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申時行墓

鎖定
申時行(公元1535~1614年),字汝默,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在蘇州出生的大官僚(明蘇州狀元)。申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考中狀元后,步步高昇,官至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卒後追授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等職。萬曆本年為立太子問題遭人彈劾,辭官回蘇,歿後,諡文定,因稱申文定公。
申墓前的基表牌坊及石人、石獸在1966年前後相繼被毀,墓穴、神道碑亭、享堂及8塊巨碑尚存,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申時行墓
國    籍
中國
人    物
申時行
時    期
明代

申時行墓歷史沿革

20世紀60-70年代,由於“文革”破壞等原因,申時行墓區墓道門、享堂地坪出現了破損,木構件也缺損開裂、腐爛。墓道兩側的石武士、文官石像、墳包外圍的石牆更是壞的壞、倒的倒,看上去十分荒涼,連墳包在哪裏都一度難以確認。
2007年3月起,蘇州博物館考古部對照池以西的墓冢部分進行了清理。
2008年8月起,石湖景區對掩隱在竹海里的申時行墓冢進行了整修。現今,墓冢的最東面是一條全新的通道,全部用平整的青石鋪砌;再向西則有台階、欄杆、羅城的門牆和門道;最西面就是直徑約7米的墓冢,以及圍在墓冢外側的羅城。此前,申時行墓的享堂、大門、神道、照池等已經陸續修復,停車場等設施也已配套到位。
在蘇州歷代陵墓中,規模最大又保存較完整的要數申時行墓了。申墓坐落在吳山東麓周家橋西,羣眾俗稱申家坡。這座墓佔地百畝以上,封土高出地面丈餘,前有石砌的空層石階,原來墓道兩邊列有墓表牌坊及石人、石獸,墓道門正中為神道碑亭和享堂,神道碑亭內樹巨碑,上書“明太師申文定公神道”,碑亭後享堂五間均是明代建築,堂內立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巨碑7塊。該墓規模之大,可稱明代高官顯宦墓葬的典型,在江南一帶是罕見的。

申時行墓現存情況

墓東向,規模宏偉。1966年前後曾遭到破壞,華表、牌坊、石獅、石旗杆、石虎、石羊、碑亭、望柱、羅城等均被毀,文臣、武士石像及石馬亦被砸毀頭部,推倒在地。墓門、神道碑、享堂、諭祭碑、照池及墓家尚完整。
墓門三間,單檐硬山頂,清水細磚牆,前後各開拱門三個,抬梁式屋架。明間立神道碑,正面攜"明太師申文定公神道",碑陰刻巡按御史以下官員名銜九行。碑高4.66米,寬1.25米,額雕二龍戲珠,下承龜趺。
享堂為單檐歇山式,面闊五間19.4米,進深七檁8.2米,檐高2.9米。大金磚鋪地。柱下承青石鼓墩和磉,拄頭有卷殺,置坐鬥。扁作梁,不施雕刻,僅於脊童柱兩側飾以粗獷的"山霧雲"。樑架壯碩,舉折平緩。
左右次間和梢間立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至四十四年的諭祭、賜諡、題奏等碑八方,高4.24至4.35米、寬1.1至1.5米不等。
照地呈月牙形,池後墓冢完好,封土高約3.5米,直徑約7米,已被竹林覆蓋,青石羅城倒塌。
申時行墓為典型明代高官顯宦墓葬,亭堂、墓門建築和石人、石馬、龜趺雕刻,都富有時代特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