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申丹

(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人文學部主任)

鎖定
申丹,女,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 [2]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人文學部主任。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敍事學分會名譽會長 [2]  。被美國、英國、歐洲多家敍事研究和文體研究頂尖期刊(如Narrative、Style和Language and Literature等)聘為顧問或編委 [29]  。出版著作11部 [30]  ,在國內外一流學術期刊、參考書和論文集發表文章約二百篇,其中超過40篇在國外發表的被AHCI檢索,在國內發表的有近百篇載於CSSCI源刊 [30] 
中文名
申丹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長沙
畢業院校
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
北京大學(本科)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英語
職    務
人文學部主任
任職院校
北京大學
教學職稱
教授

申丹人物履歷

北京大學西語系英語專業學士(1978.2—1982.1)
申丹教授 申丹教授 [3]
北京大學西語系英語專業出國預備研究生(1982.2—1982.7)
英國愛丁堡大學英語系碩士(M.Sc.)、高級碩士(M.Lit)轉碩博連讀,直接獲博士學位(1982.10—1987.11)
1987.12—1989.8 北京大學英語系講師
1989.8—1992.8 北京大學英語系副教授
1992.8— 北京大學教授(破格晉升
2018.1—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
2022.12— 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一級教授
1993.11— 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資格)
2004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人文社科類首批)
2015-2017 北京大學校學位委員會委員
1996年起,北京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1999-2016年,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
2016年4月14日,北京大學聘任申丹為人文學部主任。 [1-2] 
座談會後合影(左一為申丹教授) 座談會後合影(左一為申丹教授)
2018年5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考察期間,習近平看望鄧小南王緝思林毅夫錢乘旦、申丹、杜維明安樂哲等資深老教授,並同他們親切交談。 [4] 
2022年4月27日,北京大學人文學部等班子換屆聘任會舉行。聘任申丹為人文學部主任。 [5] 

申丹研究方向

英語語言文學;敍事理論與小説闡釋、文體學、翻譯學

申丹學術榮譽

2014年以來連年上榜愛思維爾(Elsevier)在國際上高被引的中國學者榜單(“藝術與人文領域”)
入選2022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年度影響力”榜單 [6] 
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3年獲“中國英語教育特殊貢獻榮譽證書”(教育部高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頒發)
1999首批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外國文學類
1997年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首批人選
199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申丹獲獎記錄

除另有説明,均為唯一獲獎人
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教育部第五屆(2009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教育部第六屆(2013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教育部第八屆(202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第一獲獎人)
第四屆全國優秀外國文學圖書獎一等獎
第二屆全國青年優秀社科成果專著優秀獎(最高獎)
2010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
北京市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2022年首次評選)
國家新聞出版署首屆“三個一百”原創著作(第一作者)
2012北京大學“國華傑出學者獎”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三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類獎
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首屆王佐良外國文學研究獎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大學人文社科百項精品成果獎
北京大學第三屆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北京大學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第二屆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
北京市高校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秀成果獎

