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症狀自評量表SCL90

鎖定
症狀自評量表,又稱90項症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由Derogatis等編制於1973年 [1]  ,包括9個因子,共90個項目,用於心理健康與行為問題的測量 [2-3] 
SCL-90在國外應用甚廣,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由王徵宇(1984)翻譯成中文 [4]  。後經金華、吳文源、張明園等主持的全國協作組在國內13個地區採樣並制定常模 [5]  ,成為國內用於成人羣體心理狀況調查使用得最多的工具。劉恆和張建新等(2002)又對中學生羣體進行了大規模的測評 [6] 
此外,Derogatls還在SCL-90的基礎上編制過51項的簡版,稱為“簡易症狀問卷(brief symptom inventory, BSI)”,BSI近年來應用也漸趨廣泛。
中文名
症狀自評量表
外文名
Symptom checklist 90
別    名
90項症狀清單
簡    稱
SCL-90
創立者
Derogatis等
中文譯者
王徵宇
修訂者
金華等
應用領域
心理健康與行為問題綜合評定(心理健康/精神衞生)

症狀自評量表SCL90因子維度

(1)軀體化somatization
包括SCL-90題目1、4、12、27、40、42、48、49、52、53、56、58,共12項,主要反映主觀的身體不適感。
(2)強迫症狀obsessive-compulsive
包括SCL-90題目3、9、10、28、38、45、46、51、55、65,共10項,反映臨牀上的強迫症狀羣。
(3)人際關係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包括SCL-90題目6、21、34、36、37、41、61、69、73,共9項,主要指某些個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與他人相比較時更突出。
(4)抑鬱depression
包括SCL-90題目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項,反映與臨牀上抑鬱症狀羣相聯繫的廣泛概念。
(5)焦慮anxiety
包括SCL-90題目2、17、23、33、39、57、72、78、80、86,共10項,指在臨牀上明顯與焦慮症狀相聯繫的精神症狀及體驗。
(6)敵對hostility
包括SCL-90題目11、24、63、67、74、81,共6項,主要從思維、情感及行為三方面來反映病人的敵對錶現。
(7)恐怖photic anxiety
包括SCL-90題目13、25、47、50、70、75、82,共7項,與傳統的恐怖狀態或廣場恐怖所反映的內容基本一致。
(8)偏執paranoid ideation
包括SCL-90題目8、18、43、68、76、83,共6項,主要是指猜疑和關係妄想等。
(9)精神病性psychoticism
包括SCL-90題目7、16、35、62、77、84、85、87、88、90,共10項,其中有幻聽、思維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樣症狀項目。
(10)其他
包括SCL-90題目19、44、59、60、64、66、89,共7項,未能歸入上述因子,主要反映睡眠及飲食情況,在有些資料分析中將之歸為因子10“其他”。

症狀自評量表SCL90量表信度與效度

根據Derogatis報告,SCL-90各症狀因子效度係數為0.77~0.99 (p < 0.01)。
陳樹林等(2003)將SCL-90在杭州市1162名中學生、2808名社區成年人及555名61歲以上老年人中施測,其內部一致性信度(α係數)在0.67~0.89,間隔6周的重測信度在0.73~0.92 [7] 

症狀自評量表SCL90施測與計分

症狀自評量表SCL90計分

SCL-90量表採用里克特5點計分,有0~4級計法,也有1~5級計法。
以1~5級計法為例:
無:自覺無該項症狀或問題,記1分。
輕度:自覺有該項症狀,但對受檢者並無實際影響或影響輕微,記2分。
中度:自覺有該項症狀,對受檢者有一定影響,記3分。
偏重:自覺常有該項症狀,對受檢者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記4分。
嚴重:自覺該症狀的頻度和強度都十分嚴重,對受檢者的影響嚴重,記5分。
這裏所指的“影響”,包括症狀所致的痛苦和煩惱,也包括症狀造成的心理社會功能損害。輕中重無具體定義,由自評者自己去體驗。

症狀自評量表SCL90施測

自評前,工作人員先把評分方法和要求交代清楚,然後受檢者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對於文化程度低的自評者,可由工作人員逐項念給他聽,並以中性的、不帶任何暗示和偏向方式把問題本身的意思告訴他。
一次施測一般約20分鐘。
評定的時間範圍是“現在”或者是“最近1周”。評定結束時,工作人員應仔細檢查自評表,凡有漏評或者重複評定時,均應提請自評者再考慮評定,以免影響分析的準確性。

症狀自評量表SCL90常模與分數解釋

症狀自評量表SCL90分數指標

分數指標有以下7種,其中最常用的是總分和因子均分。
(1)單項分:90個項目的單項評分值。
(2)總分:90個單項分的總和。
(3)總均分:也稱總症狀指數(general symptom index),總分除以90。
(4)陽性項目數:單項分≥2的項目數,表示病人呈現“有症狀”的項目有多少。
(5)陰性項目數:單項分=1的項目數,表示病人“無症狀”的項目有多少。
(6)陽性症狀均分:也稱陽性症狀痛苦水平(positive symptom distress level),陽性項目總分除以陽性項目數,表示病人在“有症狀”項目中的平均分,反映病人自我感覺不佳的項目的嚴重程度。
(7)因子均分:計算各個因子的平均得分,將各因子得分除以該因子的項目數。
總分能反映病情嚴重程度(陽性均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嚴重性),總分變化能反映病情演變情況。而因子分及剖面圖,可反映症狀羣特點,給人以直觀印象。

症狀自評量表SCL90常模與分界值

Derogatis並未提出分界值,協作組按常模結果提出了一個參考標準:總分超過160分,或陽性項目數超過43項,或任一因子均分超過2分,可考慮篩查陽性,須進一步檢查。
量表協作組對全國13個地區1388名正常成人建立常模,劉恆和張建新等(2002)對廣州、四川、河南、甘肅4個地區15所學校2209名中學生建立常模,結果如表1所示 [5-6] 
中國正常成人與中學生SCL-90量表常模 中國正常成人與中學生SCL-90量表常模
參考資料
  • 1.    Derogatis L R, Lipman R S, & Covi L. SCL-90: An outpatient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preliminary report [J]. Psychopharmocology Bulletin, 1973, 9(01): 13-28.
  • 2.    戴曉陽. 常用心理評估量表手冊[M].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0.
  • 3.    汪向東, 王希林, 馬弘. 心理衞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 北京: 中國心理衞生雜誌社, 1999.
  • 4.    王徵宇. 症狀自評量表(SCL-90)[J]. 上海精神醫學, 1984(02): 69-70.
  • 5.    金華, 吳文源, 張明園. 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1986, 12(05): 260-263.
  • 6.    劉恆, 張建新. 我國中學生症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分析[J]. 中國心理衞生雜誌, 2004, 18(02): 88-90.
  • 7.    陳樹林, 李凌江. SCL-90信度效度檢驗和常模的再比較[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2003, 29(05): 3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