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

(2019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是由葛豔紅、黃海、陳雲主編,2019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類規劃教材。 [1] 
該教材共分9章,內容包括製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點、直線和平面,立體及其表面交線,組合體,軸測投影圖等。 [1] 
中文名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
作    者
葛豔紅
黃海
陳雲
類    別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8月1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2533627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成書過程

該教材是根據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關於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課程教學的新要求以及高等院校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方式的改革方向,融入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修訂編寫的。 [1] 
參加該教材編寫工作的有劉寧(第1章)、王曉娟(第2章)、黃海(第3章)、陳雲(第4章)、杜豔迎(第5章)、魏軍(第6章)、葛豔紅(第7、8、9章)、胡楷雄(第8、9章)、胡曉燕(附錄)。全書由葛豔紅、黃海、陳雲任主編。該教材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一些中國著作。 [2] 
2019年8月1日,該教材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1]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內容簡介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共分9章,內容包括製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點、直線和平面,立體及其表面交線,組合體,軸測投影圖,機件的表達方法,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以及附錄常用機械製圖國家標準等。 [1]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教材目錄

第1章製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1.1製圖國家標準簡介
1.1.1圖紙幅面與格式(GB/T13361—2012、GB/T14689—2008、
GB/T10609.1—2008)
1.1.2比例(GB/T13361—2012、GB/T14690—1993)
1.1.3字體(GB/T14691—1993)
1.1.4圖線(GB/T14665—2012、GB/T17450—1998、
GB/T4457.4—2002)
1.1.5尺寸注法(GB/T16675.2—2012、GB/T4458.4—2003)
1.2繪圖的主要方式
1.2.1徒手繪圖
1.2.2儀器繪圖
1.2.3計算機繪圖
1.3平面圖形分析與繪製
1.3.1幾何作圖
1.3.2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和線段分類
1.3.3平面圖形的畫圖步驟和尺寸標註
1.3.4平面圖形的計算機繪製
小結
思考題
第2章點、直線和平面
2.1投影法
2.1.1投影法的概念及分類
2.1.2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質
2.2點的投影
2.2.1點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
2.2.2兩點的相對位置
2.3直線的投影
2.3.1七種位置直線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
2.3.2直線上的點
2.3.3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2.3.4直角投影定理
2.4平面的投影
2.4.1平面的表示法
2.4.2七種位置平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
2.4.3平面上的點和線
2.5換面法
2.5.1換面法的變換規則
2.5.2四種基本變換
2.5.3換面法解題舉例
小結
思考題
第3章立體及其表面交線
3.1基本立體的投影
3.1.1平面立體
3.1.2曲面立體
3.2平面與立體相交
3.2.1平面與平面立體相交
3.2.2平面與迴轉體相交
3.3立體與立體相交
3.3.1平面立體與迴轉體相交
3.3.2迴轉體與迴轉體相交
3.4立體表面交線的計算機實體建模
3.4.1常見立體的計算機實體建模
3.4.2截交線的計算機實體建模
3.4.3相貫線的計算機實體建模
小結
思考題
第4章組合體
4.1組合體概述
4.1.1組合體三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特性
4.1.2組合體的組合方式
4.1.3組合體的表面連接形式
4.2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
4.2.1畫組合體三視圖的方法與步驟
4.2.2三視圖畫圖舉例
4.2.3典型結構的畫法
4.3組合體讀圖
4.3.1組合體讀圖的要領
4.3.2形體分析法讀圖
4.3.3線面分析法讀圖
4.3.4畫圖與讀圖的綜合訓練
4.4組合體的尺寸標註
4.4.1組合體尺寸標註的要求
4.4.2簡單形體的尺寸注法
4.4.3組合體的尺寸注法和步驟
4.4.4組合體尺寸標註的幾點説明
4.5計算機繪製組合體三視圖
4.5.1AutoCAD繪製組合體三視圖
4.5.2SolidWorks創建組合體三視圖
小結
思考題
第5章軸測投影圖
5.1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5.1.1軸測圖的基本概念
5.1.2軸測圖的投影特性
5.1.3軸測圖的分類
5.2正等軸測圖
5.2.1平面立體的正等測畫法
5.2.2迴轉體的正等測畫法
5.2.3圓角的正等測畫法
5.3斜二等軸測圖
5.3.1軸間角與軸向伸縮係數
5.3.2斜二等軸測圖的畫法
小結
思考題
第6章機件的表達方法
6.1視圖
6.1.1基本視圖
6.1.2向視圖
6.1.3局部視圖
6.1.4斜視圖
6.2剖視圖
6.2.1剖視圖的概念和畫法
6.2.2剖視圖的種類
6.2.3剖切面和剖切方法
6.3斷面圖
6.3.1斷面圖的概念
6.3.2斷面圖的種類及畫法
6.4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
6.4.1局部放大圖
6.4.2簡化畫法和其他規定畫法
6.5表達方法綜合應用實例
6.6計算機繪製剖視圖
小結
思考題
第7章標準件與常用件
7.1螺紋及螺紋緊固件
7.1.1螺紋的形成、定義和要素
7.1.2螺紋的畫法及標註
7.1.3螺紋緊固件及連接畫法
7.2其他標準件及標準要素
7.2.1鍵及鍵連接
7.2.2銷及銷連接
7.2.3滾動軸承
7.3齒輪
7.3.1圓柱齒輪
7.3.2圓錐齒輪
7.4彈簧
7.4.1彈簧的參數
7.4.2螺旋彈簧的規定畫法
小結
思考題
第8章零件圖
8.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
8.2零件的表達方案選擇
8.2.1零件表達方案選擇的一般方法
8.2.2典型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
8.2.3表達方案的分析比較
8.3零件圖的尺寸注法
8.3.1尺寸基準的選擇
8.3.2零件圖尺寸標註的要點
8.3.3零件圖上常見結構的尺寸注法
8.4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8.4.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注法
8.4.2極限與配合
8.4.3形狀與位置公差
8.5零件的工藝結構簡介
8.5.1鑄造工藝結構
8.5.2機械加工工藝結構
8.6零件測繪與繪製
8.6.1零件測繪的方法與草圖繪製
8.6.2零件尺寸的測量
8.6.3根據零件草圖繪製零件工作圖
8.6.4計算機繪製零件圖
8.7讀零件圖
小結
思考題
第9章裝配圖
9.1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9.2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9.2.1裝配圖的規定畫法
9.2.2裝配圖的特殊表達方法
9.3裝配圖的尺寸注法和技術要求
9.3.1裝配圖的尺寸注法
9.3.2裝配圖的技術要求
9.4裝配圖的零部件序號、標題欄和明細欄
9.4.1零部件序號
9.4.2標題欄和明細欄
9.5裝配結構的合理性簡介
9.6部件測繪和裝配圖的畫法
9.6.1部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
9.6.2裝配圖的畫法
9.6.3計算機繪製裝配圖
9.7讀裝配圖並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9.7.1讀裝配圖
9.7.2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小結
思考題
附錄常用機械製圖國家標準
附錄A螺紋
附錄B常用的標準數據和標準結構
附錄C常用的標準件
附錄D滾動軸承
附錄E極限與配合
附錄F表面粗糙度
參考文獻
(注: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3]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教學資源