申丹研究成果

  • 發表專著
  1. Discourse and Style: What Narratology and Stylistics Can Do for Each Other (申丹更新改寫和翻譯), 倫敦Routledge出版社,將在2024年出版。
  2. Dual Narrative Dynamics, 倫敦Routledge出版社,2023年1月。 [7] 
  3. 雙重敍事進程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
  4. Style and Rhetoric of Short Narrative Fiction: Covert Progressions Behind Overt Plots ,紐約和倫敦Routledge出版社2014精裝版和電子版,2016平裝版。
  5. 《敍事學理論探賾》,台灣秀威資訊出版,2014。
  6. 《敍事、文體與潛文本——重讀英美經典短篇小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011,2018再版。
  7. 《英美小説敍事理論研究》(申丹、韓加明、王麗亞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013第4次印刷,2018再版。
  8. 《敍述學與小説文體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2007年第三版第3次印刷;2019年第四版。
  9. 《文學文體學與小説翻譯》( Literary Stylistics and Fictional Translation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2007年第5次印刷,2017再版。
  10. 《西方敍事學:經典與後經典》(申丹、王麗亞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020年第7次印刷,2022年第二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 
  11. 跨越學科邊界——申丹學術論文自選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12. 文敍之思》,商務印書館(上海),2022。
  • 發表譯著
  1. 解讀敍事》(J. Hillis Miller著,申丹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2004年第3次印刷。
  2. 當代敍事理論指南》(James Phelan和Peter J. Rabinowitz主編,合譯,第一譯者並負責全書校統稿,69.6萬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 小説與電影中的敍事》(Jakob Lothe著,徐強譯,申丹校),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 主編刊物
  1. 《新中國60年外國文學研究》(申丹、王邦維總主編,共六卷七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 西方文體學的新發展》(主編,三萬字前言和導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2012。
  3. 《歐美文學論叢:歐美文論研究》(申丹、秦海鷹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4. “新敍事理論譯叢”(叢書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2011。
  5. “北大歐美文學研究叢書”(叢書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今。
  6. “北京大學人文學科文庫”(文庫總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今。
  • 發表論文
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參考書和論文集中共發表文章約200篇(包括導讀、書評等),其中超過四十篇在期刊上發表的被國際索引A&HCI檢索,在國內發表的有近百篇載於CSSCI源刊。
北美和歐洲發表的包括:
1.Dan Shen. “Stylistics, Narratology, and Point of View: Partiality, Complementarity, and a New Definition” Style 57.4(2023冬季刊):415-439. [8] 
2.Dan Shen. “One Focalization, Dual Progression, and Twofold Irony: Katherine Mansfield’s ‘A Dill Pickle.’” Style 56.1-2 (2022): 10-31. [9] 
3.Dan Shen. “Naturalistic Covert Progression behind Complicated Plot: Kate Chopin’s ‘A Pair of Silk Stockings.’” JNT: 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52.1 (2022): 1-24. [10] 
4.Dan Shen. “‘Covert Progression’ and Dual Narrative Dynamics.” Style 55.1 (2021): 1-28. [11] 
5.Dan Shen. “Debating and Extending Covert Progression and Dual Narrative Dynamics.” Style 55.1 (2021): 117-156. [12] 
6.Dan Shen. “Fictionality as a Rhetorical Resource for Dual Narrative Progression.” Style 53.4 (2019): 495-502. [13] 
7.Dans Shen, “Auteur implicite / Implied Author”, Glossaire du RéNaF. [14] 
8.Dan Shen, “Progression cachée / Covert Progression”, Glossaire du RéNaF. [15] 
9.Dan Shen. “Covert Progression,Language and Context.” In Rethinking Language,Text and Context. Ed. Ruth Page,Beatrix Busse and Nina Nørgaard. London:Routledge,2019. 17-28. [16] 
10.Dan Shen and Kairui Fang. “Stylistic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Ed. Kelly Washbourne and Ben Van Wyk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19. 325-337.
