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當歸拈痛湯

鎖定
當歸拈痛湯,中醫方劑名,別名拈痛湯。為祛濕劑,具有利濕清熱,疏風止痛之功效。主治濕熱相搏,外受風邪證。遍身肢節煩痛,或肩背沉重,或腳氣腫痛,腳膝生瘡,舌苔白膩微黃,脈弦數。臨牀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濕熱內藴而兼風濕表證者。
功    用
利濕清熱,疏風止痛
主    治
濕熱相搏,外受風邪證
分    類
祛濕劑-清熱祛濕劑
出    處
《醫學啓源》

當歸拈痛湯歌訣

當歸拈痛羌防升,豬澤茵陳芩葛人,二術苦蔘知母草,瘡瘍濕熱服皆應。 [1] 

當歸拈痛湯組成

羌活、甘草、茵陳、防風、蒼朮、當歸身、知母、豬苓、澤瀉、升麻、白朮、黃芩、葛根、人蔘、苦蔘。

當歸拈痛湯用量

羌活、甘草、茵陳(酒炒)各15g,防風、蒼朮、當歸身、知母(酒洗)、豬苓、澤瀉各9g,升麻、白朮、黃芩(炒)各3g,葛根、人蔘、苦蔘(酒浸)各6g。

當歸拈痛湯用法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30g,水二盞半,先以水拌濕,候少時,煎至一盞,去滓温服。待少時,美膳壓之。現代用法:水煎服。

當歸拈痛湯功用

利濕清熱,疏風止痛。

當歸拈痛湯主治

濕熱相搏,外受風邪證。遍身肢節煩痛,或肩背沉重,或腳氣腫痛,腳膝生瘡,舌苔白膩微黃,脈弦數。

當歸拈痛湯方義

本方所治證候乃因濕熱內藴,復感風邪,或風濕化熱而致風濕熱三邪合而為患者,但以濕邪偏重為其特點。風濕熱邪留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故遍身肢節煩痛;且濕邪偏勝,其性重濁,故肩背沉重;濕熱下注,則腳氣腫痛、腳膝生瘡;舌苔白膩微黃,脈弦數乃濕熱內藴之徵。治療宜以祛濕為主,輔以清熱疏風止痛。方中重用羌活、茵陳為君。羌活辛散祛風,苦燥勝濕,且善通痹止痛;茵陳善能清熱利濕,《本草拾遺》尚言其能“通關節,去滯熱”。兩藥相合,共成祛濕疏風,清熱止痛之功。臣以豬苓、澤瀉利水滲濕;黃芩、苦蔘清熱燥濕;防風、升麻、葛根解表疏風。分別從除濕、疏風、清熱等方面助君藥之力。佐以白朮、蒼朮燥濕健脾,以運化水濕邪氣;本證濕邪偏勝,所用諸除濕藥性多苦燥,易傷及氣血陰津,以人蔘、當歸益氣養血;知母清熱養陰,能防諸苦燥藥物傷陰,使祛邪不傷正。使以炙甘草調和諸藥。 [2] 

當歸拈痛湯配伍特點

發散風濕與利濕清熱相配,表裏同治;苦燥滲利佐以補氣養血,邪正兼顧。

當歸拈痛湯運用

本方為治療風濕熱痹及濕熱腳氣屬濕邪偏重之常用方。臨牀應用以肢節沉重腫痛,舌苔白膩微黃,脈數為辨證要點。

當歸拈痛湯加減化裁

若腳膝腫甚,可加防己、木瓜以祛濕消腫;若身痛甚者,可加薑黃、海桐皮以活血通絡止痛。

當歸拈痛湯附註

當歸拈痛湯附方 宣痹湯

組成:防己、杏仁、滑石、薏苡各15g, 連翹、山梔、半夏(醋炒)、晚蠶砂、赤小豆皮(乃五穀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涼水浸取皮用)各9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者加片子薑黃6g,海桐皮9g。
功用:清熱祛濕,通絡止痛。
主治:濕熱痹證。濕聚熱蒸,藴於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面目萎黃,舌色灰滯。
出處:《温病條辨》

當歸拈痛湯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當歸拈痛湯與宣痹湯均為治療濕熱痹證之常用方。前者利濕清熱而兼能疏風,故適於濕熱痹證而兼風濕表證者;後者利濕與清熱並重,且能通絡止痛,故主治濕熱阻於經絡之痹證。

當歸拈痛湯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 主治《醫學啓源》卷下:“治濕熱為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痠疼,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
2、方論選錄 汪昂《醫方集解·利濕之劑》:“此足太陽、陽明藥也。原文曰羌活透關節,防風散風濕為君。升、葛味薄引而上行,苦以發之;白朮甘温和平,蒼朮辛温雄壯,健脾燥濕為臣。濕熱相合,肢節煩痛,苦蔘、黃芩、知母、茵陳,苦寒以泄之,酒炒以為用;血壅不流則為痛,當歸辛温以散之;人蔘、甘草甘温補養正氣,使苦寒不傷脾胃;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豬苓、澤瀉甘淡鹹平,導其留飲為佐。上下分消其濕,使壅滯得宣通也。”
[2] 
參考資料
  • 1.    汪昂(清).《湯頭歌訣》: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 2.    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