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疊印

(電影表現手法)

鎖定
又叫“疊畫”,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內容的畫面,疊合印成一個畫面的製作技巧,一般適用於電影、電視、媒體視頻的剪輯的一種技法。
中文名
疊印
別    名
疊畫

疊印電影表現手法

疊印,英文:Superimposition,法文:Surimpression,又叫“疊畫”,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內容的畫面,疊合印成一個畫面的製作技巧,1898年由法國電影導演梅里愛發明,他最早在影片《L'Homme de têtes》中採用了疊印技術,在黑背景上進行三重疊畫。過去的疊印技術主要依靠多重曝光配合沖洗來完成,今天的疊印技術完全可以通過電影製作軟件來輔助完成。
疊印鏡頭一般用來表現人物的回憶、想象、思索和夢幻。有時也藉此交代時間的流逝和各種紛繁現象。疊印鏡頭是一種具有複合內容的畫面,它可以使觀眾同時看到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畫面內容。由於畫面的重疊,使各個內容之間本來就存在着的對列關係更為強烈,激起觀眾的思索和聯想。疊印鏡頭出現很早,無聲電影時代就是用來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一種藝術手段。

疊印應用與發展

默片時期
在默片時期,疊印技術主要成為展現幽靈、鬼魂、魔術等驚奇效果的手段,這種商業性的運用讓疊印的技術豐富起來,配合着淡入淡出、化入化出等技術,出現了很多種種疊印技術的應用,但在默片時期,這種技術還是非常昂貴的特技,因而發展緩慢。
先鋒電影時期
法國先鋒派超現實主義對疊印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30年代,法國導演Jean Vigo在《亞特蘭大號》(L'Atalante,1934年)中將顛倒蒙太奇與疊印對立起來,表現一對相隔一方的情侶在夢境中相遇的場景,把疊印當作一種重要的電影語言來使用。
當代
在當代電影中,使用疊印最大膽、最大量的導演當數Jean-Luc Godard和他的四卷本《電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在這部電影中,戈達爾運用了大量的圖片、繪畫作品、攝影、紀錄片、故事片與拆分的西方單詞和字母進行大量的疊印嘗試,將疊印技術廣泛應用到散文體電影(film d'essai)中。

疊印著名應用

《Le Mélomane》 (1903年,Georges Méliès)
一條安達魯狗》(1921年,Luis Bunuel)
亞特蘭大號》(1934年,Jean Vigo)
《電影史》(Jean-Luc Godard)
自由區》(Free zone,2005年,Amos Gi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