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鰭鱵

鎖定
異鰭鱵(學名:Buffon's halfbeak,Buffonis halfbeak,Buffon's river)是鱵科魚類的一種,體延長,略呈扁柱形,標準體長為頭長之4.0-4.5倍,為體高之10.7-12.8倍。棲息在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舄湖。
中文名
異鰭鱵
拉丁學名
Buffon's halfbeak,Buffonis halfbeak,Buffon's riv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輻鰭魚綱
頜針魚目
鱵科
下鱵魚屬

異鰭鱵形態特徵

體延長,略呈扁柱形,標準體長為頭長之4.0-4.5倍,為體高之10.7-12.8倍。鼻乳突呈絲狀。下頜遠較上頜突出,成扁平長喙,喙長約為頭長之1.8倍;上頜短小,呈三角形,三角形之長大於寬,中央隆起而呈弧狀,被鱗;兩頜具單尖頭齒。第一鰓弓上鰓耙47-67。體被圓鱗;側線下位,近腹緣,於胸鰭基底之下方有 2條向上延伸之分支;背前鱗36-45。背鰭與臀鰭對在,後位,臀鰭起點在背鰭第4-5軟條之下方,背鰭具13-16軟條,臀鰭具13-16軟條;胸鰭小於頭長,標準體長為胸鰭長之7.3-8.7倍;腹鰭白色,後位,胸鰭基底至腹鰭基底之間距為腹鰭基底至尾鰭下葉起點之1.25-1.50倍;尾鰭深開叉,下葉長於上葉。體背呈淺灰藍,腹部白色。

異鰭鱵生長環境

主要棲息沿岸、舄湖或港灣水域表層,成羣洄游,可進入河口區及河川下游。以水層中的水生昆蟲為主食。

異鰭鱵分佈範圍

異鰭鱵世界分佈

印度至西太平洋。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度,東至新幾內亞,北至中國台灣,南至澳洲北部等水域。

異鰭鱵中國分佈

中國台灣分佈於南部及澎湖。 [1] 

異鰭鱵主要價值

數量較少,偶為岸邊待袋網等固定漁具捕獲。可食用,但不具經濟價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