11.Dan Shen. “Two Conceptions of Experientiality and Narrativity:Function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artial Answers: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16.2(2018):263-270.
12.Dan Shen. “Dual Narrative Progression as Dual Authorial Communication:Extending the Rhetorical Model.”Style 52.1-2(2018):61-66.
13.Dan Shen. “Dual Narrative Movement and Dual Ethics.”Symplokē 25.1-2(2018):511-515.
14.Dan Shen. “’Contextualized Poetics’ and Contextualized Rhetoric:Consolidation or Subversion? ” In Emerging Vectors of Narratology. Ed. Per Krogh Hansen,et. al. Berlin and Boston:De Gruyter,2017. 3-24.
15.Dan Shen. “Joint Functioning of Two Parallel Trajectories of Signification:Ambrose Bierce’s “A Horseman in the Sky.” Style 51.2(2017):125-145.
16.Dan Shen. “Historicalness,Comprehensiveness,and Innovativeness.” Style 51.1(2017):88-100.
17.Dan Shen. “What are Unnatural Narratives? What are Unnatural Elements?” Style 50.4(2016):483-489.
18.Dan Shen. “Dual Textual Dynamics and Dual Readerly Dynamics.” Style 49. 4(2015):411-438.
19.Dan Shen. “Review: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tylistics.” Style 49.4(2015):161-165.
20.Dan Shen. “Review: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Stylistics.” Style 49.4(2015):165-169.
21.Dan Shen. “Unreliability.” In Handbook of Narratology,2nd edition. Ed. Peter Huhn et. al.,Berlin:De Gruyter,2014. 896-909.
22.Dan Shen. “Defending the Validity of Stylistics and Trying to Make it More Helpful to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In 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udies. Ed. Monika Fludernik and Daniel Jacob. Belin and Boston:De Gruyter,2014. 237-259.
23.Dan Shen. “Stylistics and Narratology.”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tylistics. Ed. Michael Burk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4. 191-205.
24.Dan Shen. “Consolidation out of Diversification in Narratology.” ENTHYMEM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terary Theory,Criticism and Philosophy No. 9(2013):140-144.
25.Dan Shen. “Implied Author,Authorial Audience,and Context:Form and History in Neo-Aristotelian Rhetorical Theory.” Narrative 21. 2(2013):140-158.
26.Dan Shen. “Covert Progression behind Plot Development:Katherine Mansfield’s ‘The Fly.’” Poetics Today 34.1-2(2013):147-175.
27.Dan Shen. “Stylistics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1.1(2012,創刊20週年紀念刊):93-105.
28.Dan Shen. “Language Peculiarities and Challenges to Universal Narrative Poetics.” In Analyzing World Fiction:New Horizons in Narrative Theory. Ed.Frederick Luis Aldama.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11. 17-32.
29.Dan Shen. “Neo-Aristotelian Rhetorical Narrative Study:Need for Integrating Style,Context and Intertext.” Style 45.4(2011):576-597.
30.Dan Shen. “What is the Implied Author?” Style 45. 1(2011):80-98.
31.Dan Shen. “Implied Author,Overall Consideration,and Subtext of ‘Desiree’s Baby.’” Poetics Today 31.2(2010):285-312.
32.Dan Shen. “The Stylistics of Narrative Fiction.” In Language and Style. Ed. Dan McIntyre and Beatrix Busse. Hampshire and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ian,2010,225-249.
33.Dan Shen. “‘Overall- Extended Close Reading’ and Subtexts of Short Stories.” English Studies:A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91.2(2010):150-169.