該教材配有輔助教材《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習題集》。 [4] 
書名
書號
出版社
作者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習題集》
9787302533559
清華大學出版社
黃海、葛豔紅、陳雲 [4]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教材特色

該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考慮圖學發展的現狀、知識結構的內在關聯性,結合工程實際需求,對原版教材內容進行了增刪。另外,在內容的編排上也作了設計,在以傳統章、節為基本結構的基礎上細化了知識點,以便於混合式教學中在線MOOC的製作組織和學生的自學管理。同時也能很好地適應學時數或增或減的隨機變動,只需對相關模塊或知識點作局部調整和增刪,可以保證教材基本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2] 
修訂後的教材比較於原版教材主要有以下特點:
  1. 全書對一些重點和難點,增加了新的圖例,所選圖例儘量做到既源於工程實際,又結合專業需求;
  2. 全書採用了技術製圖與機械製圖的最新(截止2019年8月1日)國家標準及與製圖有關的其他標準;
  3. 該教材是將計算機繪圖技能和三維造型技能的訓練貫通始終,和尺規繪圖技能的訓練並駕齊驅,融入各章節,並且分別採用的是較新版的軟件AutoCAD2016和SolidWorks2016。 [2] 

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作者簡介

葛豔紅,女,1968年生,博士,武漢理工大學副教授。從事工程圖學教學25年,主持和參加各類科研項目、教研項目二十餘項,發表科研論文和教研論文二十餘篇。主編教材《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及配套的習題集《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習題集》,參編圖書《供應鏈管理》。 [1] 
黃海,男,1973年生,博士後,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學院副教授。從事從事工程圖學教學20年,主持和參加各類科研項目、教研項目十餘項,發表科研論文和教研論文二十餘篇。主編教材《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及配套的習題集《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習題集》。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