狀,皆肝風內動之為也。”此即陰虛生風、血虛生風之謂。
4.瘀血內阻多因病久入絡,絡血不暢而瘀,或外傷瘀血內阻,新血不生,進而閉阻脈絡,血不養筋而病痙。
5. 亦可見因陽衰寒化所致者,即陽衰不能化精生血,筋脈失榮,漸生痙病。
綜上,痙病為筋脈之病,“筋脈拘急所以反張”(《景嶽全書•痙證》)。肝主筋,脾土可營肝木,腎水可滋養肝木,且《素問•骨空論》説:“督脈為病,脊強反折”,因督脈其絡“合少陰……貫脊屬腎”,故本病與肝、脾(胃)、腎及督脈密切相關。引起筋脈拘急之由,有外邪壅塞經絡,氣血不暢;有火熱熾盛,耗灼陰津;有久病或誤治,肝精腎血虧損;或飲食勞倦,脾土虛衰,氣血陰陽生化不足;或久病人絡,或外傷瘀血內阻,血脈不暢。總之,或虛或實,筋脈失養而攣急,此為基本病機之所在。

痙病臨牀表現

肢體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痙病的證候特徵。男女老幼均可發病,發病多數較急,也有慢性久病者。臨牀表現多樣,輕者僅輕微項背強几几,或僅限於某一髒一腑、一經一絡出現一定範圍的拘攣、強急。邪壅經絡,以發熱胸悶,腹脹便秘為主;温熱致痙以噴射性嘔吐,自汗,口渴喜飲,兩目上視,昏厥,譫語,牙關緊急為主;陰血虧虛是因稟賦素虛或失血失液、病後而發,伴神疲,氣短,自汗等症。

痙病診斷

1.多突然起病,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其證候特徵。
2.發病前多有外感或內傷,或它病之後發病的病史。
3.必要時做腦脊液等檢查,有助於痙病的診斷。

痙病鑑別診斷

1.癇病每發四肢抽搐,兩目上視,昏不識人,與痙病相似,但癇病多有反覆發作史,發作前常無明顯誘因,發病突然,伴口吐涎沫,或有怪叫聲、或有遺尿,移時甦醒,一如常人。痙病發作多有外感、內傷等病因,發時伴高熱、嘔吐等症,且多無自然恢復者。
2.厥證、痙病可伴有神識昏迷,與厥證相似,伴發神昏時也有稱為痙厥者,實為痙與厥並見。痙病是以肢體抽搐、強急為主症,神昏為其或有的伴發症;而厥證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為主症,甚至也有一厥不復而歿者,一般無四肢抽搐和項背強直等表現。
3.中風病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或不經昏僕而漸進加重,即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為主症,而痙病卻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症,可資鑑別。

