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

鎖定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是由約翰·卡拉辛斯基執導的劇情片,朱麗安妮·尼科爾、多米尼克·庫珀等參加演出。
該片講述了莎拉失戀後陷入深深的困擾之中,她將自己的經歷寫進畢業創作之中,以短片訪問的形式挖掘男人大腦裏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念頭,察覺到那些隱藏在人們大腦深處的黑暗面的故事 [1] 
中文名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
其他譯名
醜陋人物的簡短訪談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Independent Film Channel
製片地區
美國
導    演
約翰·卡拉辛斯基
主    演
朱麗安妮·尼科爾
多米尼克·庫珀
蒂莫西·赫頓
片    長
80 分鐘
上映時間
2009年9月25日
對白語言
英語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劇情簡介

讓莎拉(朱麗安妮·尼科爾森 Julianne Nicholson 飾)覺得無法接受的並非她失戀了這一事實,而是她的前男友竟然沒有任何理由的選擇了離開她,這令個性認真頑固的莎拉百思不得其解,莎拉陷入了深深的困擾之中。
電影海報1
電影海報1(2張)
  莎拉正在準備她的人類學畢業論文,她將自己的這段經歷結合進了畢業創作之中,以短片訪問的形式試圖挖掘出男人大腦裏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念頭。漸漸的,莎拉察覺到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些隱藏在人們大腦深處的黑暗面,以及人類和人類之間交流的無用和虛偽,令她感到恐懼。與此同時,莎拉發現,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以為的自己,竟然會有着如此巨大的差異。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演職員表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演員表

角色 演員
- 麥克思·明格拉
- 克里斯托弗·米洛尼
- 羅麗·巴格萊
- 邁克爾·瑟沃瑞斯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職員表

導演 約翰·卡拉辛斯基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幕後花絮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演而優則導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的創作靈感源自大衞·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所著的一本同名故事精選集,裏面記錄的全部都是一些男人以及他們與女人之間的複雜關係的,然後再以一種黑色幽默和令人煩擾的勘查方式,進行深入地挖掘……影片是演員出身的約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同時他還擔任了編劇、製片人和表演的工作,用最實際的行動證明,自己在電影工業裏的多面性。雖然他今年剛剛30歲,卻完全有資格躲在攝像機背後,給一些像威爾·福特(Will Forte)、威爾·阿奈特(Will Arnett)、克里斯托弗·米洛尼(Christopher Meloni)和蒂莫西·赫頓(Timothy Hutton)這樣的名演員做表演方面的指導,卡拉辛斯基説:"我們所有人都是這部影片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那種感覺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坦白的説,能夠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真的是很幸運,比如説我之前出演的那部著名的電視劇《辦公室》(The Office),所帶來的影響力幾乎可以説是異常地驚人的,我當然希望這部影片能夠起到相似的作用,所以我先把它帶到了今年年初的聖丹斯電影節,取得了不錯的反響,也順利地找到了願意負責影片的發行工作的電影公司。"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劇照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劇照(11張)
約翰·卡拉辛斯基在《對醜陋人物的簡訪》中做出的最為驚人的舉動,就是為它聚集了一大批明星面孔,這顯然要歸功於卡拉辛斯基在這個行業裏沉浸了多年的豐富經驗,他表示:"打從一開始,我就已經在腦子裏考慮好了自己需要的演員人選了,可以説是一邊忙於劇本的創作,一邊接觸那些被選中的人……當我拿到了《辦公室》的片酬之後,就把所有的錢都花在獲得小説的電影版權上了,不過,在此之前我已經開始着手劇本方面的工作,因為我實在是太喜歡這個故事了,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勢在必得的野心--當然,我知道更多的人喜歡稱之為'愚蠢',當我拿到了小説的版權之後,已然明確地知道應該由誰來扮演裏面的人物。那個時候,我在紐約等待機會,雖然我度過的是一段相對快樂的日子,不過我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尋找刺激創造力的辦法,不斷地挖掘靈感。後來,我發現自己只有在電影院裏才能獲得創作的衝動,尤其是在觀看那些獨立電影的時候,所以我總是儘可能多地待在這樣的地方,因為我還能從中看到一些演員所完成的令人畏懼的表演,那些都是我希望在自己的影片中有所體現的。我在紐約見識到了一大羣不可思議的演員,不管是獨立電影還是舞台劇,都是他們自由展示才藝的平台,我知道自己多麼渴望他們能夠出現在這部影片中,而且我感到非常地幸運,因為我成功地説服了他們。"
不過,約翰·卡拉辛斯基也承認,能夠成功地聚集這些表演功力非常出眾的演員,大衞·福斯特·華萊士的原著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卡拉辛斯基繼續説:"嚴格説來,《對醜陋人物的簡訪》所講述的故事並不是分毫不差地從小説中平移過來的,原著只是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素材而已……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我惟一的意圖就是將華萊士引起的話題帶入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裏,通過一種與眾不同的媒介,讓更多的人瞭解它。不過由於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故事載體,所以勢必要對裏面的一些內容做出更為激烈的更改。我之所以非要製作一部這樣的電影作品,同時又對原著小説產生如此大的共鳴,這一切都要源於華萊士的寫作方式,所以我真的想以一種比較公正、客觀的態度向更多的人展示這位作家的不同尋常之處,包括他所製造出的巨大沖擊。在我看來,華萊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萬事通',這個世界上似乎就沒有他不知道的,而且我覺得華萊士的小説本身就是一個近乎於完美的表演素材,所以我根本無需花費太大的力氣和演員們進行相關的講解,只要在關鍵的地方提醒一下即可,因為'訪談'對於他們來説,基本上而言就是家常便飯了,他們惟一需要做的,就是裝成來自於各行各業的普通人。"

