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永暢

鎖定
畢永暢(1925.01~1998.09)索鎮前畢村人。1938年11月入伍,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正軍職。13歲即投身革命,在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任通訊員。1939年2月任三支隊政治部宣傳員,同年4月調山東縱隊魯藝學校學習。1942年10月任山東魯中軍區二團政治處青年幹事。他在革命鬥爭實踐中成長,並動員父親參加抗日救國活動。 [1] 
中文名
畢永暢
出生日期
1925年1月
逝世日期
1998年9月
出生地
索鎮前畢村
1943年4月調任山東魯中軍區政治部報社駐二團戰地記者。1944年在沂水城、葛莊等戰鬥中,跟陸攻擊部隊在第一線作戰地報道,獲模範青年稱號。1945年任魯中軍區政治部報社編輯,1946年任魯中軍區前方改治部報社編輯主任,1947年任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政治部報社副社長兼總編輯。其間業績突出,榮立二等功。1949年任第三野戰軍二十六軍政治部戰旗報社社長,1948~1949年在洛陽、開封、雕杞、準海、渡江、浙滬等戰役中深人戰地採訪,及時宣傳報道了大量英雄模範人物事蹟,榮立二等功,並被評為二十六軍政治部模範工作者。1949年11月任華東軍區政治部人民前線報社通聯部副主任。編輯部主任和報社副總編。1955年《解放軍報》創刊期間任部隊訓練組副主編,1961年任解放軍報社軍事工作宣傳處主編。曾為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撰寫碑文,為《華東抗日解放戰爭攝影集》等大型革命歷史文獻撰寫專題文章,受到廣泛好評。1973年任軍事科學院軍事學術雜誌社社長,1975年擔任解放軍報社副社長。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之後,他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組織關於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文章,宣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的重大事件、大典型,為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做出突出貢獻。 [1] 
參考資料
  • 1.    桓台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桓台縣志,中華書局,2008年11月,第710-7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