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疍家話

鎖定
疍家話(英:Tanka dialect),又稱水上話。歷史上,疍民有自己的語言,明朝時期改説漢語 [5]  。疍家人廣泛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香港的沿海地區和主要內河,因此現在的疍家話不是單純的某一種語言,在不同的省份指代不同的語言。
明代開始福州疍民已經普遍使用福州話作為母語 [1]  。在廣東,疍家人是除了廣府人和客家人之外的一個較小族羣 [2]  ,廣東疍家人有使用閩語 [4]  、潮州方言 [3] 粵語 [4]  粵語疍家話與粵語的標準語廣州話發音有所不同,但差別不大。 [7] 
中文名
疍家話
外文名
Tanka dialect(英)

疍家話定義

中國東南沿海,聚居着一個名叫“疍家人”的族人羣體。他們不是獨立民族(多為漢人),卻具有獨特的文化,獨特的民風民俗。他們的祖先據傳是古百越人原居陸地,因忍受不了封建王朝壓榨揭竿聚眾,被官兵逐向大海,勒令不準上岸,不準與岸上人通婚 [2] 
歷史上,疍民有自己的語言,明朝時期改説漢語 [5]  。疍家絕大多數經常和附近的本地人頻繁交流。因此,“疍家話” 在不同的省份所指代的語言可以完全不同。

疍家話語言使用

明代開始福州疍民已經普遍使用福州話作為母語。 [1] 
廣東汕尾海陸豐地區疍家人使用閩語。由於“甌船話”屬於海陸豐福佬話的特殊分支,很多沿海的陸上人一聽疍家人的講話腔調,就可以辨認出他們的甌船漁民身份。 [4] 
廣東惠州惠東縣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鹽洲等地的疍民是宋代從福建、潮州一帶遷入,當地漁歌是使用潮州方言演唱的 [3] 
廣東珠江口及粵西和廣西海域疍家人使用粵語。 [4] 

疍家話古籍記載

海豐方言,其蛋人則謂飯曰邁,箸曰梯,碗曰愛瓦,盆曰把浪,拿網曰今網。狼人謂父曰扶,我曰留,彼曰往。女謂男曰友友,又曰友二。男謂女曰有助,謂娶曰換。野郎曰苦郎,那家曰扶閭,有心有意曰眉心眉意。扁擔曰閒,木曰肺,以榕木擔相贈曰送條閒肺榕,頭曰圖,有歌曰:“三十六圖羊,四十隻圖雞。”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