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指南

鎖定
畢指南(1907—1939)原名畢炳生,字指南。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南三官廟村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5月15日,畢指南因工作任務隻身前往封邱鄉,途中同日軍和漢奸隊遭遇,不幸被敵人殘酷殺害。 [1] 
中文名
畢指南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39年5月15日
出生地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南三官廟村

目錄

畢指南人物生平

畢指南(1907—1939)原名畢炳生,字指南。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南三官廟村人。出生於一個較為富裕的農民家庭。1927年在縣中學讀書期間,受到劉仲瑩等人革命思想的影響,開始閲讀《共產黨宣言》等進步書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春,在中共萊蕪特支的領導下,他參與發動農民請願,迫使國民黨萊蕪縣黨部更換縣農協領導成員,使農協領導權掌握在我黨手中。同年秋,在中共山東省委直接領導下,建立了中共萊蕪縣委,任宣傳部長。1933年,縣農協改稱農會後,擔任副幹事長,積極參與了對國民黨縣財政局長畢華橋貪污案的清查、起訴。他為民請命無所畏懼,先後數十次上訴於國民黨縣、省政府,最終以鐵的事實,取得了鬥爭的勝利。1933年7月,他開始領導並主編中共萊蕪縣委機關報《戰鬥》。他還以方下高級小學和文成書局為中心,建立起黨的秘密聯繫網,並在青島、大連等地設立隱蔽點,減少了意外事情的發生。1935年春,畢指南同劉伯戈、周茂森的叛黨傾向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並建議縣委引起高度警惕。10月,劉、周2人公開叛黨投敵,他及時總結教訓向縣委提出多項建議,把損失降到了最低點。1938年1月6日,他奔赴徂徠山參加省委直接領導的武裝起義,不久受命與孫啓明、亓象岑共同組建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第四支隊駐萊辦事處,積極爭取“硬拳道”與八路軍合作抗戰,團結各界開明人士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9年5月15日,畢指南因工作任務隻身前往封邱鄉,途中同日軍和漢奸隊遭遇,不幸被敵人殘酷殺害。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山東英烈大典,,2002.05,第3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