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葉梁王茶

鎖定
異葉梁王茶(Metapanax davidii (Franch.) J. Wen ex Frodin)是五加科梁王茶屬的喬木植物。 [4]  高2至12米;葉為單葉;葉柄長5至20釐米;葉片薄革質至厚革質,基部闊楔形或圓形,有主脈3條,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邊緣疏生細鋸齒,有時為鋭尖鋸齒,側脈6至8對,網脈不明顯;小葉片披針形,幾無小葉柄;花期7至8月,果期9至10月。 [5] 
異葉梁王茶分佈於中國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6]  生於疏林或陽性灌木林中,林緣、路邊和岩石山上也有生長,在湖北、四川和貴州通常分佈於海拔800至1800米,在雲南則高達2500至3000米。一般採用扦插繁殖。 [4] 
異葉梁王茶性微辛、味苦、涼, [7]  全株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用於急性咽炎、急性結膜炎、風濕痹痛、勞傷腰痛、跌打損傷、骨折、月經不調。可做園林觀賞樹。 [6] 
中文名
異葉梁王茶
拉丁學名
Metapanax davidii (Franch.) J. Wen ex Frodin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傘形目 [3] 
五加科
梁王茶屬
異葉梁王茶
分佈區域
西南、陝西、湖北

異葉梁王茶形態特徵

喬木 [4]  ,高2-12米。葉為單葉,稀在同一枝上有3小葉的掌狀複葉;葉柄長5-20釐米;葉片薄革質至厚革質,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三角形至卵狀三角形,不分裂、掌狀2-3淺裂或深裂,長6-21釐米,寬2.5-7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有主脈3條,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邊緣疏生細鋸齒,有時為鋭尖鋸齒,側脈6-8對,上面明顯,下面不明顯,網脈不明顯;小葉片披針形,幾無小葉柄。
異葉梁王茶
異葉梁王茶(2張)
圓錐花序頂生,長達20釐米;傘形花序直徑約2釐米,有花10餘朵;總花梗長1.5-2釐米;花梗有關節,長7-10毫米;花白色或淡黃色,芳香;萼無毛,長約1.5毫米,邊緣有5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1.5毫米;雄蕊5,花絲長約1.5毫米;子房2室,花盤稍隆起;花柱2,合生至中部,上部離生,反曲。果實球形,側扁,直徑5-6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長1.5-2毫米。花期7至8月,果期9至10月。 [5]  [8] 

異葉梁王茶生長環境

異葉梁王茶生於疏林或陽性灌木林中,林緣、路邊和岩石山上也有生長,在湖北、四川和貴州通常分佈於海拔800至1800米,在雲南則高達2500至3000米。 [4] 

異葉梁王茶分佈範圍

異葉梁王茶分佈於陝西(太白山)、湖北(興山、巴東、利川、建始)、湖南(石門)、四川(天全、寶興、木裏、大涼山、屏山、金佛山)、貴州(貴陽、梵淨山)、雲南東北部(鎮雄、大關、鹽津、彝良)、雲南東南部(蒙自、屏邊、麻栗坡、硯山)、雲南西部及西北部(貢山、片馬地區、騰衝)及雲南中部(澄江),湖北等省有分佈。 [1]  [6] 

異葉梁王茶繁殖方法

異葉梁王茶一般採用扦插繁殖。 [4] 

異葉梁王茶主要價值

異葉梁王茶藥用價值

異葉梁王茶性微辛、味苦、涼, [7]  全株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用於急性咽炎、急性結膜炎、風濕痹痛、勞傷腰痛、跌打損傷、骨折、月經不調。 [1-2] 
【彝藥】尾葉梁王茶,啓扎,香加皮,香棍,香廣,羊毛茶:根皮、莖皮治療胃病,咽喉濕痛,風濕疼痛,腹痛,火眼,肺病咳痰《彝植藥續》。 [1] 
根皮、樹皮(樹五加):苦、辛,涼。祛風濕,活血脈,通經止痛,生津止渴。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勞傷腰痛,月經不調,肩臂痛,暑熱喉痛,骨折。 [1] 

異葉梁王茶觀賞價值

異葉梁王茶可做園林觀賞樹。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