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疑難

鎖定
疑難,漢語詞彙,拼音是yí nán,意思是疑惑難解的道理或問題;疑惑難解;疑慮;為難;猜疑刁難;懷疑責難。出自《漢書·孔光傳》。
中文名
疑難
讀    音
yí nán
釋    義
疑惑難解
出    處
漢書·孔光傳》

目錄

疑難解釋

疑惑難解的道理或問題
疑惑難解。
懷疑責難。 [1] 

疑難出處

①《漢書·孔光傳》:“自為尚書,止不教授,後為卿,時會門下大生講問疑難,舉大義雲。”
②《北史·宇文愷傳》:“今録其疑難,為之通釋,皆出證據,以相發明。”
③《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個疑難在此,諸公大家參一參。”
④鄒韜奮 《經歷》一:“我對於他所教的科目有任何疑難,他都能給我以滿意的解釋。”
①《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有時題義疑難, 華安 就與公子講解。”
②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橋西錄》:“ 偉 ( 鄭偉 )性摯,多巧思。學九數句股之術,設疑難之題與 焦循 相問難。”
③柔石 《二月》二二:“可是有一兩個用功的學生,還執着書來問他疑難的地方。”
①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昔 丁敬禮 嘗作小文,使僕潤飾之。僕自以才不能過若人,辭不為也。 敬禮 雲:‘卿何所疑難乎?文之佳麗,吾自得之,後世誰相知定吾文者耶?’”
②《北史·元順傳》:“ 叉 心疑難,不欲授以兵官。”
①漢 牟融 《理惑論》:“弟為逆賊所害,骨肉之痛,憤發肝心,當遣 劉都尉 行,恐外界疑難,行人不通。”
②清 吳敏樹 《先考行狀》:“某某婚喪不舉,往貸於先生,必得所求焉,不以其貧故疑難之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乃蒙殿下以此疑難,益令我對蒼天而生愧,對祖父而流涕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