34.Dan Shen. “Non-ironic Turning Ironic Contextually:Multiple Context- Determined Irony in ‘The Story of an Hour.’” JLS: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38.2(2009):115-130.
35.Dan Shen. “Edgar Allan Poe’s Aesthetic Theory,the Insanity Debate,and the Ethically Oriented Dynamics of ‘The Tell-Tale Heart.’”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63.3(2008):321-345.
36.Dan Shen. “Review:Text World Theory: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37.1(2008):91-95.
37.Dan Shen and Dejin Xu,“Intratextuality,Intertextuality,and Extratextuality:Unreliability in Autobiography versus Fiction.” Poetics Today 28.1(2007):43-87.
38.Dan Shen. “Internal Contrast and Double Decoding:Transitivity in Hughes’s ‘On the Road.’” JLS: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36.1(2007):53-70.
39.Dan Shen. “Booth’sThe Rhetoric of Fictionand China’s Critical Context.” Narrative 15. 2(2007):167-186.
40.Dan Shen. “Subverting Surface and Doubling Irony:Subtexts of Mansfield’s ‘Revelations’ and Others.” English Studies:A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87.2(2006):191-209.
41.Dan Shen and Xiaoyi Zhou.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 China:Reception,Influence and Resistance.” 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 3.1-2(2006):139-155.
42.Dan Shen. “How Stylisticians Draw on Narratology:Approaches,Advantages,and Disadvantages.” Style 39. 4(2005):381-395.
43.Dan Shen. “Review:Stylistics.” Style39.4(2005):494-495.
44.Dan Shen. “Diegesi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 Ed. David Herman et. al.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5. 107-108.
45.Dan Shen. “Mind-Styl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 Ed. David Herman et. al.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5. 311-312.
46. Dan Shen. “Narrating.”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 Ed. David Herman et. al.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5. 328-329.
47. Dan Shen. “Story-Discourse Distinctio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 Ed. David Herman et. al.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5. 566-567.
48. Dan Shen. “Why Contextual and Formal Narratologies Need Each Other.” JNT: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35.2(2005):141-171.
49. Dan Shen. “What Narratology and Stylistics Can Do for Each Other.” In 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 Ed. James Phelan and Peter J. Rabinowitz. Oxford:Blackwell,2005. 136–149.
50. Dan Shen. “Broadening the Horizon:On J. Hillis Miller’s Ananarratology.” Provocations to Reading. Ed. Barbara Cohen and Dragan Kujundzic. 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2005. 14-29.
51. Yinglin Ji & Dan Shen. “Transitivity,Indirection and Redemption in Shelia Watson’s The Double Hook.” Style 39.3(2005):348-362.
52. Yinglin Ji and Dan Shen. “Transitivity and Mental Transformation:Sheila Watson’s The Double Hook.”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13.4(2004):335-348.
53. Dan Shen. “What Do Temporal Antinomies Do to the Story-Discourse Distinction? A Reply to Brian Richardson’s Response.” Narrative 11.2(2003):237-241.
54. Dan Shen. “Difference Behind Similarity:Focalization in Third-Person Center of Consciousness and First-Person Retrospective Narration.” In Acts of Narrative. Ed. Carol Jacobs and Henry Sussma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81-92.
