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留侯鎮

鎖定
留侯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地處留壩縣西北部,北接玉皇廟鎮,南鄰勉縣張家河鎮,西與寶雞市鳳縣留鳳關鎮接壤,東連紫柏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5.2千米 [1]  ,總面積281.99平方千米。 [2] 
留侯鎮是省級文化旅遊古鎮、教育強鄉鎮,漢中市十佳“魅力鄉鎮”。境內有國家3A級旅遊景區張良廟紫柏山風景區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張留侯祠1處,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1個,古連雲棧道、陳倉棧道、諸葛亮出祁山點將壇等多處遺蹟。 [1] 
截至2020年6月,留侯鎮下轄6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末,留侯鎮户籍人口2846人 [2]  。2011年,留侯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869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950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6億元。 [1] 
中文名
留侯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
地理位置
留壩縣西北部
面    積
128.96 km²
下轄地區
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棗木欄村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4101
氣候條件
暖温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張良廟
紫柏山
車牌代碼
陝F
人    口
2846人(2018年)

留侯鎮歷史沿革

因漢張留侯祠(張良廟)坐落於境內廟台子街,故稱留侯鎮。
夏商屬梁州。
周屬雍州。
春秋秦漢至明代在故道縣、梁州、梁泉縣、鳳州之間劃變。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屬留壩廳轄。
民國二年(1913年),屬留壩縣轄。
1949年12月,設留侯區屬留壩縣。
1958年12月,屬鳳縣。
1961年9月,屬留壩縣改為東風公社。
1973年,複稱廟台子公社。
1984年4月,改為鄉,轄3個行政村。
1996年12月,撤區並鄉建鎮,將閘口石鄉、廟台子鄉撤銷合併設立留侯鎮,共轄8個行政村。 [1] 

留侯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轄棗木欄、桃園鋪、廟台子、閘口石、營盤、月九、瓦泉寺、火燒關8個行政村;下設34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留侯鎮下轄6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棗木欄村。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729103201
220
桃園鋪村
610729103202
121
廟台子村
610729103203
220
閘口石村
610729103204
220
營盤村
610729103205
220
月九村
610729103207
220
火燒關村

留侯鎮地理環境

留侯鎮位置境域

留侯鎮地處留壩縣西北部,北接玉皇廟鎮,南鄰勉縣張家河鎮,西與寶雞市鳳縣留鳳關鎮接壤,東連紫柏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5.2千米 [1]  ,總面積281.99平方千米。 [2] 
留侯鎮人民政府

留侯鎮地形地貌

留侯鎮地處秦嶺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境內主要以山地為主,羣山環抱,有“山陡嶺多溝谷碎,七山二嶺一分川”之稱。最高點位於紫柏山主峯,海拔2610.2米;最低點位於五里鋪村,海拔800米。 [1] 

留侯鎮氣候特徵

留侯鎮氣候屬暖温帶濕潤季風氣候。由於受秦嶺阻擋及紫柏山等特殊山地的影響,呈現出多種氣候小區。多年平均氣温11.5℃,1月平均氣温-4.2℃,極端最低氣温-16.5℃:7月平均氣温19.2℃,極端最高氣温33.7℃。平均氣温年較差25.9℃,無霜期年平均205天,最長220天,最短190天。年均日照數1590小時,0℃以上持續期283天,生長期年平均209天。年平均降水量857毫米,極端年最大降雨1505毫米(1981年),極端年最小降雨569.8毫米(1997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7月最多。 [1] 

留侯鎮水系水文

留侯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北棧河、正河、羅家河等,其中北棧河發源於光華山,經張良廟流經留壩縣城,向南流入褒河,境內流長36.3千米,流域面積156.3平方千米;正河發源於紫柏山西北部,境內流長33.1千米,流域面積200.2平方千米。 [1] 

留侯鎮自然資源

留侯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銀、銻、鐵等。其中鐵礦儲量104.1萬噸;磁鐵、赤鐵儲量9.2萬噸。境內稀有樹種主要有廟台槭、紫柏、紅豆杉等;野生中藥材有黨蔘、豬苓、天麻、玄蔘等百餘種;珍稀野生動物有大鯢、林麝、羚牛等。 [1] 

留侯鎮自然災害

留侯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低温、霜凍、大風、泥石流、滑坡等。 [1] 

留侯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轄區總人口2827人。總人口中男性1479人,佔52.3%;女性1348人,佔47.7%;14歲以下247人,佔8.7%;15—64歲2009人,佔71.1%;65歲以上571人,佔20.2%。2011年,留侯鎮人口出生率8.8‰,人口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3人。 [1] 
截至2018年末,留侯鎮户籍人口2846人 [2] 

留侯鎮經濟

留侯鎮綜述

2011年,留侯鎮財政總收入178萬元,比上年增長18.7%。2011年,留侯鎮實現税收120萬元。
2011年,留侯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11元。 [1] 
2018年,留侯鎮有工業企業1個。
2018年,留侯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2] 

