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當代華南的宗族與社會

鎖定
《當代華南的宗族與社會》是2003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大鳴。
中文名
當代華南的宗族與社會
別    名
Contemporary Clans and Society in South China
作    者
周大鳴
出版時間
2003年1月1日
出版社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頁    數
381 頁
ISBN
9787207061140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版    本
第1版
叢書名
人類學高級論壇文庫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ASIN
B00114DQKA

當代華南的宗族與社會內容簡介

本書 [1]  共分十四章,包括宗族復興與鄉村治理的重建;宗族結構與村落政治;宗族制度的變遷與調適;宗族歷史與族羣互動;宗族組織與權力結構的變遷;宗族衝突與族羣意識;宗族發展與族羣的文化整合;宗族文化與族羣認同;客家民居與宗族文化;科舉業與宗族發展;民間信仰與族羣邊界;“契哥”習俗與宗族原則的適應彈性;經貿發展與宗族復興;自然環境與族羣變遷等等。
通讀之,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內容豐富,材料翔實。本書的主體內容是人類學式的田野調查報告,作者是具有豐富田野調查經驗的學者,他們通過長時期的蹲點式的實地考察,對各自研究的社區歷史、文化與宗族社會有着較深刻的認識,蒐集和掌握了一大批文獻材料和訪談材料,使之論之有據。
二是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本書雖然以華南地域為名,然而無論是在本書的前言還是各章內容中,並非視華南而華南,而是在各個具體地理或文化單元的基礎上,將視野放寬到整個華南,還涉及福建和江西等主要的客家聚居區,以及青海等地,以便於比較研究。
三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這主要表現兩個方面,第一,本書有多篇是屬於回訪式追蹤研究,如周大鳴對於葛學溥研究的潮州鳳凰村回訪,高崇對於楊慶堃廣州南景村的回訪,試圖從社會文化變遷這一角度,理解宗族這一重要的社會組織的發展演化。第二,既有關注宗族社會史,又有關注當代宗族的復興和重建,着重以宗族組織和客家族羣為背景深度探討當代中國面臨的重要的現實問題。
本書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從多角度、多層面、多地域理解華南宗族特別是客家地區的宗族與社會,以及現代化背景下宗族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在關注宗族作為血緣共同體和文化共同體之外,還對宗族的政治共同體密切注視,既有較高的學術貢獻,又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當代華南的宗族與社會作者簡介

周大鳴湖南湘潭人,教授,人類學(都市人類學、族羣與區域文化方向)博士生導師,現為人類學系主任,中山大學中國族羣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都市人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民族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兼職教授、美國Chinese Sociology Anthropology雜誌主編。
1993年8月~1994年9月美國亞洲教育聯合資助,美國太平洋路德大學訪問學者,1998年8月~1999年8月哈佛-燕京學社資助美國哈佛大學的訪問學者,並多次到香港、澳門、台灣及加拿大、日本、荷蘭、意大利等地進行講學及學術交流活動。
周大鳴教授主要從事人類學理論和方法、都市人類學、族羣與區域文化、應用人類學研究,代表著作《中國的族羣與族羣關係》、《中國鄉村都市化》、《現代都市人類學》,代表論文《人類學視野中的文化衝突》、《中國人類學研究有待解決的三個問題》、《澳門族羣》、《鳳凰村人口的變遷》、《城鄉結合部社區的研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