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志

鎖定
異志,漢語詞語,讀音是yì zhì,意思是指二心;叛離之心,出自《左傳·襄公十六年》。
中文名
異志
拼    音
yì zhì
出    自
《左傳·襄公十六年》

目錄

異志解釋

1、指二心;叛離之心。有叛變或篡逆的想法。
2、超乎常人的心志。

異志出處

《左傳·襄公十六年》:“荀偃怒,且曰:‘諸侯有異志矣。’”
《後漢書·袁紹傳》:“董卓擁制強兵,將有異志。”
南史·王鎮之傳》:“有 鮮于文粲 與 晏 子 德元 往來,密探朝旨,告 晏 有異志。” [1] 
宋 沈作喆《寓簡》卷八:“夢有神人謂曰:‘廷璋忠實無異志,不可妄殺。’” [2]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吾事魏歷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極矣;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恐懼
梁啓超《匈加利愛國者噶蘇士傳》第十二節:“噶蘇士既解印綬,旋察古魯家之異志,知事不可為,乃避難於突厥。” [3] 
唐 張懷瓘《書斷.卷一.八分》:王次仲上穀人,少有異志,早年入學,屢有靈奇
清 洪昇 《長生殿.第三齣.賄權》:異志十分難屈伏,悍氣千尋怎蔽遮?權時寧耐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