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畜力

鎖定
牛馬等大牲畜被人類馴化以後,早期主要用於提供肉食,後來才逐漸有了軍事、交通和農業用途。土壤耕作和作物播種是農業生產的基本環節,傳統時代除過人力之外,以耕牛為主體的畜力是耕作播種的主要動力來源,以至牛耕成為傳統農業確立和發屢的標誌。
中文名
畜力
拼    音
chù lì
外文名
Animal power
基本解釋
運輸或牽引農具的牲畜的力量
詳細解釋
積蓄力量

畜力發展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宗廟之犧,為吠畝之勤”,畜力耕作逐漸興起。牛,性情温順,體壯力大且持久,是耕田拉車的首選,以至牛耕普及成為傳統農業確立的重要標誌。從1923 年山西渾源縣出土的牛尊看,春秋後期晉國的牛已穿有鼻環。《呂天春秋·重己》還有牛穿鼻環的記載。穿上鼻環的牛,容易牽拉和控制,性情也變得更為馴順,可用於耕作或駕車。據《戰國策·趙策》記載,秦國用牛耕田,從水路運糧,農業生產水平大大超越趙國等東方諸國,糧足兵強應是其克敵制勝、統一天下的根本。漢初畜力奇缺,後經休養生息,到漢武帝的時候,已出現“眾庶街巷有馬,降陌之間成羣”的局面。馬牛等大牲畜飼養數量的大幅度增加以及耕具的改進,為畜力在農業中的廣泛使用提供了條件。西漢關中地區耕、摩、藺相結合的土壤耕作體系,趙過發明褸車、推廣代田法,以及漢武帝以後冬小麥種植的推廣,實際上均與牛耕的普及有密切關係:東漢應昭説:“牛乃耕農之本,百姓所抑,為用最大,國家之為強弱也。”可見耕牛作為基本的農業動力來源,在當時已很受重視:新中國建立後全國許多地區都有漢代畫稼石“牛耕圖”出土,出土鐵樺的地方更多,也説明漢代牛耕已相當普遍。

畜力畜力與農田灌溉

灌溉是提高作物產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消耗能量較大的生產項目。中國農田灌溉開始於戰國時代,而畜力灌溉機具一牛轉翻車的使用,至遲始於唐代;畜力排灌的原理是利用畜力在一定地點的連續工作,即採用迴轉運動並由地平面上的迴轉運動把動力傳送到機具本體最後使機具產生動作做功這間需要一對斜齒輪的傳送。
牛轉翻車結構較複雜,造價較高,估計富裕户才能用得起或用得上:早在東漢時期,中國人已將畜刀踏礁應用於穀物加工,併發明瞭翻車(或稱龍骨車)這種灌溉工具。《舊唐書·文宗紀》 載:“大和二年(828),內出水車樣,令京兆府造水車,散給緣鄭伯渠百姓,以概水田。”這裏所説的水車當是翻車或龍骨水車。早期翻車當是腳踏手搖的人力翻車,形制有大有小。唐宋及其以後,南方經濟後來居上,土地得到大面積開墾,水早輪作制的推廣,使單位面積土地的灌排任務量加大。特別是不少田地,利用渠堰不便自流灌溉,就需要藉助機械稱畜力及自然力來引水或提水。尤其是需要有相匹配的畜力投入,以保障農田灌概的動力來源:隨着水車製作及使用技術的日益成熟,畜力、風力和水力翻車相繼出現,並且在江南等地推廣開來,其中畜力翻車的應用比較普遍。

畜力傳統畜力利用的文化意義

中國農業的畜力利用大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主要是用牛拉犁耕田。秦漢以後畜力利用範圍逐漸擴大,農業的動力來源形成以畜力牽引與人力操作相結合的特徵。牛馬之力的大量使用和普遍的家庭飼養,為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動力保障,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擺脱了繁重的農業勞作,並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由於耕牛役畜的家庭飼養及其在傳統農業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農民與牛馬朝夕相伴,相互依賴,共同經受寒風烈日下的勞作之苦,所以人畜之間往往會產生一定的情感。一方面,歷史時期人們對牛馬愛護有加,在疾病防治和飼養繁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歷代政府還有保護耕牛的法令;另一方面,歷史上形成大量歌頌耕牛役畜的詩文以及相關的擬人化描寫。 反過來講,如果中國古代飼養牲畜主要是為了吃肉,那麼其畜牧文化必然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以下主要就前一方面予以簡單闡述,大致反映傳統時代畜力利用的文化意義。 [1] 

畜力畜力與機械力的更替

近代中國農業生產倚重畜力、較少採用機械力,而美國飼養牲畜的數量雖遠遠超過中國,但其牲畜多作為生產畜所用,較少役使。出現此種差別,源於兩國農業生產環境的根本不同。美國地廣人稀,在農業生產上採取比較粗放的經營方式,農業資金的充足、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農民對於工作效率的重視,使美國早在20世紀初期就已達到了較高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而在民國時期的中國,儘管當時已經開始引進或在某些農院校研製和改造農具,在試驗田或富裕農村已經零星出現了先進的農業機械,但這只是個別現象,並未面積推廣。農業機械力遭到畜力的頑強抵制,究其原因,首先在於機械力和畜力使用成本的差異。1920年代卜凱曾針對畜力和機械力的耕種成本進行過周密的計算,結果顯示,“使用機器耕地的費用為每公頃需銀10.43 元”,而“使用牛耕田每公頃費用約需銀4.00元”。機器耕種的成本是畜力的2.61倍。農民生活貧困和農業資金的匱乏,使農民尚且無力購買和飼養一頭役畜,遑論支付農機的購買和使用成本了。其次,當時中國能製造大型農機具的廠家少之又少,農民很難購買到所需的農機。即使買來農機,在農業技術落後和農民受教育程度低下的情況下,農民也不會使用和維修保養。除此以外,耕地的細碎化不方便大型農機作業,落後的傳統農具也無法與先進農機特別是拖拉機的耕作需要相配套,如果購買相配套的農機具,又是一筆較大的開支。因此畜力成為相對於機械力更經濟方便、相對於人力更高能高效的農用動力,在農業生產活動和農村經濟生活中舉足輕重。即使到集體化時期,這種情況仍未發生改變,國家高度重視役畜存欄的數量,嚴禁肆意宰殺役畜,足可見畜力對於當時農業生產活動的重要性。機械力在西豆莊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始於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中後期開始增多,1979—1980年西豆莊購買的三台拖拉機,促使機械力在其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