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疣狀杯形珊瑚

鎖定
疣狀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 (Ellis & Solander,1786))是杯形珊瑚科杯形珊瑚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疣狀杯形珊瑚
拉丁學名
Pocillopora verrucosa (Ellis & Solander,1786)
動物界
刺胞動物門
珊瑚綱
杯形珊瑚科
杯形珊瑚屬

疣狀杯形珊瑚形態特徵

標本採集地:三亞鹿回頭、西瑁島、大東海、小東海、白排、蜈蚊洲、陵水新村港、南灣角、西沙羣島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島、全富島、晉卿島、羚羊礁、華光礁、中建島、盤石嶼、西沙洲、趙述島、永興島、東島、南沙羣島海口礁、半月礁、艦長礁、仁愛礁、仙賓礁,信義礁、蓬勃礁、牛車輪礁等。
特徵:羣體由幾乎等大的大小分枝形成半球狀,分枝與小枝上的“疣”多,該種特點是大小分枝均向上生長,無蔓延枝,牢固附在硬底。疣高矮不等,從2—5mm,直徑3—6mm。
珊瑚杯底部圓形,約1mm直徑,在分枝頂部幾乎磨光或有小疣存在,珊瑚杯模糊不清。隔片刺狀,二輪不完全,軸柱為微突瘤。
該種生活在礁斜坡浪大處,棕褐色羣體常見顏色,粉紅色、玫瑰紅色經常在水深或稍為平靜的環境中發現。 [1] 

疣狀杯形珊瑚分佈範圍

國外分佈:
印度—太平洋區廣佈種。
[1-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