55. Dan Shen. “The Future of Literary Theories:Exclusion,Complementarity,Pluralism.” ARIEL: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33.3-4(2002):159-182.
56. Zongxin Feng and Dan Shen. “The Play off the Stage:The Writer-Reader Relationship in Dram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10.1(2001):79-93.
57. Dan Shen. “Traveling Theory:A Twisting Movement.” In In Search of a New Alphabet. Ed. Harald Hendrixet.al. 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6. 213-218.
58. Dan Shen. “Defense and Challenge:Reflec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10. 3(2002):222-243.
59. Dan Shen. “Narrative,Reality,and Narrator as Construct:Reflections on Genette’s Narration.” Narrative 9.2(2001):123-129.
60. Dan Shen. “Breaking Conventional Barriers:Transgressions of Modes of Focalization.” In 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Ed. Willie van Peer and Seymour Chatman. New York:SUNY Press,2001. 159-172.
61. Dan Shen. “The Development of Stylistics in Chin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9.2(2000):182-184.
62. Dan Shen. “Review: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Babel 45.2(1999):185-188.
63. Dongfeng Wong & Dan She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Meta:Translators’ Journal 44.1(1999):78-100.
64. Dan Shen. “Misreading and Translation.” In Cultural Dialogue and Misreading. Ed. Mabel Lee & Meng Hua. Sydney:Wild Peony,1997. 183-192.
65. Dan Shen. “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 Bab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42.4(1995):245-248.
66. Dan Shen. “Review: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Bab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42.1(1996):53-57.
67. Dan Shen. “Syntax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Realistic Fiction.” Bab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38.3(1992):149-167.
68. Dan Shen. “On the Transference of Modes of Speech from Chinese Narrative Fiction into Englis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28.4(1991):395-415.
69. Dan Shen. “The Distorting Medium:Discourse in the Realistic Novel.” Journal of Narrative Technique 21.3(1991):231-249.
70. Dan Shen. “Unreliability and Characterization.” Style 23. 2(1989):300- 311.
71. Dan Shen. “Literalism:NON ‘formal-equivalence’.” Bab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35. 4(1989):219-235.
72. Dan Shen. “Stylistics,Objectivity,and Convention.” Poetics 17.3(1988):221-238.
73. Dan Shen. “On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Intentional Illogicalit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Fiction.” Style 22.4(1988):628-645.
74. Dan Shen. “O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Narrative Fiction.” Bab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34.3(1988):131-140.
75. Dan Shen. “Fidelity Versus Pragmatism.” Bab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31.3(1985):134-137.
76. Dan Shen.“Narratorial Unreliability:Types,Approaches,and Extensions.” 俄國電子期刊Narratorium 2013年5月(1.1萬英文單詞,翻譯成俄文)。
另:在An Encyclopaedia of Translation. Ed. Sin-wai Chan,David E. Polla(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95)中發表5千英文單詞的辭條“Literalism”。
Dan Shen, “Unreliability” (5千英文單詞) in Living Handbook of Narratology , 2023年8月被翻譯成葡萄牙語在拉美髮表。 [17] 
在國內期刊和論文集中發表論文一百多篇。
在CSSCI源刊發表的包括(除另有説明,均為獨著,未收入簡短書評):
2019年-2023年的發表:
