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异哉

汉语感叹词,意为"真奇怪啊"
"异哉"是汉语中表达惊异感叹的文言虚词,最早可追溯至《庄子·让王》中北人无择对舜让天下行为的质疑。该词通过副词"异"与感叹语气词"哉"组合,形成独立使用的惊叹句式,在历代典籍中广泛存在应用场景: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嘻,异哉!"批判时人轻视节俭的风气;司马迁《史记》用"异哉所闻!"抒发对萧何、曹参、樊哙、滕公等人人生际遇的惊叹 [1];明代《贤奕编》寓言中借南岐人之口发出"异哉人之颈也"的荒诞感叹。
注    音
yì zāi
词    性
叹词
出    处
庄子·让王
结    构
副词+语气词
用    法
独立成句
文献举例
训俭示康/贤奕编

词源与演变

播报
编辑
"异哉"最早见于《庄子·让王》记载的北人无择典故,当舜欲将天下让于北人坑定无择时,北人无择斥责"异哉后之为人也"后投渊自尽,此句式成为后世文人生发感慨的范本。司马迁在酷垫船格《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评述中沿用该表达,以"异哉所闻!"浓缩对樊哙从屠夫到开国名将的传奇际遇的惊叹 [1]想篮捉地兆判您剃试催催垫乃泪霸汽。

文学用例

播报
编辑
苏轼在《黠鼠赋》中描述老鼠智破牢笼后,通过"异哉!是鼠之黠也"的句式转折,既点明事件的奇特性质,又自然引出哲理思考。明代刘元卿编纂《贤奕编》时,借南岐人因长期饮用劣质水导致颈部肿大,反讥笑正常人"异哉人之颈也"的荒诞场景,形成对认知局限性的文学隐喻。

语法功能

播报
编辑
作为独立叹词使用时:"异哉"具有完整语义表达功能,不与句子成分发生语法关联,如北宋司马光在《训俭示康》结尾处以"异哉!"自成段落,强化对时俗的批判力度。典型语法结构为前置感叹词+后续说明句,如《史记》"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的叙述模式 [1]

文化内涵

播报
编辑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人对反常现象的评述,如《训俭示康》将'异哉'与'俭德'并置,折射宋代商品经济兴起与传统伦理的冲突;《夷坚丙志·生肉劝酒》中'异哉!异哉!'表达对奇异现象的感叹;《庄子·让王》中'异哉后之为人也'作为独立感叹短语出现;《贤奕编》寓言中以'异哉人之颈也'表达对异常的惊奇;《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异哉所闻!'表达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惊叹;《黠鼠赋》中'异哉!是鼠之黠也'表达对老鼠狡猾的感叹。在寓言文学中,南岐人"异哉"的集体认知错乱,成为批判群体愚昧现象的文化符号。司马迁"异哉所闻"的史家笔法 [1],则开创了通过个人际遇折射时代变迁的叙事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