留侯鎮第一產業

2011年,留侯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869萬元,比上年增長7.5%,農業增加值0.13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8%。農業耕地面積3990畝。
留侯鎮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為主。2011年,留侯鎮糧食生產451.1噸,其中玉米313噸,馬鈴薯138.1噸。
留侯鎮主要經濟作物有中藥材、食用菌等。2011年,留侯鎮西洋參播種面積850畝,鮮參產量30噸;香菇24萬筒,產量63噸。
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累計造林1.48萬畝,林木覆蓋率91%。2011年,留侯鎮水果種植面積0.13萬畝,產量31噸,主要品種有桃、獼猴桃。
留侯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留侯鎮生豬飼養量6890頭,年末存欄2790頭;羊飼養量748只,年末存欄372只;牛飼養量1069頭,年末存欄899頭;家禽飼養量1.6萬羽,上市家禽1.2萬羽。2011年,留侯鎮生產肉類291噸;畜牧業總產值969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3.8%。 [1] 

留侯鎮第二產業

留侯鎮初步形成了以銀銻礦、鐵礦開採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留侯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50萬元,比上年增長16.5%,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2%。 [1] 

留侯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有商業網點89個,從業人員193人。2011年,留侯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6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5%。
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有廟台子信用社、閘口石信用社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135.6萬元,比上年增長18%;人均儲蓄9240元:各項貸款餘額1792.2萬元,比上年增長28%。 [1] 

留侯鎮交通運輸

留侯鎮境內316國道貫穿全境,境內通村公路全部實現等級硬化,閘紫路(閘口石至紫柏山)、廟二路(廟台子至勉縣二溝)、土玉路(土地嶺至玉皇廟)通行,新修橋樑13座。2011年,留侯鎮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70千米。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鎮區道路總長度5千米;鎮區橋樑1座,總長度25米。 [1] 

留侯鎮社會事業

留侯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8個,農家書屋8個,藏書1.2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業餘文學創作人員15人。 [1] 

留侯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有小學2所,在校生13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留侯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81.2萬元,比上年降低29%。 [1] 

留侯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8個,其中中心衞生院2所,村衞生室6個;病牀6張。專業衞生人員8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截至2011年末,留侯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856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04人,參合率96%。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0%。 [1] 

留侯鎮環境保護

2011年,留侯鎮新建村級排污系統1處,通户檢查井18個,集中化糞池1座,埋設排污管道350餘米,實現農户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在閘口石、營盤新建沼氣30口。 [1] 

留侯鎮歷史文化

張良廟
張良廟,位於陝西漢中留壩縣西北17千米處紫柏山麓的廟台子,又名留侯祠。據説,張良廟原由張良的十世玄孫漢中王張魯為紀念先祖而建,歷代都有重修和擴建,而以隋、唐、宋各代規模最盛。現存張良廟佔地面積14200平方米,為明、清建築。六大院,廳廊室舍共156間,樓、亭、殿、閣錯落有致,碑刻39通,摩崖題字51塊,匾額50多面,楹聯40餘副。廟前青磚砌成的山門前有大照壁一面,上畫山水圖案。廟門左側豎一石碑,上有“紫柏山漢張留侯辟穀處”字跡,門楣有磚刻“漢張留侯祠”五個大字。大門左右懸着對聯。
2006年5月25日,張良廟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留侯鎮風景名勝

張良廟—紫柏山景
張良廟—紫柏山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 [4]  。漢張留侯祠,俗稱張良廟,是東漢末年漢中王張魯為紀念一代謀臣,漢初三傑之一張良而建,位於秦嶺南坡紫柏山麓,青山環抱,溪澗縈繞,曾是早期道教活動的勝地之一,陝南道教活動的中心。經歷代整修擴建,佔在1.4萬多平方米的張良廟如今有大小九個院落,殿、堂、樓、閣、亭、廊、橋、榭等多類古建築,150餘間房舍。主要景觀有牌樓、進履橋、大山門、三清殿院、二山門、大殿院、北花園、拜石亭、回雲亭、南花園、第三洞天、草亭、雲梯和授書樓等。其中屹立於大殿後山嶺之巔的授書樓是廟內的最高建築,掩映在紫柏青松間,急隱忽現於雲海霧濤之中,猶如仙閣。廟內佈局匠心獨運,建築雕樑畫棟,古韻依舊,香纏霧繞中似有仙蹤可覓。現存摩崖題刻51處,碑題39通,楹聯40餘幅。
早在1965年,張良廟就被陝西省列為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張良廟紫柏山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紫柏山又被列為陝西省三大名山之一,成為開發漢中市旅遊資源的龍頭。
張良廟—紫柏山景區是由張良廟、紫柏山組成,集山嶽、峽谷、洞坦、泉溪、雲海、森林、高山草甸、珍奇動物、稀有植物等自然景觀及古代建築、園林、摩崖石刻、古戰場遺址、古文化風情、宗教文化於一體,形成陝南最大最獨具魅力的旅遊度假地,1993年被列入省級風景名勝區。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