1.《新世紀的文體學應如何借鑑敍事學對Point of View的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2023(5),767-777。 [18] 
2.《跨學科視野下對“Point of View”的重新界定》,《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社版)2023(1),42-52。 [19] 
3.《敍事學的新探索:關於雙重敍事進程理論的國際對話》,《外國文學》,2022(1),82-113。 [20] 
4.《‘隱性進程’與雙重敍事動力》(申丹著和譯),《外國文學》2022(1),62-81。 [21] 
5.《關於修辭性敍事學的辯論:挑戰、修正、捍衞及互補》,《思想戰線》,2021(2),131-139。 [22] 
6.《不同表意軌道與文體學研究模式的重構》,《外語教學與研究》,2020(3),461-463。 [23] 
7.《西方文論關鍵詞:“修辭性敍事學”》,《外國文學》2020(1),80-95。 [24] 
8.《“雙重認知軌道”:認知文化研究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英語研究》2020年第11輯,31-40。 [25] 
9.《“隱含作者”:中國的研究及對西方的影響》,《國外文學》2019(3),18-29。 [26] 
10.《翻譯多元因果論視閾下焦菊隱雙重重譯研究》(陶葉茂、申丹),《外語與外語教學》2023(3),105-117。 [27] 
2019年4月以前的發表:
1.《明暗相映的雙重敍事進程——〈蒔蘿泡菜〉單軌反諷背後的雙軌反諷》,《外國文學研究》2019(1)。
2.《西方文論關鍵詞:“隱性進程”》,《外國文學》2019(1),81-96。
3.《敍事的雙重動力:不同互動關係以及被忽略的原因》,《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18(2)北京大學120週年校慶特刊,79-93。
4.《情節衝突背後隱藏的衝突》,《外國文學評論》2016(1),第97-122頁。
5.《女性主義和消費主義背後的自然主義》,《外國文學評論》2015(1),71-86。
6.《敍事動力被忽略的另一面》,《外國文學評論》2012(2),119-137。
7.《也談“敍事”還是“敍述”》,《外國文學評論》2009(3),219-229。
8.《何為不可靠敍述》,《外國文學評論》2006(4),133-143。
9.《深層對錶層的顛覆和反諷對象的置換》,《外國文學評論》2005(3),5-25。
10.《〈解讀敍事〉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外國文學評論》2004(2),51-59。
11.《敍事文本與意識形態》,《外國文學評論》2004(1),102-113。
12.《經典敍事學究竟是否已經過時》,《外國文學評論》2003(2),93-103。
13.《“故事與話語”解構之“解構”》,《外國文學評論》2002(2),42-52。
14.《解構主義在美國》,《外國文學評論》2001(2),5-13。
15.《美國敍事理論研究的小規模復興》,《外國文學評論》2000(4),144-148。
16.《“尋找敍述者”一文讀後》,《外國文學評論》1997(1),40-43。
17.《論第一人稱敍述與第三人稱有限視角敍述在視角上的差異》,《外國文學評論》1996(2),17-23。
18.《敍事作品研究中的斷裂》,《外國文學評論》1992(2),28-34。
19.《論西方敍事理論中故事話語的區分》,《外國文學評論》1991(4),17-25。
20.《論西方敍事理論中的情節觀》,《外國文學評論》1990(4),10-18。
21.《文字的不同“敍事運動中的意義”》,《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5),第721-731頁。
22.《文體學研究的新進展》,《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2),303-308。
23.《轉喻與語境》(陳香蘭、申丹),《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2),104-108。
24.《再談西方當代文體學流派的區分》,《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4),293-299。
25.《及物性系統與深層象徵意義》,《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1),4-11。
26.《禮貌策略、人物塑造理論與戲劇文體學》(高劍嫵、申丹),《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6),428-438。
27.《小説藝術形式的兩個不同層面》,《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2),109-115。
28.《功能文體學再思考》,《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3),188-193。
29.《西方現代文體學百年發展歷程》,《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1),22-28。
30.《論翻譯中的形式對等》,《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2),34-39。
31.《文學文體學的分析模式及其面臨的挑戰》,《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3),7-13。
32.《對自由間接引語功能的重新評價》,《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2),11-16。
33.《小説中人物話語的不同表達方式》,《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1),13-18。
34.《雙向暗戀背後的單向投射》《外國文學》2015(1),27-39。
35.《自我禁錮與突圍:美國修辭性敍事研究的傳承與發展》,《外國文學》2011(6),84-94。
36.《關於西方敍事理論新進展的思考》,《外國文學》2006(1),92-99。
37.《選擇性全知、人物有限視角與潛文本》,《外國文學》2005(6),56-62。
38.《西方文論關鍵詞:視角》,《外國文學》2004(3),52-61。
39.《西方文論關鍵詞:敍事學》,《外國文學》2003(3),60-65。
40.《西方文論關鍵詞:敍述》,《外國文學》2003(3),66-71。
41.《修辭學還是敍事學,經典還是後經典》,《外國文學》2002(2),40-46。
42.《美國當代修辭性敍事理論中被遮蔽的歷史化》,《國外文學》2012(4),3-12。
43.《坡的短篇小説的道德觀、不可靠敍述與〈泄密的心〉》,《國外文學》2008(1),48-62。
44.《平淡無味後面的多重象徵意義》,《國外文學》2005(2),88-94。
45.《“話語”結構與性別政治》,《國外文學》2004(2),3-12。
46.《多維,進程,互動》,《國外文學》2002(2),3-11。
47.《究竟是否需要“隱含作者”》,《國外文學》2000(3),7-13。
48.《從文學與非文學的區別看如何避免批評理論中的片面性》,《國外文學》1998(2),3-8。
49.《全知敍述模式面面觀》,《國外文學》1995(2),3-11。
