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病入膏肓

(漢語成語)

鎖定
病入膏肓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成公十年》。 [1]  [4]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在句子中用作謂語、定語。 [1]  [4] 
中文名
病入膏肓
外文名
Be at death's door from one's illness
拼    音
bìng rù gāo huāng
近義詞
人命危淺行將就木不可救藥
反義詞
妙手回春藥到病除
注    音
ㄅㄧㄥˋ ㄖㄨˋ ㄍㄠ ㄏㄨㄤ
出    處
《左傳·成公十年》
語    法
作謂語、定語
同源成語
病在膏肓病染膏肓膏肓之病

病入膏肓成語出處

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踴,曰:“殺餘孫,不義。餘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於室。又壞户。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日:“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 [7]  (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病入膏肓”。 [1] 

病入膏肓成語典故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晉景公夢見一個厲鬼,披的長髮拖到地上,捶胸跳躍,説:“你殺了我的子孫,這是不義。我請求為子孫復仇。已經得到天帝 [8]  的允許了!”厲鬼毀掉宮門、寢門走了進來。晉景公害怕,躲進內室,厲鬼又毀掉內室的門。晉景公醒來,召見桑田的巫人。巫人所説的和晉景公夢見的情況一樣。晉景公説:“怎麼樣?”巫人説:“君王吃不到新收的麥子了!”
晉景公病重,到秦國請醫生。秦桓公派醫緩給晉景公診病。醫緩還沒有到達,晉景公又夢見疾病變成兩個小兒童,一個説:“他是個好醫生,恐怕會傷害我們,往哪兒逃好?”另一個説:“我們待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拿我們怎麼辦?”醫生來了,説:“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灸不能用,針達不到,藥物的力量也達不到了,不能治了。”晉景公説:“真是好醫生啊。”於是饋送給他豐厚的禮物讓他回去。
六月初六日,晉景公想吃新麥子,讓管食物的人獻麥,廚師烹煮。景公召見桑田巫人來,把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後殺了他。景公將要進食,突然肚子發脹,上廁所,跌進廁所裏死去。 [2] 

病入膏肓成語寓意

晉景公得了重病,請來秦國有名的醫生來醫治,由於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沒有辦法醫治,晉景公就打發醫生回秦國去了。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要早點想辦法解決,在事物還沒有擴大影響之前,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要到事情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才去解決,以至於造成很大的損失。 [3] 

病入膏肓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主謂式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於事物或人。 [1] 
運用示例
金·王若虛《王內翰子端詩近來陡覺無佳思》:“功夫費盡謾窮年,病入膏肓豈易鐫。” [6]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吾觀劉琦過於酒色,病入膏肓,現今面色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 [4]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蓮香》:“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蓮曰:‘病入膏肓,實無救法。’” [5] 
參考資料
  • 1.    病入膏肓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13]
  • 2.    楊伯峻、徐提.白話左傳[M].長沙:嶽麓書社,1993.08:183
  • 3.    夢梵.成語故事[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5.01:31
  • 4.    王濤等編.中國成語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08:80
  • 5.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上[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01:275
  • 6.    於石,王光漢,徐志成編著.常用典故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08:5
  • 7.    左丘明,呂不韋,劉向.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文庫 左傳 呂氏春秋 戰國策 圖文精釋版[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01:112
  • 8.    左丘明,呂不韋,劉向;吳茹芝譯.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文庫 左傳 呂氏春秋 戰國策 圖文精釋版.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