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疲勞動機理論

鎖定
疲勞動機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邁爾根椐前人實驗的結果提出一種理論,該理論將人們可用於某項工作進行的潛在的精力體力稱之為儲存的工作能量,邁爾認為人體的總能量是一個常量,每個人每天都在根椐自己的需要和動機水平對這個總能量進行分配,把它們用於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等方面。不同的人在同一時期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由於各人或某一個人所具有的動機強度的差異,因此而對個體所包含與儲存的潛在能量在相關行為上進行分配的比例是不同的。 [1] 
中文名
疲勞動機理論
性    質
理論
學    科
心理學
概    念
依賴於個體對該項活動的動機水平

目錄

疲勞動機理論概念

個體的某種動機強度高時,其在相應行為上能量分配就多些;個體的某種動機強度低時,其在相應行為上的能量分配就少些。如圖所示:該圖描述了個體的總能量,分配能某項工作的能量,它們與完成該項工作的動機水平的關係。圖中大圓圈代表個體儲存的總能量,小圓圈代表分配給特殊工作的能量,它們的大小代表了分配該工作的能量值。圖示表明:任何個人,分配給某種活動的能量值都要依賴於個體對該項活動的動機水平。 [1] 

疲勞動機理論舉例

請觀上圖:A圖和B圖代表了兩個總能量相同的個人(假定為@、&)他們由於從事某項活動的動機強度不同,分配給該活動的能量值也不同。 [1] 
C圖和D圖描述了@、&兩人完成任務後的狀況。圖中小圓圈和陰影部分代表能量已經消耗。該圖説明:@、&兩人在完成任務時雖然都消耗了自己分配能量的百分之五十,體驗到了相同的疲勞程度,但@實際消耗的能量相當於&實際消耗能量的兩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