50.《對敍述視角分類的再認識》,《國外文學》1994(2),65-74。
51.《從安德森的〈雞蛋〉看聚焦越界的問題》,《國外文學》1993(4),1-8。
52.《何為敍事的“隱性進程”如何發現這股敍事暗流》,《外國文學研究》2013(5),47-53。
53.《文學認知:具體語境與規約性語境》,《外國文學研究》2010(5),122-128。
54.《“整體細讀”與深層意義》,《外國文學研究》2007(2),31-42。
55.《敍事學研究在中國與西方》,《外國文學研究》2005(4),110-113。
56.《論文學文體學在翻譯學科建設中的重要性》,《中國翻譯》2002(1),11-15。
57.《從三本著作看西方翻譯理論的新發展》,《中國翻譯》2000(5),62-65。
58.《關於西方文體學新發展的思考》,《外國語》2005(3),1-9。
59.《有關功能文體學的幾點思考》,《外國語》1997(5),1-7。
60.《20世紀90年代以來敍事理論的新發展》,《當代外國文學》2005(1),47-54。
61.《反戰主題背後的履職重要性》,《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15(3,創刊六十週年紀念特刊),165-173。
62.《何為“隱含作者”》《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2),136-145。
63.《隱含作者、敍事結構與潛藏文本》,《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5,創刊五十週年紀念特刊),100-110。
64.《敍事形式與性別政治》,《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1),136-146。
65.《試論西方當代文學理論的排他性和互補性》,《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期紀念特刊)2000(3),196-203。
66.《也談中國小説敍述中轉述語的獨特性》,《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1(4),76-79。
67.《關於敍事“隱性進程”的思考》,《中國外語》 ,2013(6),1,12.
68.《關於敍事學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國外語》,2009(5),60-65。
69.《外語跨學科研究與自主創新》,《中國外語》,2007(1),13-18。
70.《西方敍事學與文體學:互補與借鑑》,《江漢論壇》,2006(3),64-67。
71.《敍事結構與認知過程》,《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9),1-8。
72.《語境、規約、話語》,《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2-10。 [3] 
73.《試論外語科研創新的四條途徑》,《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0),3-6。
74.《敍述學與文體學的發展狀況與相互關係》,《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0),22-25。
75.《有關小説中人物話語表達形式的幾點思考》,《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33-37。
76.《兩個最年輕的當代文體學派別評介》,《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2),32-37。
77.《女性成長小説視角下的中譯考察》(賀賽波、申丹),《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3),70-73。
78.《轉喻與語篇》(陳香蘭、申丹),《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5),1-4。
79.《另一種認知圖式衝突造成的溝通障礙》(高劍嫵、申丹),《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1),91-95。
80.《苦難煎熬背後的男女角色轉換》,《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6(2),312-333。
81.《從敍述話語的功能看敍事作品的深層意義》,《江西社會科學》2011(11),24-30
82.《再論隱含作者》,《江西社會科學》2009(2),25-34。
83.《跨學科角度的敍事分析》,《江西社會科學》2008(2),26-32。
84.《語境敍事學與形式敍事學緣何相互依存》(申丹、楊莉),《江西社會科學》2006(10) ,39-54。
85.《敍事“隱性進程”對翻譯提出了何種挑戰? 如何應對這種挑戰?》,《外語研究》2015(1) ,57-63。
86.《中國對西方文論的接受:現代性認同與反思》(周小儀、申丹),《中國比較文學》2006(1),100-104。 [2] 
  • 訪談錄
1.《敍事學與文學批評—申丹教授訪談錄》(喬國強),《外國文學研究》2005(3),5-11。 [2] 
2.《理論的表象與實質—申丹教授訪談錄》(寧一中、申丹),《英語研究》2018(8),1-10。
3.《如何正確理解"隱性進程"和"雙重敍事進程"?——申丹教授訪談》(段楓),《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21(2),53-58。 [28] 
另:中國期刊網收錄的在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以及其它刊物上發表的論文(除另有説明,均為獨著):
1.《“隱性進程”與界面研究:挑戰和機遇》,《外國語文》2013(5),1-6.
2.《翻譯副文本、譯文與社會語境》(賀賽波、申丹),《外國語文》2013(1),109-113.
3.《文學與日常中的規約性認知與個體認知》,《外國語文》,2012(1),1-6.
4.《個人主義、宗教信仰和邊緣化的家庭》(惠海峯、申丹),《外國語文》2011(4),14-19.
5.《談關於認知文體學的幾個問題》,《外國語文》2009(1),1-5.
6.《“整體細讀”與經典短篇重釋》,《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1),1-7.
7.《〈一小時的故事〉與文學闡釋的幾個方面》,《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5),1-8.
8.《結構與解構:評J.希利斯·米勒的“反敍事學”》,《歐美文學論叢》2004(1),241-271.
9.《作者、文本與讀者:評韋恩·C.布斯的小説修辭理論》,《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2(1),16-25.
10.《“歧義”與“晦澀難解”》,《英語研究》2002,第1卷第1期,21-27.
11.《從一個生活片段看不同敍事視角的不同功能》,《山東外語教學》1996(3),1-6.
12.《從勞治和米勒的重複模式看西方小説文體學的侷限性》,《北京大學學報》(英語語言文學專刊),1992(2),91-97.
13.《斯坦利·費什的“讀者反應文體學”》,《山東外語教學》1988(3-4),25-28. [2] 

