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葉海桐

鎖定
異葉海桐(Pittosporum heterophyllum Franch.),別名野桂花、臭皮、細杉樹、雞骨頭(雲南)、雞骨頭(四川),是海桐科海桐屬植物,異葉海桐根皮入藥,代椿根白皮用,治刀傷、燙火傷、風濕、骨折、咳嗽、崩漏帶下。
中文名
異葉海桐
拉丁學名
Pittosporum heterophyllum Franch.
別    名
臭皮,臭椿皮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傘形目
海桐科 [3] 
海桐屬
異葉海桐
分佈區域
中國西藏東南部、雲南北部,海拔1900-3000米.

異葉海桐形態特徵

異葉海桐
異葉海桐(5張)
灌木高2.5米,嫩枝無毛,灰褐色,老枝無皮孔。葉簇生於枝頂,薄革質,二年生,線形,狹窄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4-8釐米,寬1-1.5釐米,有時更狹窄,先端略尖,尖頭鈍,基部楔形,上面綠色,發亮,下面淡綠色,無毛;側脈5-6對,與網脈在上下兩面均不明顯;邊緣平展;葉柄長3-4毫米。
花1-5朵簇生於枝頂,作傘形狀,花梗長7-15毫米,無毛,苞片早落;萼片卵形,長2-2.5毫米,基部稍合生,先端鈍,無毛,或有睫毛;花瓣長8毫米,合生,披針形,先端圓;雄蕊長4-5毫米,花葯長1.5毫米;雌蕊比雄蕊稍短,子房被毛,花柱長1.5毫米;側膜胎座2個,胚珠5-8個。
蒴果近球形,稍壓扁,直徑6毫米,2片裂開,果片薄,木質,有種子5-8個。種子長2.5毫米,幹後黑色,種柄極短;宿存花柱長2毫米。 [1] 

異葉海桐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900—3000米,岩石山坡,山坡石縫裏或少部分灌叢中。 [2] 

異葉海桐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西藏東南部、雲南北部,海拔1900-3000米,分佈於四川(木裏,鄉城)。 [1] 
產麗江,維西,寧蒗,蘭坪,洱源,劍川,貢山,中甸,德欽,祿勸。

異葉海桐主要價值

【藥 名】:異葉海桐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海桐花科植物異葉海桐的根皮、莖皮。
【功 效】:清肺止咳、祛風除濕、解毒消炎。
【主 治】:用治肺熱咳嗽;用於治療風濕疼痛諸症;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痢疾、腸風下血諸症。
【性味歸經】:苦,涼。入肺、肝、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 名】:野桂花、臭皮、細杉樹、雞骨頭(雲南)、雞骨頭(四川)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甘肅、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拉丁名】:Pittosporum heterophyllum Franch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誌》。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皮入藥,代椿根白皮用,治刀傷、燙火傷、風濕、骨折、咳嗽、崩漏帶下。

異葉海桐物種鑑別

嫩枝無毛,葉薄革質,窄披針形,稀為倒披針形而具有鈍的葉尖,花少數,短小,花瓣合生,子房有毛,花柱短,胚珠5-8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