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畜羣

鎖定
畜羣是指在人的照看和控制下飼養在一起的同類牲畜羣。 [1] 
中文名
畜羣
外文名
drove
基本條件
人的照看和控制下飼養
性    質
同類牲畜羣
重要內容
畜羣結構
劃    分
按畜齡分組

畜羣背景介紹

草地“三化”、生態環境惡化使全國對中國東北草地空前關注,並達成草地過牧是導致此後果的根本原因之一的共識,全國部分地區開始禁牧、休牧、季節輪牧。問題的根本原因草畜矛盾,在草地資源一定的情況,對畜羣規模進行調整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同時,隨着草地資源受到重視,畜牧業將由傳統的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的現代化畜牧生產,畜牧業在各方面的生產效率要求得到提高。
草地放牧生態系統的功能除第一性生產外,還包括第二性生產和經濟價值生產。系統的第二性生產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系統中第一性生產所能提供的營養物質供應水平和草食家畜的生產性能。因為家畜既是生產資料,同時又具有生產力,一個合理的畜羣結構與規模使整個畜羣具有高水平產出的基礎上又保持一個高水平的生產力。所以畜羣的結構與規模直接影響到草地生態系統的第二性生產力水平,並間接影響着經濟價值的生產。目前,面對着北方草地普遍超載的現實,在穩定和提高系統第二性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措施中,依靠擴大畜羣規模已不可能,其它除品種改良、飼養管理和繁殖技術等工作外,更為可行和有效的應是在現實條件中,通過加強畜羣的經營管理,尤其是對畜羣結構的調整、管理和控制。使整個畜羣處於一個高效、合理的生產系統。草畜矛盾、畜牧業集約化使我們對傳統畜牧有更多的審視、思考,草地飼養能力的提高、草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家畜生產性能的提高是我們研究的三大核心問題。 [1] 

畜羣研究現狀

1、不同畜種組合的優化管理體系研究
對畜羣結構優化管理的目標是實現整個畜羣的最大收益,這是該研究最根本的出發點。在九十年,我國很多學者利用計算機這個有巨大計算功能的工具,以及在利用數學手段的基礎上對畜羣生產進行模擬,並進行最優化規劃。在他們的研究中,根據畜羣不同畜種的生產性能及對牧草的消化特點,把資源、勞力等因子放到研究中,,從而使得整個生產體系更加合理。同時也有人嘗試把各種具有相同生產性能的家畜組合成一個成分,這樣做能把規劃目標更加明確,使規劃更具現實意義和為人所理解。這些研究的最大特點是把資源的有限性及不同畜種對營養的需求特點考慮到研究中,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但在不同資源特點下,研究結果不同,所以研究具有區域性,不能形成普適模型。
2、同一畜種不同組分組合的優化管理體系
這個層次的研究通過對畜羣規模規劃、調整畜羣結構、確定羔羊適宜出欄期、加快畜羣週轉等方法對同一畜種進行優化管理,以達到整個畜羣的最大生產力及最大收益。研究同樣以畜羣收益為目標函數,並把時間作為自變量考慮到函數去,從而更加關注整個畜羣的生產效率及認識到母畜是畜羣生產力的起源。這些研究體現了畜牧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我國在90年代以前都沒把草地劃到每個牧主手中,草地的共用性使牧民很少計算草地資源的成本。畜羣存在很多越年羔羊。他們把羔羊的出欄標準建立在活體重上,而不計算飼養成本和生產的“邊際效應”。但當國家把草地分到牧民手上時,牧民開始注意到畜羣生產的效率。因此提高生產體系的效率研究就顯得非常需要。絕大多數的研究都得到了這樣的共識:羔羊提前出欄、提高母畜的比例、提高母畜生育率、加快畜羣週轉是提高畜羣生產體系生產潛能與效率的關鍵。並注意到羔羊出欄時間對收益和草地資源的影響,以及提高適齡母畜比例是調整畜羣結構的主要措施和提高畜羣出欄率的關鍵,這在以後的研究中相當重要。因為草地出現大面積的退化,草地保護已是國家和牧民共同面臨的問題,而提前羔羊的出欄不僅能提高整個畜羣的生產效率,而且還可以減輕草地的載畜量,特別是在草地的生態脆弱期。
3、基礎母畜不同年齡組的組合優化管理
現實中許多自然生物種羣和生物資源,如海洋、江河或池塘中的魚羣、森林、草原等生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科學管理是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備受學術界重視。關於定常種羣發展系統、時變種羣發展系統解的存在性、惟一性及系統的穩定性問題,已有許多研究成果。對於具有密度擾動或環境制約作用的非線性種羣發展系統,描述人口動態發展過程,取得一系列富有價值的成果,並在人口政策與人口控制中得到應用。從目前已知的文獻來看,大多數研究工作都是討論由常微分方程描述的生物種羣經濟學模型,並發現雌性是決定種羣規模和發展走向的唯一因素。這與畜羣種羣動態方面的研究結構有相似的結論。國內並沒有關於母畜年齡結構對整個畜羣結構及生產力影響的研究,同時也沒有對母畜羣的淘汰方法的研究。所以造成對畜羣長期生產性能的估計不足。很多學者都已意識到母畜年齡結構對整個畜羣結構及生產力的影響,並進行了大量母畜各項生產性能隨着年齡變化的變化規律研究。 [1] 

