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甲(拼音:jiǎ)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4]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一説像動物護身的硬殼,一説像古代將士作戰時穿的鎧甲。“甲”在商代多用作先公上甲的專名以及天干的第一位。甲後來也指籽實的外殼,植物的種皮等,又指人手指和腳趾上的角質硬殼。甲由鎧甲引申代指披鎧甲的士兵。甲由天干的第一位引申為動詞,表示居於首位。 [17] 
中文名
拼    音
jiǎ
部    首
丨(傳統歸田部) [7] 
五    筆
LHNH
倉    頡
WL [1] 
鄭    碼
KIB [1] 
筆    順
豎、橫折、橫、橫、豎
字    級
一級(編號:0239) [14] 
平水韻
入聲十七洽 [13] 
異體字
𠇚、𡴌
注音字母
ㄐ一ㄚˇ
總筆畫數
5(部首1,部首外4)
統一碼
7532 [1] 
國標碼
BCD7
造字法
象形字
字形結構
獨體結構
四角碼
6050₀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甲”在商代甲骨文中寫作圖1或圖2,商代金文作圖A [18]  。“甲”通常被釋為象形字,所象形的東西,有兩説。一説是鎧甲。最早的鎧甲是用藤條、木、皮革等原始材料製造的簡陋的護體裝具,按照護體部位的不同,將皮革裁製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皮革片,並把兩層或多層的皮革片合在一起,然後在片上穿孔,用繩編聯成甲。這些穿在一起的甲片,縱橫就呈現出一個個的“十”字形。古人在造“甲”字時,採用了以點代面的方法,即以穿在一起呈“十”字形的甲片,代指“鎧甲”,所以甲骨文中的“甲”字寫作“十”形,或為“口”中有“十”形——相連的四片甲片的象形。 [15]  [16]  另一説是龜、鱷、穿山甲等動物身上起保護作用的甲殼,其上常有交錯的紋路,或由鱗片連綴而成。“甲”的古字形像這些動物身上交叉的花紋。古代多戰爭,為了更有效地抵禦攻擊,人們從龜、鱉、魚等動物有硬甲護身得到啓發,於是發明護身的盔甲。 [2]  [17] 
早在商代,“甲”就被假借為天干名稱。由於“甲”是天干的第一位,所以又被賦予“居於第一、冠於”,“第一的、上等的”等義。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在舊社會,最為顯貴的宅邸或科舉的第一名就被稱為“甲第”。
“甲”在商代文字中的圖1和圖2字形用法最初有別,後者用於“上甲”之類的人名,前者用於天干。圖1的“甲”字字形容易與當時的“”字混淆,於是後來也借圖2字形來表干支,以至於圖1這種寫法到戰國以後即不傳。“甲”字在戰國楚系文字中有兩種異體,如圖8和圖9,但這兩種異體字隨着楚國的滅亡而消失了。秦系文字(圖11)將中間一豎拉長作“甲”,這成為後世各種字體中的“甲”字的“母本”。約發展至漢代的隸書階段,“甲”字完全筆畫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方塊字。 [2]  [15] 
身着“鎧甲”的人,基本上都是軍人,所以“甲”又被引申為“兵士”“軍隊”等義。如王維《老將行》:“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意即:願得強弓去射殺敵軍大將,恥於敵軍進犯使君王受驚。 [15]  [17]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jiǎ
名詞
古時士兵打仗時穿的的護身衣,用皮革或金屬製成。也叫“鎧”
armor
《周禮·考工記·函人》:“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甲堅以新,士選以飽。”
魯迅《吶喊·阿Q正傳》:“至於革命黨,有的説是便在這一夜進了城,個個白盔白甲。”
甲冑;護甲;鎧甲;丟盔棄甲;解甲歸田
用金屬製成的圍在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裝備


甲板;裝甲車
士兵;軍隊
soldier
左傳·宣公二年》:“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
漢·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彼有精甲數萬,臨高守要,一人揮戟,萬夫不得進。”
清·魏源《聖武記》卷一:“(太祖)以景·顯二祖之讎起兵討尼堪外蘭,率甲十三,襲之於圖倫城。”
甲士
植物某些部分的外層,如種皮、花萼、果實外殼等

《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南朝宋·鮑照《園葵賦》:“柔莩爰秀,剛甲以解。”
明·徐光啓《農政全書》卷二八:“(蕪菁)秋初可種,自破甲至結子,皆可食。”

