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恭

(明代前屯衞籍人)

鎖定
畢恭(?—1452)字以謙,明代前屯衞(今遼寧省綏中縣西南前衞)籍人。其先人乃是由山東濟寧來此落户的移民。他學習勤奮,具有較好的“文韜武略”素質,成為明代遼東都司官員中卓有政績的名人之一。他最有作為的時代是明中葉初期,大約在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到代宗景泰三年(1452)間。
本    名
畢恭
字    號
字以謙
所處時代
明代
出生地
前屯衞
去世時間
1452

畢恭脱穎而出

“遼東邊備廢馳”之時,原本“放牧圍獵”於遼西地區的蒙古朵顏、泰寧、福餘三衞的“兀良哈勾結女真野人入境剽掠”,“數入為寇略”,“縱橫出沒,如蹈無人之境”,擾害迨無虛日。
在這種危機空前嚴重的局勢下,明朝於正統七年(1442)冬,命令都御史王翱提督遼東軍務,整頓防務。王翱上任後,瞭解到百户畢恭“有文武才略”,遂“疏於朝”,舉薦他擔任遼東都指揮僉事。王翱重用畢恭,把他由一個普通百户,“晉署都指揮僉事”,不僅是這位新任遼東巡撫改革用人制度的重大舉措,同時也為畢恭施展軍政謀略與才華開闢了道路。

畢恭行建遼東防禦體系

畢恭官任遼東定遼前衞指揮僉事後,根據遼東面臨的嚴峻形勢,提出了“安撫士卒,革除奸弊,廣開屯田”以及營建遼東長城“西段邊牆”等一系列謀劃與措施。
畢恭少年時代是在遼西前屯衞渡過的,加上他於遼西多年任職,對於明軍防禦兀良哈騷擾的軍事設施之弊端認識較為深刻。針對兀良哈“攔劫驛站”,“入境剽掠”,而“遼東邊備廢馳”,“守軍城堡散落,不相呼應”的弱點,他主張營建遼東邊牆,建立一個比較完備的防禦體系。他通過深入實地調查,並參考前人的經驗,提出了用牆、壕把分散的城堡烽燧連接為一個整體的防禦計劃。在這個計劃中,他根據兀良哈南下進逼遼西農業區的現實情況,利用地勢、距離,有計劃地增設或重新配置堡烽堠,使防守明軍兵力合理配備,鄰近之地相互策應。王翱非常讚賞並採納了畢恭的營修邊牆的規劃。

畢恭主持修築遼西邊牆

明代遼東長城以開原為分界點,按照修築時間和防禦對象的不同,分為遼東邊牆和遼西邊牆。畢恭主持修築的遼西邊牆,完成了正統年間,其重點是防禦兀良哈、韃靼部落的。它西起與薊鎮長城相接的吾名口台(今遼寧省綏中西南鐵廠堡的吳明口),經醫巫閭山關口,到台安、盤山過遼河,沿遼河東岸北行,再過遼河進入鐵嶺鎮西堡,三過遼河進入開原慶雲堡、古城堡、青羊堡直至鎮北堡。
遼西邊牆根據地段的不同,相間有夯土牆、石牆、山牆等,牆外有壕,因此又稱邊壕。沿邊牆還有敵台、烽火台、關塞隘口以及與此相聯繫的軍事防禦設施城、堡、障堠等。由於畢恭深入實際,經過實地勘察,因此這些邊牆設施都比較符合實際需要,體現了“居險設阻”的設計思想,充分發揮了防禦設施的效果。

畢恭絲關形成

遼西邊牆在瀋陽迤北至開原又稱遼北邊牆、遼河邊牆或河套邊牆。在開原所轄的幾個堡,分別設有鎮北關、青羊關、新安關、清河關等幾處重要邊關。以開原城為中心,以邊堡為觸角,以牆壕為鹿砦,以烽火斥堠為監視,開原絲關正式形成。
畢恭在遼東巡撫王翱的支持下,“開設迤西邊堡壕牆,增置烽堠”,有效地阻擋了兀良哈的不斷騷擾,促進了遼東局勢的安定。由於遼西邊牆的營修,“內側保庇耕牧居民,外側救援台空戍卒”,使得兵威大振,瞄人畏服“。
隨着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恢復,以馬市貿易為特點的商業貿易有了長足的發展。明初在開原設有韃靼馬市、遼東馬市,分別與兀良哈及女真諸部互市,遼東25衞都準備有較大數量的金、帛和貨物,據正統十二年(1447)九月文獻記載:“倉庫帖金、帛、貨物不下九百餘萬”,這也反映了畢恭興修邊牆之後,有效地防止了兀良哈的騷擾和促進了馬市貿易的繁盛。
遼東局勢的安定,封建地主經濟的恢復與馬市貿易的發展,無疑是畢恭營修遼西邊牆的保護作用緊密相關的,這也為東北亞絲綢之路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

畢恭纂修《遼東志》

畢恭還是明代遼東著名學者,由他主編的《遼東志》,是保存至今的第一部綜合性東北地區史文獻,至今仍閃爍着畢恭作為具有遠見卓識學者的智慧之光。畢恭還有《遼城吟稿》。
他自升任指揮僉事後,由於政績卓著,大約在正統十二年至十三年(1447—1448),又被明朝任命為遼東都指揮使。景泰三年(1452)畢恭病逝,“上遣官諭祭,翰林學士廬陵陳循為撰神道碑”。畢恭在任期間,不僅“撫士卒,革奸弊,廣屯田,興學校,政平訟理”,是一位頗有作為的遼東高級官吏,令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