對醜陋人物的簡訪文學異類

本身就是一位作家的約翰·卡拉辛斯基,是從一種純粹文學的觀點出發,繼而對大衞·福斯特·華萊士的小説產生敬畏的心理的,卡拉辛斯基承認道:"坦誠地説,原著在文學的領域裏屬於非常態的'異類'--我完全明白這麼有意思的內容為什麼之前卻沒有人興起改編它的念頭,因為華萊士的作品在這方面已經強大到令人膽怯的地步,你之所以退卻,是因為作為一名讀者,你是非常地敬佩這部小説的,所以那對於你來説也會成就一番與眾不同的獨特經歷。在我看來,華萊士無疑是我印象中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而且具備了所有我能想象得到的才華。他的小説擁有的是一種不規則的寫作模式,選擇通過一問一答的採訪方式來展現裏面人物的特色,也就是以他們説的話來揣摩這些人的心理……對於我來説,我從小説中看到的都是一些幾近於完美的對話,不過在創作劇本的時候,這也成了我需要解決的最大挑戰和難題,如何將這一切在一部電影作品中貼切地演繹出來,同時又不會顯得太過沉悶無聊?另外,華萊士還是一位不可思議的'文藝男',所以我在編輯小説的對話的過程中,特別在裏面保留了一些文學方面的心靈感應,然後還有意進行了柔和的處理,就為了讓裏面的人物顯得更容易被理解一些。不過除此之外,我所創作的劇本的內容絕對完全來自於華萊士的原著,我實在沒辦法避免這一切的發生,因為他的小説中所講述的那個故事,為裏面所有的人物都帶來了不可思議的鮮活氣息。"
在得知約翰·卡拉辛斯基買走了自己小説的版權之後,大衞·福斯特·華萊士在自殺之前,還曾親自打電話給他,同時傳達了自己的祝福和支持,卡拉辛斯基不無遺憾地説:"也許這是天才的通病,他們比咱們這些普通人更容易看破紅塵,也更容易鑽牛角尖一些,我至今不敢相信他竟然那麼草率地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還記得當我接到他的電話時,激動得都有點語無倫次了,他的聲音是那麼地輕柔、那麼地美好,他非常地親切,而且很有雅量,讓我的神經很快就從緊張變得輕鬆起來。華萊士對我説,對於有人能夠接手改編他的作品,他感到非常地高興,他還告訴我自己最初創作這個故事時的意圖,是想把它寫成一個你永遠沒有看過或沒有聽説的單一人物的故事,可是最終卻演變成了圍繞着同一個人,出現了多個角色的模式,而且你還能從中瞭解到他們的所有信息--這正好也是我在影片中努力實現的目標。我接到華萊士的電話的時候,正好剛剛完成劇本的創作,如此看來,我們的想法和構思也是基本上吻合的,這個發現對於我來説產生了非常鼓舞人心的作用,就好像是一個提神的醒腦劑,讓我昂首挺胸地進入影片的拍攝階段,因為我知道,我和華萊士走上的是相同的道路,而且我們正在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去重新呈現他的作品中所講述的一切。"
對於約翰·卡拉辛斯基來説,《對醜陋人物的簡訪》無疑象徵着他在事業上的一個巨大的飛躍,而他在寫劇本的時候,裏面做出最大變動的,就是女主角莎拉·奎恩了--她的扮演者是朱麗安妮·尼科爾森(Julianne Nicholson),卡拉辛斯基形容道:"我至今還記得,當我在電話中與大衞·福斯特·華萊士説起就莎拉這個角色所做出的一些相應的變動時,他一下子就變得特別地興奮起來,他對我説,他一直將小説當成一個不是很完善的作品,因為他總是覺得裏面有的地方表達得還不夠充分,有種很受限制的束縛感,而且也找不到把所有的人物全部聯繫到一起的方法……所以當我從小説中挑出一個角色,然後賦予她莎拉的身份,一切問題突然之間就全部都迎刃而解了。最開始的時候,我寫過一個草稿,讓裏面所有的人物都以一種無交集的直線形的方式發展,當時看起來還是挺不可思議的,可到了最後,當我重新整體地通讀一遍之後,總是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有點被強迫或捏造出來的不真實感。所以我很快就意識到,想要消除類似的茫然,就只能回到一開始,重新改變故事的結構,於是我們就製造出了一個名叫莎拉的女學生。"
既當編劇又做導演的約翰·卡拉辛斯基還在影片中飾演了一個角色,不過這並非他最初的本意,卡拉辛斯基説:"本來,這一次我是打算把自己完全隱身於幕後來着,因為我非常確定的一點,那就是我找來的這些演員,肯定能夠完美地勝任他們所對應的角色,而且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比我強……但是到了最後一分鐘,我們説好的一位演員突然出現了緊急狀況,原因是影片的拍攝時間表與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出現了衝突的情況,所以就正好留出了一個空缺,當時距離我們拍攝相關的部分只有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了,雖然足夠我們找到另外一位演員進行填補,可問題是這個角色有一段非常長的獨白,同時他也是影片中很重要的一個角色,臨時找人來湊數肯定是不可行了。當時我已經拍好了其他人物的訪談內容,就差這一個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瞭解劇本、迅速就能進入角色的人選,然而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對於任何人來説,所面對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就算他能把所有的對白全部背下來,想要讓他參與的這一部分與前後融會貫通,也需要一些時日--如此看來,似乎也只有我才能擔當起這個重任了,幾位製片人和我坐在一起仔細地討論了目前的困境,最終決定由我來飾演這個角色,而那段獨白,我讀過不下100次,早就熟記於心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