申丹科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外譯重點項目“敍述學與小説文體學研究(第四版,申丹著)”(2022立項,項目主持人和譯者)。
2.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短篇小説雙重敍事運動研究”(2015立項,獨立完成,結項匿名鑑定為“優秀”)。
3.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中國外國文學研究60年”(2010.1立項,首席專家,已結項,鑑定不分等級)。
4.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敍事、文體與潛文本”(2006立項,獨立完成,結項匿名鑑定為“優秀”)。
5.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英美小説敍事理論研究”(2000.3立項,項目負責人,結項匿名鑑定為“優秀”)。
6.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外國小説理論”(1990立項,獨立完成,未鑑定,獲省部級一等獎一項和二等獎一項)。

申丹學術團體、刊物和社會兼職

美國Narrative(敍事研究頂級期刊)顧問(2012-- )和美國Style(文體研究頂級期刊)顧問(2011-- ),英國Language and Literature(文體研究並列頂級期刊)編委(1999 -- ),歐洲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文學語義學研究頂級期刊)編委(2008--2021),英國The Translator:Stud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期刊顧問(2001--2014),歐美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顧問編委。中國《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文學》等十餘種CSSCI來源期刊或集刊編委、特邀編委或顧問。
現任或曾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敍事學分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修辭學會文體學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邏輯學會文體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委、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市社科聯常委,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和國內十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兼職教授、終身兼職教授、校外學術委員或客座研究員。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第十屆和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和第十三屆九三學社中央委員,第十一屆九三學社中央婦委會副主任;第八屆全國青聯委員和第九屆全國青聯常委;第十屆、第十一屆和第十二屆北京市人大常委兼教育科技委員會委員;首屆最高人民法院特邀諮詢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第四屆、第五屆歐美同學會理事、留英分會副會長;第一屆、第二屆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申丹教學經歷

  • 講授課程
小説研究方法(研究生)、小説理論和批評方法(研究生)、文學文體學(研究生)、英語文學文體學(本科生)、英語語體學(本科生)、英語文學文體賞析(本科生)、英語精讀(本科生)、英語聽力(本科生)。
此外,開設過多門博士生獨立研究指導課。
  • 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博士後和訪問學者
指導博士研究生35名,已有28名獲博士學位,指導的博士論文中一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三篇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畢業當年評選,不分等級)、兩篇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二等獎;一篇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三等獎。
指導碩士研究生49名(其中11名為翻譯碩士),已有46名獲碩士學位。
指導博士後4名。
指導訪問學者20多名。

申丹國際會議

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特邀大會主旨發言,其中四次(均為唯一非西方學者的主旨報告):
1. 2017年歐洲敍事學協會(ENN)第五屆雙年會,主旨報告題目“How Dual Narrative Movement Can Metamorphose or Extend Narratology”
2. 2013年歐洲敍事學協會(ENN)第三屆雙年會,主旨報告題目“Contextualized Poetics and Contextualized Rhetoric:Consolidation or Subversion?”
3. 2011年國際文體學協會(PALA)年會,主旨報告題目“How to Uncover Narrative Subtext in Stylistic Analysis”。
4. 2009年德國弗萊堡大學“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udies”國際研討會,主旨報告題目“How to Make Linguistics More Helpful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rrative Fiction”。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