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

鎖定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位於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鄉境內。為踐行弘揚文朝榮精神,激勵廣大幹部淬鍊黨性,赫章縣依託海雀村現有設施與資源,在各界的關心下建立了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 [1] 
中文名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
別    名
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
地理位置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省級黨性教育基地 [1]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基本簡介

基地圍繞文朝榮30多年帶領海雀人民把“苦甲天下”的窮村子帶上“林茂糧豐”的艱苦奮鬥事蹟,突出堅定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黨性教育和新發展理念教育,通過專題教育、現場參觀+微黨課等多種黨性教育方式,使黨員幹部達到深入錘鍊黨性、全面提高黨性修養的目的。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已經成為畢節市唯一家納入省委組織部備案管理的5家省級黨性教育基地之一,承擔着面向全省黨員幹部開展黨性教育的重要職責。 [1]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基地現狀

2020年7月,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隆重推出“惠民套餐”,通過發展農家特色餐飲服務產業,逐步實現基地學員“吃住在農家”。已協調基地管理中心、縣人社局等單位,對村民進行家政、餐飲等服務培訓100餘人次。赫章縣海雀村,松林似海,一望無際,白牆青瓦的漂亮民居高低錯落、鱗次櫛比,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已成為海雀村的另一個“符號”,勾勒着這個曾經是極貧山村的新藍圖。 [1] 
教育基地教學樓等圖片
教育基地教學樓等圖片(3張)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充分依託海雀村現有設施與資源,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點面結合,積極推進各項軟、硬件設施建設。2021年底,完成了復原區、枯井、二月花、幸運樹、生命樹、發祥樹、紀念林、豐收林、巡山路、希望台、風雨廊、生命泉、瞭望塔、守望台、懷望台等15個室外教學點建設,改造了文朝榮故居、文朝榮墓地、陳列館、政治生活館、多媒體教室、討論室和食堂(可容納150餘名學員就餐)、17家民宿(可供143名學員住宿)。基地圍繞文朝榮老支書30多年帶領海雀人民把“苦甲天下”的窮村子帶上“林茂糧豐”的艱苦奮鬥事蹟,依託畢節市委黨校、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及市、縣師資力量,開發了《文朝榮工作方法及實踐》等10餘門專題理論教學課程、《我的父親文朝榮》等4門訪談教學課程、《文朝榮》電影和話劇等影視教學課程、《黨旗下的誓言》《初心不改、奮勇前行》等微黨課、《初心鑄魂、使命築夢》情景教學課程和15個室外教學點解説課程,形成了1-5天時長不等的特色理論與實踐課程,基本能滿足各類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培訓和實踐鍛鍊的需要。 [2]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發展紀實

走進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的海雀展覽館,面積1200平方米的展廳利用現代展陳技術,展示了曾經的海雀村生態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飢寒交迫的歷史,同時,展館內通過實物、照片與真實事蹟展現了海雀村30多年的發展變化。 [3]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從苦甲天下到全面小康

“海拔兩千三,收入三十三。山上光禿禿,地上矮矬矬。”曾幾何時,地處烏蒙山偏遠角落的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生態環境極度惡化,森林覆蓋率僅為5%,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黔西北的邊遠貧困典型。1995年,海雀村獲得“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稱號。文朝榮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從“山禿水枯”到“山青水綠”、從苦甲天下到全面小康的發展之路,徹底改變了海雀貧窮落後的面貌。2019年,海雀村路燈增加到133盞,覆蓋全村所有公共道路;建成長7公里、寬7米的觀光大道;13户村民完成民宿改建後入股村合作社,能夠提供50間星級酒店標準的房間,可接納95人住宿。 [3] 

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學習文朝榮精神,凝聚決勝脱貧攻堅、開啓鄉村振興新徵程的磅礴力量;淬鍊黨性,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海雀村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最美奮鬥者文朝榮老支書的故鄉,是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的“發祥地”。自2020年5月11日至10月30日,基地共培訓省委黨校第55期和第56期廳級幹部進修班、貴州省組幹學院全省深度貧困村和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縣村黨組織書記班、廣州市番禺區委組織部處級幹部黨性教育培訓班、遵義市委黨校青幹班、畢節市委黨校青幹班等省內外51個班次,培訓學員2792人次;共接待全國政協、台盟中央、新華社、省紀委省監委等43個單位520名領導、專家考察調研,實現培訓收入208.44萬元,民宿按股分紅19.38萬元,合作社收入10.42萬元,羣眾基地務工收入12萬餘元。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