畜羣畜羣結構

畜羣結構(Livestoek populaion strueture)沒有明確的概念。在國內,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不同畜種的組合;二是同一畜種不同組分的組合;三是同一畜種基礎母畜不同年齡組的組合。三個層次從大範疇到小範圍。國內外的研究也是從三個層次對畜羣結構管理進行研究。關於畜羣結構管理的研究,國外提出的較早,但近些年來仍有大量報道。自80年代以來,國內也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畜羣結構對經濟價值生產的影響作用方面。我國對畜羣結構的研究現在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層次的研究,目前還沒有對第三個層次的研究。國內外對畜羣結構研究目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合理使用牧草或其它飼料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2)提高整個畜羣的潛在生產力和效率。 [1] 

畜羣畜羣劃分

由畜羣中各組的比例所反映的畜羣組成狀況。劃分畜組是根據一定目的進行的,其標準主要有牲畜的性別、畜齡、用途等。牲畜個體之間存在多方面的差異,其中有些是屬於與生產成果、管理要求有密切聯繫的重要的經濟性能上的差異,如提供產品的種類、數量、質量的不同,繁殖能力的大小,對於飼料、畜舍、勞力等的不同要求等等。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組可以做到將在主要經濟性能上相似的牲畜合為一組,以區別於其他牲畜。這就捨去了次要差異,而將牲畜個體間的重要差異集中表現為畜組間的差異,從而使畜羣組成狀況得到系統、清晰的反映。
劃分畜組採用的具體標準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按畜齡分組,一般幼馬是以年齡分組,幼則以月齡分組,幼雞則以周齡分組。而育肥豬的分組有的是按月,有的是按雙月,也有的按更長或更短的時間分組。又如成年繁殖母豬有的不分組,有的則細分為基礎母豬、檢定母豬、一次產仔母豬。有的把品種當作分組的標準,有的則不重視品種差異,將不同品種混合編羣,一起分組。一般是管理要求越高,生產單位的規模越大,分組越細。反映大範圍的、地區的畜羣結構,分組標準就不需要很細。
畜羣結構受很多因素影響。某一畜組在畜羣中的比重由影響本畜組和其他畜組規模的多種因素共同決定。如基礎母畜在畜羣中的比重,一方面決定於影響母畜規模的因素,如繁殖率,要求畜羣發展的速度,是否出售或外購仔畜,以及母畜除繁殖外是否還提供產品等;另一方面,還決定於影響其他畜組規模的因素,如母畜淘汰率是影響後備畜組規模的因素,育成期及育肥期的長短是影響幼畜組、育肥組規模的因素,是否人工授精影響公畜組的規模等。畜羣結構因條件改變而不斷變化。專業化的發展將導致各生產單位的畜羣結構趨向簡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