動物身上有保護作用的硬殼
shell
晉·葛洪《抱朴子·廣譬》:“靈龜之甲,不必為戰施;麟角鳳爪,不必為鬥設。”
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三)》:“現在我們能在實物上看見的最古的文字,只有商朝的甲骨和鐘鼎文。”
甲殼(qiào);甲魚;龜甲;鱗甲
手指或腳趾上的角質硬殼
nail
《管子·四時》:“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其氣曰陰,陰生金與甲。”尹知章注:“陰氣凝結堅實,故生金為爪甲。”
《法苑珠林》卷五一:“我苦行六年,手足爪甲不剪,皆長七寸許。”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屍變》:“使人拔女手,牢不可開。審諦之,則左右四指,並卷如鈎,入木沒甲。”
指甲;趾甲
舊時户口編制單位,若干户為一甲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催科》:“以十户為一甲,一甲之中擇管額多者為首。”
保甲;甲首
宋代地方軍隊的基層組織單位。二十五人為一甲

宋·李綱《建炎進退志》卷三:“四甲為隊,有隊將正副二人。”
《宋史·兵志六》:“熙寧初,王安石變法募兵而行保甲,帝從其議。”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紀年、月、日

戰國·屈原 《九章·哀郢》:“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晁吾以行。”
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星居宿陳,綺錯鱗比,辛壬癸甲,為之名秩。”
宋·蘇軾《喜雨亭記》:“乙卯乃雨,甲子又雨。”
甲子;甲午年
序數第一的代稱
first
漢·王充《論衡·超奇》:“彼子長、子云説論之徒,君山為甲。”
金·麻九疇《跋伯玉命簡之臨米元章楚山圖》詩:“江山多處乃爾毒,始信中原天下甲。”
甲編;甲等;甲級;甲第
六十甲子的省稱

唐·韓偓《春陰獨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詩:“閒嗤入甲奔競態,醉唱落調漁樵歌。”
花甲
古代科舉制度中對甲科(即進士科)的簡稱

宋·司馬光《論選舉狀》:“其及第授官並與進士第一甲同在明經之上,仍於告身前列。”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那其間,佔鰲頭,佔鰲頭,登上甲。”
登甲
等級;級別

宋·洪邁《容齋續筆·田租輕重》:“今時大不然……復於其間用米之精粗為説,分若干甲,有至七八甲者,則數外之取亦如之。”

背脊上部跟兩胳膊接連的部分。後作“胛”

《釋名·釋形體》:“甲,闔也。與胸脅背相會闔也。”
《素問·髒氣法時論》:“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

(Jiǎ)姓氏用字



代詞
指稱佚名的人或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名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奮(石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官皆至二千石。”
唐·杜牧《與友人論諫書》:甲謂乙曰:“汝好食某物,慎勿食,果更食之必死。”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三)》:“然甲則曰不佞望洋而興嘆,乙則曰汝輩何不潛心而探求。”

量詞
清代田地計算單位

《清史稿·食貨志一》:“浙江新漲沙塗,民、灶皆承領,百畝為號,十號為甲,十甲老農導耕。”

舊時台灣地區的地積單位

《清史稿·食貨志一》:“(台灣)內山未墾及入官荒廢埔地八千八百餘甲,每甲準民田十一畝零。”

動詞
居第一位
first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由此滋驕,治宅甲諸第。”
《新唐書·張弘靖傳》:“先第在東都·思順裏,盛麗甲當時。”
郭沫若《井岡山巡禮·登贛州城內八境台》詩:“林材冠贛省,鎢產甲神州。”
富甲天下
把鎧甲穿在身上
put on(armor)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晞一營大噪,盡甲。”
明·唐順之《敍廣右戰功》:“自是諸軍民官必甲,而後敢出城。”
甲伍
通“夾”。從相對兩個方面來的;處於相對的兩個方面的中間

《尚書·多方》:“厥圖帝之命,不克開於民之麗,乃大降罰,崇亂有夏,因甲於內亂。” 孔穎達疏:“夾聲近甲,古人甲與夾通用,夾於二事之內而為亂行。”

動詞
同“押”。簽押

《新唐書·元載傳》:“時擬奏文武官功狀多謬舛,載虞有司駁正,乃請別敕授六品以下官,吏部、兵部即附甲團奏,不須檢勘,欲示權出於己。”

