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痃,漢語三級字 [2]  ,讀作痃(xuán),[橫痃]由下疳(gān,一種性病)引起的腹股溝淋巴結腫脹、發炎的症狀。 [3] 
中文名
拼    音
xuán
部    首
解    釋
痃〈名〉古病名。亦稱“痃氣
出    處
《太平聖惠方·治痃癖諸方》
注    音
ㄒㄩㄢˊ
總筆畫
10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 痃
[橫痃]由下疳(gān,一種性病)引起的腹股溝淋巴結腫脹、發炎的症狀。 [3] 
詳細字義
◎ 痃 xuán
〈名〉
古病名。亦稱“痃氣”。臍旁氣塊 [cord-like mass beside umbilicus]。泛指生於腹腔內絃索狀的痞塊。後世以痃病為臍旁兩側像條索狀的塊狀物;亦有以兩脅弦急、心肋脹痛為痃氣 [1]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胡田切《集韻》胡千切,𠀤音賢。《玉篇》痃,癖也。《廣韻》癖病。《六書故》癖積,弦急也。《本草》𨻰藏器曰:昔有患痃癖者,取大蒜,合皮截去兩頭,吞之,名曰內灸,果獲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