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囊地蛛

鎖定
異囊地蛛,Atypus heterothecus (Zhang,1985),為蜘蛛目(Araneae),地蛛科的一個蜘蛛。分佈於四川、江西、湖南、廣西等。寄主昆蟲有金龜甲、葉甲、大黑蟻、蛾類、蝶類、蠅類、蝗蟲、馬陸等。
別    名
壁口袋
中文學名
異囊地蛛
拉丁學名
Atypus heterothecus (Zhang,1985)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螯肢亞門
蛛形綱
亞    綱
柄腹亞綱
蛛形綱
亞    目
原蛛亞目
地蛛科
地蛛屬
異囊地蛛
分佈區域
四川、江西、湖南、廣西等
功能類別
捕食性天敵

異囊地蛛原始文獻

張永靖,1985 動物分類學報10(2):141-147

異囊地蛛模式產地

湖南

異囊地蛛生境

山林樹木根部築巢,穴居,在洞穴口織網捕捉小型昆蟲為食。

異囊地蛛國內分佈

華中、華南大部分地區。

異囊地蛛資料來源

陳樟福 張貞華,1991 P.35; 陳孝恩 高君川,1990 P.19 [1] 

異囊地蛛形態特徵

異囊地蛛雌蛛

體長19.2毫米,頭胸部呈棕褐色。背甲略呈長方形,前端寬於後端,頭部隆起,前緣平直,胸部向中窩處逐漸凹陷。頸溝、放射溝色深,中窩橫向。8眼兩列,均微後曲,密集在突起的黑色眼丘上。前中眼間距大於前中側眼間距。前中眼直徑小於前中眼間距,前中眼略等於前側眼,後中、側眼靠近,後側眼略大於後中眼,螯肢發達,稍短於頭胸部,螯基背面呈弧形,齒堤有16齒,觸肢末端1爪,具6齒。胸板長大於寬,左右兩側排列4對弧形狀斑塊,第1對位於下唇基部,略呈長圓形,第2對圓形,第3對腎形,第4對花生形,各斑塊大小是第1對<第2對<第3對<第4對。足式是1、4、2、3。各足腿、膝、脛、後跗節有深棕褐色剛毛,後跗節與跗節上有短刺,脛節上有2列聽毛,跗節上有1列聽毛,步足末3爪,各爪具5齒。腹部灰褐色,其上密佈黃褐色小斑點,腹背前端有1個灰黃色半圓形斑紋。紡器3對,前中紡器長度為前側紡器的1.5倍,寬度約為4倍。外雌器內部結構有4個受精囊。中間兩個呈長筒形,兩側的呈卵圓形,基赧有狹窄的交媾管與骨片相連。

異囊地蛛雄蛛

體長10.4毫米。體色較雌蛛深,呈深棕褐色,8眼排列與雌蛛同,但較雌蛛更密集。螯肢有齒15個,4對胸斑中第1、3對長卵圓形,第2對短卵圓形,最小,第4對橢圓形,最大。觸肢器的生殖球長圓球形,頂部較寬闊,插入器細針狀,引導器和插入器從生殖球頂端伸向前下方。 [1] 

異囊地蛛生物學特性

棲息在杉、松、黃桷樹、油菜及茶園的樹根與樹幹基部,吐絲營管狀巢。管狀巢的長度為15~52釐米,1/3埋入地下,2/3在地上部,開口在地上部頂端,用以排除食物殘渣,排泄物或蜕下的皮。捕食金龜甲葉甲、大黑蟻、蛾類蝶類蠅類蝗蟲馬陸及多種害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