xiá
通“狎”。親暱

《詩經·衞風·芄蘭》:“雖則佩韘,能不我甲。” 陸德明釋文:“《韓詩》作狎。狎,户甲反。”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5]  《現代漢語詞典》 [3]  《漢語大字典》 [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十四下】【甲部】古狎切(jiǎ)
東方之孟,陽氣萌動,從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頭宜為甲,甲象人頭。凡甲之屬皆從甲。
𤰒,古文甲,始於十,見於千,成於木之象。
〖註釋〗①“東方”句:當依徐鍇《説文系傳》“東”前有“位”字。王筠《説文解字句讀》:“言位者,十干(甲乙丙丁等十天干)有定位。高亨《文字形義學概論》:“孟,始也。東為五方之始也。”按:五行説用“金木水火土”配五方、四時。東屬木,木代表春。②“陽氣”句:高亨《文字形義學概論》:“謂春時陽氣。”③“從木”句:王筠《説文解字句讀》:“猶雲‘象木戴孚甲之形’耳。而云‘從’者,不可真謂甲從木也。”高亨《文字形義學概論》:“言甲乙為春時之木,故甲字象木生芽戴殻甲也。”④“人頭”句:王筠《説文解字句讀》:“許以十干象人體,猶緯書以八卦配人體也。”⑤“始於”句:王筠《句讀》作“始於一,見於十”。注:“未詳其義。” [10] 

説文解字注

“東方之孟,昜氣萌動。”注:《史記·曆書》曰:“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漢書·律曆志》曰:“出甲於甲。”《月令》注曰:“日之行,春東從青道發生,月為之佐,時萬物皆解孚甲。”《月令》曰:“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下騰,天地和同,艸木萌動。”今本小篆作□,古文作𠇚,今正。説詳戈部戎字下。
“從木戴孚甲之象。”注:孚者,卵孚也,孚甲猶今言㲉也。凡艸木初生,或戴穜於顛,或先見其葉,故其字像之。下像木之有莖,上像孚甲下覆也。古狎切,八部。《衞風》毛傳曰:“甲,狎也。”言甲為狎之叚借字也。又《大雅》:“會朝清明。”毛傳曰:“會,甲也。”會讀如檜,物之蓋也。會朝猶言第一朝,此於雙聲取義。《貨殖傳》“蓋一州”,《漢書》作“甲一州”。
“《大一經》曰:”注:攷《藝文志》陰陽家有《大壹兵法》一篇,五行家有《泰一陰陽》二十三卷,《泰一》二十九卷。然則許偁《大一經》者,蓋此類。
“人頭空為甲。”注:空,各本作“宜”,今依《集韻》作空為善。空、腔古今字。許言頭空,履空,頟空,脛空皆今之腔也。“人頭空”,謂髑髏也。
“古文甲,始於一,見於十,歲成於木之象。”注:宋本作“始於十,見於千”。或疑當作始於下,見於上。 [12] 

廣韻

古狎切,入狎見 ‖ 甲聲盍1部(jiǎ)
甲,甲兵。又狎也,鎧也。亦甲子。《爾雅》曰:“太歲在甲曰閼逢。”又姓,《左傳》鄭大夫甲石甫。古狎切。十。
【校釋】《左傳》鄭大夫甲石甫:《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有鄭大夫石甲父,此引作甲姓,誤,當刪。 [11] 

