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

鎖定
《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作者是吳汝鈞,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出版。
書    名
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 [1] 
作    者
吳汝鈞
出版社
台灣學生書局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1日
頁    數
432 頁
定    價
20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9571514758

目錄

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通論篇與專論篇,都是以當代新儒學作為研究的對象。通論篇是對於當代新儒學的宏觀的、深層的反思,著眼於這一套哲學作為當代東亞哲學的一個很有分量的理論體系的一些專門問題和現代意義,例如道統問題、外王問題、民主與科學問題、泛道德主義問題和良知的坎陷與傲慢問題。
專論篇則是在授課時老師與研究生就當代新儒學的重要人物與文獻作出闡述與對話。有關的人物與文獻是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與〈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同學先就有關重要人物或文獻作報告和闡述,老師即時在有討論與提示需要之處作出評論與補充。同學也會在其間提出意見與問題,老師又會即時迴應。此中一切話語都記錄下來,經過整理之後,便成這專論篇。因此,這專論篇不是學術論文,而是師生在課堂上的授課記錄,氣氛相當輕鬆,讀起來沒有概念上的、理論上的壓力。這種研究所課程的授課方式,早已流行於北美與日本,但在台灣則頗為少見。 [1] 

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目錄

緒論章
迥異的緣起與相同的歸途
存在境遇的感悟與抉擇
一 相似的出身與迥異的性格
二 走入哲學堂奧的引路人
第二節 跨文化的致思與求索
一 杜維明對儒家精神的長期探索
二 成中英求西學以重建儒學傳統
第三節 對話與詮釋的分野
一 對話視閣下的波士頓儒家學者
二 詮釋方法中的夏威夷儒家學者
第二章 儒家傳統的內在資源及其限制
節 儒家傳統的內在資源
一 儒家傳統的原型觀念與核心價值
二 儒家傳統的宗教性
三 儒家知識分子
第二節 儒家思想的樣態釐析與分期
一 不同的價值取向與儒學三期模式
二 儒學歷史發展的三層次與五階段
第三節 儒家傳統的反思與提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