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疙瘩瘟

鎖定
疙瘩瘟,是明末史料中常見的瘟疫,危害非常大。
中文名稱
疙瘩瘟
英文名稱
nodular pestilence
定  義
以發塊如瘤,遍身流走,旦發夕死等為常見症的瘟疫。
應用學科
中醫內科婦科兒科(一級學科),內科(二級學科)
中文名
疙瘩瘟
發生時期
明末
《通州志》記載了一次瘟疫,“崇禎十六年(1643)七月大疫,名曰疙瘩病,有闔家喪亡竟無收斂者。”
根據研究,“疙瘩”是對腺鼠疫患者淋巴結腫大的稱呼,患者的身體肢節間會突生一個“小瘰”,接着“飲食不進,目眩作熱”,只要一人被感染,全家都會被傳染。
在史料中,崇禎十三年、崇禎十四年都有疙瘩病的記載。每次出現這種烈性傳染病時,“人死十之八九”。當時李自成的起義軍裏也出現了“疙瘩病”,時人記載:“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人並死。”
因為傳染性強,崇禎十六年通州所記的“疙瘩病”,不可避免地也出現在昌平、河間等地方誌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