痙病辨證施治

1.邪壅經絡
證候:頭痛,項背強直,惡寒發熱,無汗或有汗,肢體酸重,甚至口噤不語,四肢抽搐,舌苔白,脈浮緊。治則:祛風散寒,燥濕和營。主方:羌活勝濕湯。方藥:羌活、獨活、防風、藁本、川芎、蔓荊子。
項背強直,加葛根。肢體拘急,加白芍。口噤不語,加石菖蒲、遠志。若寒甚無汗,宜解肌發汗,用葛根湯治之。方藥:葛根、麻黃、桂枝、芍藥、甘草、姜、棗。
若風邪甚,發熱不惡寒,汗出,頭痛者,治宜和營養津,方用瓜蔞桂枝湯。以桂枝湯加瓜蔞根。若身熱,筋脈拘急,胸脘痞悶,渴不欲飲,溲短赤,苔黃膩,脈滑數,此濕熱人絡,宜清熱化濕,通絡和營,方用三仁湯清熱化濕,再加地龍、絲瓜絡、威靈仙以增強活絡通經之力。
2.熱甚發痙
證候:發熱胸悶,心煩,急躁,口噤,骱齒,項背強急,甚則角弓反張,手足攣急,腹脹便秘,苔黃膩,脈弦數。治則:泄熱存陰,增液柔筋。主方:增液承氣湯。方藥:大黃、芒硝、玄蔘、生地、麥冬。全方合用則熱去津生,筋柔而痙解。
若腹脹便秘者,加厚朴、枳實理氣導滯。若熱傷津而無腑實證者,可用白虎加人蔘湯,以清熱救津。若抽搐甚者,酌加地龍、全蠍、菊花、鈎藤等熄風止痙。急躁心煩者,加梔子、淡竹葉以清心除煩。
3.温熱致痙
證候:壯熱頭痛,嘔吐,自汗,口噤,抽搐,角弓反張,甚則神昏,譫語,口渴喜飲,舌質紅絳,苔黃燥,脈弦數或洪數。治則:清熱透絡,鎮痙止抽。主方:羚麻白虎湯。方藥:白虎湯清熱生津;羚羊角清熱解毒而鎮痙;天麻緩急止抽。方中可加銀花藤、鈎藤、絲瓜絡、木瓜透絡緩痙。
角弓反張,抽搐甚者,可加全蠍、蜈蚣熄風止痙。熱勢盛者,加生地、玄蔘養陰清熱。嘔吐者,加竹茹、枇杷葉、代赭石降逆止吐。神昏譫語者,送服成藥安宮牛黃丸或局方至寶丹,清心開竅,醒神鎮痙,若用水煎劑,方中犀角應易以水牛角。
對熱甚發痙和温熱致痙,都可選用下列藥物同時治療,效果較好。
(1)複方連翹注射液:由連翹、銀花、貫眾、龍膽草、黃連、生石膏、鈎藤、知母、板藍根、甘草等組成,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
(2)清熱鎮痙散:由羚羊角、白殭蠶、蠍尾、蜈蚣、雄黃、琥珀、天竺黃、辰砂、牛黃、麝香等組成,共為細末,日2~4次。
4.瘀血內阻
證候:頭痛如刺,項背強直,形瘦神疲,四肢抽搐,舌質紫暗,邊有瘀斑,脈沉細而澀。治則:益氣化瘀,活絡止痙。主方:通竅活血湯。方藥:麝香、老葱、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可加四君子湯健脾益氣,以助活血化瘀之力。
若胸膈血瘀甚者,用血府逐瘀湯加味。兩方都可加全蠍、蜈蚣、殭蠶、鈎藤通絡熄風止痙。若苔膩脈弦者,加半夏、白芥子、天麻化痰通絡止痙。
5.氣血虧虛
證候:素體虛弱,或失血,或汗下太過,症見項背強急,四肢抽搐,頭暈目眩,自汗,神疲,氣短,舌淡紅,苔薄而少津,脈沉細。治則:益氣補血,緩急止痙。主方:聖愈湯。方藥:以人蔘、黃芪大補元氣,益氣以生血;四物湯養血活血,全方合用,氣血雙補,能温煦經絡、濡養筋脈而止痙。宜加天麻、鈎藤、葛根緩急平肝而止痙。
若吐瀉後而抽搐者,可重用白芍,加烏梅、木瓜、甘草,酸甘化陰,柔筋緩痙。若高熱後陰傷,手足蠕動者,可用大定風珠、三甲復脈湯滋陰潛陽而止痙。

痙病預防

痙病的預防十分重要。若能有效地預防其發病,對減少病殘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關鍵在於對易引起痙病的原發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如外感病初起,宜積極疏散外邪,避免其壅塞經絡;熱盛於裏,應及時清解並注意護津;見到亡血失津等病證時,應及時養血滋陰以濡筋。痙病發作前往往有先兆表現,應密切觀察,及時處理。如發現雙目不瞬、口角肌肉抽動當立即在辨證論治基礎上酌加羚羊角、鈎藤、全蠍等止痙藥物急煎頓服,或用針刺治療,防止發痙。調攝方面首先強調患者居室要安靜,減少噪音刺激,減少探視;避免過涼或過熱,以免因冷熱刺激引起發作;牀要平整鬆軟,應設牀欄,以免跌落;發作時要保護舌頭,避免舌頭咬傷和後墜,去掉義齒,避免痰液和其他異物堵塞氣道;於發作階段宜給高熱量流質飲食,必要時採用鼻飼,病情穩定後可給半流質及軟爛易消化食物。在發作停止後要保證患者安靜休息,護理與治療的時間要合理,不要隨便打擾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