康熙字典

古文:𠇚、𡴌。
《唐韻》《集韻》《韻會》古狎切,《正韻》古洽切,並音夾。草木初生之莩子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疏:百果草木皆莩甲開坼,莫不解散也。《後漢·章帝紀》:方春生養,萬物孚甲。注:葉裏白皮也。
又十干之首。《爾雅·釋天》:歲在甲曰閼逢,月在甲曰畢。《易·蠱卦》: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疏:甲者,造作新令之日。《書·益稷》:娶於塗山,辛壬癸甲。《禮·郊特牲》:社日用甲,用日之始也。
又凡物首出羣類曰甲。《戰國策》:臣萬乘之魏,而甲秦楚。釋文:甲,一作申,言居二國之上也。張衡《西京賦》北闕甲第。注:第,館也。甲,言第一也。蘇軾《表忠觀碑》:吳越地方千里,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又始也。《書·多方》:因甲於內亂。注:甲,始也。
又科甲。《正字通》:漢有甲乙丙科,平帝時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順帝陽嘉元年,增甲乙科員。
又《爾雅·釋言》:甲,狎也。注:謂習狎。《詩·衞風》:雖則佩韘,能不我甲。《毛傳》:甲,狎也。朱注:甲,長也。言才能不足以長於我也。
又兵甲。《易·説卦》:離為甲冑。疏:為甲冑,取其剛在外也。《左傳·襄三年》:組甲三百。注:組甲,漆甲成組文。《禮·王制》:命大司徒敎士以車甲。《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
又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東謂之甲𥜗。《正字通》:衣亦曰甲,元世祖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無領袖,綴以雨襻,名比甲,以便弓馬。
又爪甲。管子《四時篇》:陰生金與甲。注:陰氣凝結堅實,故生金為爪甲也。
又甲帳,殿也。
又甲庫。《正字通》:唐制,甲庫,藏奏鈔之地也。程大昌曰:唐中書門下吏部,各有甲歷,凡三庫以若干人為一甲,在選部則名團甲。貞元四年,吏部奏三庫敕甲,又經失墜,乃至制敕旨甲皆被改毀。據此則甲非甲乙之甲。龎元英文昌雜錄謂甲庫如令甲令丙,誤也。宋時有敕甲旨甲之稱,猶今言底言案也。遼史有架閣庫管句,元有左右部架閣庫,即唐之甲庫也。
又《淮南子·覽冥訓》:質壯輕足者為甲卒。注:甲鋩也。
又令甲,法令首章也。亦曰甲令。《戰國策》:臣敬循衣服以待令甲。《史記·惠景閒侯年表》:長沙王者至令甲,稱其忠焉。注:瓚曰:漢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著令。漢時決事,集為令甲三百餘篇。如淳曰:令有先後,故有令甲,令乙,令丙。師古曰:若今第一,第二篇。《後漢·皇后紀》: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
又官名。《周禮·夏官》:司甲。疏:司甲,兵戈盾官之長者。
又保甲。《正字通》:編籍民戸,彼此詰察,防容隱奸宄也。
又宋元豐,以諸路義勇攺為保甲。紹興閒詔淮漢閒,取主戸之雙丁,十戸為甲,五甲為團,團有長。乾道閒,漕臣馮忠嘉言敎閲保甲,皆義勇民兵也。
又國名。《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籲。注:甲氏留籲,赤狄別種。《左傳·昭十六年》:徐子及郯人莒人會齊侯盟於蒲隧,賂以甲父之鼎。注:甲父,古國名。高平昌邑縣東南有甲父亭。
又姓。《莊子·庚桑楚》:昭景也,甲氏也。釋文:一説昭景甲三者,皆楚同宗也。昭景甲,三姓雖異,論本則同也。
又赤甲,山名。杜甫詩:卜居赤甲遷居新。注:白鹽,赤甲,皆峽口大山。赤甲山高,不生草木,上皆赤色,望之如人袒胛,在夔州。
又蟲介曰甲。
又鳥名。《博雅》:定甲鴠也。
又《韻補》:葉訖立切,音急。揚雄《長楊賦》:今樂遠出以露威靈,數動搖以疲車甲。葉上德。
又葉吉協切,音頰。《楚辭·九歌》: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宋體) 字形對比(宋體) [1]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曰”居上居中,上寬下窄,略扁,末筆橫在橫中線下側。末筆豎沿豎中線下行。 [7]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三十二狎

開口呼
全清
古狎切
kap
集韻
入聲
三十二狎
開口呼
全清
古狎切
kɪap
禮部韻略

入聲





古狎切

增韻

入聲





古狎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上聲
家麻

齊齒呼

全清

kia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家麻





江雅切

洪武正韻

入聲
九合


全清
洽古切
kiap
分韻撮要
陰入
第二十四緘減鑑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4]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ap
先秦
王力系統
k
eap
先秦
董同龢系統
k
ap
先秦
周法高系統
k
rap
先秦
李方桂系統
k
rap


rap


rap
隋唐
高本漢系統

k
ap
隋唐
王力系統

k
ap
隋唐
董同龢系統

k
ap
隋唐
周法高系統

k
ap
隋唐
李方桂系統

k
ap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4] 

方音集匯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ia
214
上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ia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ɕia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ia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ɕia
213
陽平
文讀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ka
213
陽平
白讀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ɕia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ɕiɐʔ
4
入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iæʔ
4
入聲
文讀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kæʔ
4
入聲
白讀
晉語
太原
tɕiaʔ
2
陰入

吳語
蘇州
tɕiaʔ
4
陰入
文讀
吳語
蘇州
kaʔ
4
陰入
白讀
吳語
温州
ka
323
陰入

湘語
長沙
tɕia
24
入聲
文讀
湘語
長沙
ka
24
入聲
白讀
湘語
雙峯
ka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kat
5
陰入

客家話
梅縣
kap
1
陰入

粵語
廣州
kap
33
下陰入

粵語
陽江
kap
21
下陰入

閩語(閩南語)
廈門
kap
32
陰入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kaʔ
32
陰入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kaʔ
21
陰入

閩語(閩東語)
福州
kaʔ
23
陰入

閩語(閩北語)
建甌
ka
24
陰入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方音字彙》 [8]  、漢典 [4]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3-11-09]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270
  •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623
  • 4.    “甲”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8-12-22]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7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282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703
  • 7.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51
  • 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0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711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116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544
  • 12.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443-2444
  • 13.    平水韻 十七洽 甲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3-02-08]
  • 14.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2-08]
  • 15.    蔡豔豔編著.書香門第 説文解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08:214-215
  • 16.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539-540
  • 17.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4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295-296
  • 18.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2055
展開全部 收起